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兴初进城找粮带回一样东西,毛主席喜出望外:你拯救了整个部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8 02:0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梁兴初进城找粮带回一样东西,毛主席喜出望外:你拯救了整个部队!                                                         2019-06-25 08:08                    

                  

说到今天人民军队两万五千英里的长征,人们们没有意识到当时每支红军心头压抑的大山。长征的真正目的实际上是战略转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次大撤退。

三万红军可以克服常人想象不到的许多困难和障碍,但要消除我们心中一直埋藏的危机和困惑是很困难的:我们要撤退到哪里去?这是一个中央政府从未回答过每个红军军官的问题

正是这种迷茫,当红军在1935年到达陕甘宁地区时,就有了继续向西长征并通过新疆进入苏联中亚地区的想法。因此,出现了一场悲剧性的“西征”。

西路军的失败使红军更加看不到希望在哪里,也加剧了它的忧虑。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件事出人意料地改变了历史的方向。

1935年9月1日,梁兴初找到毛泽东,请求去哈达镇找食物。当毛泽东在考虑红军应该去哪里的时候,他问梁兴初:“一定要在这附近找到一份报纸。最好是国民党的官方报纸。”梁兴初接受了命令。

梁兴初特地穿上国民党中央陆军上校的制服,带着几名同样装扮成国民军的卫兵,骑着高马大摇大摆地直奔哈达镇,来到城门口,守城的地方军士兵也想查看一下证件。被称为“梁大胆”的梁兴初一点也不害怕。他举起双手,用鞭子抽了几下,骂了一句:“混蛋,瞎狗!”他知道气势越大,他就越能隐藏自己。

卫兵被梁兴初的气势弄瞎了眼睛,再也不敢阻止他了。他赶紧让梁兴初进城。这时,哈达镇的地方官员和几名路过的军官看到这样一名指挥官都跑过来“服务”。

对一般人来说我恐怕真的会出丑,但是这种背着脑袋指挥成群结队的战斗习惯的梁兴初,并没有把这些“小兵”放在眼里,他越骄傲、越专横,更没有人敢怀疑他的身份。

【梁兴初就是后来的我军入朝十大虎将之一,38军万岁军军长】

梁兴初直接命令哈达镇官员监督粮草,哈达镇知府诺诺连声,连忙监督。

梁兴初大摇大摆地走进镇上的邮局,命令去找一捆最新的报纸。邮局工作人员不明白“局长”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不敢问。他们立即找到了一批各种颜色的最新报纸,梁兴初的卫兵看管着他们。

哈达镇处理了大量的谷物和饲料。梁兴初和士兵们登上马车回去了。

毛泽东见梁兴初回来了,就不太在乎那一大堆粮食和饲料了。相反,他关切地问梁兴初:“你事情办得怎么样?”梁兴初拍拍胸脯,哈哈一笑:“主席,都办好了”,警卫手里拿着一大捆报纸走上前来。

毛泽东看了这么多报纸,兴奋得像看到了宝藏一样。为什么毛泽东如此急切地阅读报纸?

他不像普通人那样放松。在那些信息闭塞的日子里,报纸是能够传达最新信息的媒体。

毛泽东非常想知道陕甘宁地区的最新发展,希望为红军找到一个位置。

果然,一头扎进报纸堆的毛泽东在《陕西日报》上发现了一条重要信息。从报纸上,他意外地得知陕北延安地区有一支由刘志丹率领的红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坚实的红色根据地!

这样,红军就不再需要在长征中一路向西走了(虽然它救了自己的军队,但它失去机会领导中国革命)。它将能够重建中西部地区的革命根据地,继续国内革命和抗日战争。

看到希望,毛泽东高兴地来到梁兴初身边,称赞他:“兴初,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简直是救了我们的红军!”

就这样,梁大胆地一份小报。关键时刻不仅拯救了红军,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参考文章:长征故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9-6-28 04:31:25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9-6-28 07:41:1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17:07 , Processed in 0.0083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