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 任伯年《花鸟册》2016-11-22 07:14:4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21:42: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清 任伯年《花鸟册》


任伯年(1840—1896),即任颐,清末著名画家,是海派的重要代表。


任伯年的花鸟画尤富于巧趣和创造,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画坛产生了很大影响。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1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2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3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4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5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6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7


清 任伯年《花鸟册》局部




分享:

任伯年《百年好合》
      《百年好合》作于1889年,正处于任伯年创作的巅峰时期,整幅画卷构图清晰简洁,染色的仿古宣纸中两只鹁鸽立于石块之上,一只昂头,一只颔首,却又含情脉脉、温情绵绵。鹁鸽造型古奥生动,运笔凌利,细节处收拾稳当,简练传神。石下的兰花草簇簇丛生,青艳欲滴,一根楠竹却从石后直冲画面,不由得赞叹构图的巧妙。
      《百年好合》作为一种情景在眼前出现的时候,思想就不会只是逗留在这简单的场景中,而是有所延伸,有所扩展。富有诗意的画面以至于在观赏者的心灵上打开了一个臆想浮游的境界,引起想象和共鸣。任伯年在构图方面表现了他独特的才能,他突破前人的窠臼,树立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创造出很多新颖的、出色的、变化多端的构图,一如画面正中的款识,并非像寻常般题于边角。而在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烘托上又能够恰到好处,既不故作惊人之笔,也不令人兴味索然,其技巧之熟和修养之深,在近代画家中十分突出。
       因此,整幅作品具有一种鲜明的音乐节奏感,是因为它在内在意义和外部结构上,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好像谁也不能在他的画面上增加一笔,也不能将他画面上的形体地位稍许移动,否则就要破坏了它那种节奏和谐的调子。在章法布局上,重视主从、疏密、宾主等关系,即使是叠合在一起的事物,也做到主次分明,鹁鸽的抑扬,楠竹的起伏,兰花的虚实,款识的陪衬,都是经过统一经营的整体,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美感的高度统一。
【名称】梅雀图


【年代】清


【作者】任伯年


【现状】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尺寸】70.7cmx35cm


【材质】纸本 设色




清 任伯年 梅雀图

清 任伯年 梅雀图
这幅作品作于1893年,是任伯年晚年作品,也是其典型代表作。任伯年在花鸟画上的构思可以说是奇思巧构,他脱离前人窠臼,不受成法拘束,非常注重主从、疏密、虚实的关系。




清 任伯年 梅雀图 局部

清 任伯年 梅雀图 局部
本幅《梅雀图》,红梅艳丽而不失苍劲,八只麻雀屹立于枝头,成双成对,给人一种坚定而不失情趣的意境。





清 任伯年 梅雀图 局部



作者简介:


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1 20:52:00 |只看该作者
任伯年花鸟画作品欣赏!                                                  水墨空间INKSPACE                        2017-01-01 14:32
  
任颐(1840—1896),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1:01 , Processed in 0.00762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