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您手里吸收天地精华的“田黄石”都有这些特征,你知道?鉴定都少不了它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14:55: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您手里吸收天地精华的“田黄石”都有这些特征,你知道?鉴定都少不了它                   

2024-02-27 13:49                                            

发布于:广东省
                                    

文献上常说田黄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这样的形容为它很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田黄石的形成,溯其原因,其实也并不出奇。

它是山上的原生矿石由于外力从矿床剥离,散落到溪边的基础岩层上,又经过溪水的滚动洗礼,再被沙土层覆盖,年深日久,矿石受到周围水分、土壤、温度、压力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酸碱度的影响,逐渐着色,形成石皮、萝卜纹以及红格等特征。

田黄石与邻近的水坑矿脉以及杜陵坑在生成时都受到了比较显著的蜡化作用,因此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田黄石受土壤酸化作用更明显,因此外观上更加温润可爱。

田黄石,是一种篆刻名石,它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是寿山石(寿山石是指出产于寿山的石材)的一种,被称为万石之王。田黄石因为比较稀少,所以算是比较珍贵的寿山石,田黄石中最好的最高档的是田黄冻石。田黄石属于晶质集合体,它的光性特征是非均质集合体,它的硬度为2.3~3,折射率为1.56,密度在2.5-2.9之间,田黄石石质比较细腻,有黄色、白色、红色、黑色等颜色,颜色外部比较浓,内部比较浅,呈现玻璃光泽,透明度介于微透明至半透明之间,内部有萝卜纹状细纹分布。

【晚清极品田黄石"山水人物故事"山子摆件】

大部分的田黄石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裂格,正所谓“无格不成田”。其中,裂格形状和颜色又与田黄石中有交叉格的很多,例如多含有龟裂的坑头田、碓下田等。格纹似断似续、蜿蜒而长的田黄石,质地比较松嫩,上坂的田黄石中有时会有。格斜浅而且短小的,质凝而嫩,中坂的田黄石多含有,上、下坂的田黄石也比较常见。

田黄石的田黄石的纹格,大多是褐黄色或赭黄色。没有皮的田黄石,纹格比较浓重。白皮田黄石与黑皮田黄石还常常见其皮随着格侵入进去,以致于雕制的时候难以掩饰。

老田黄龙纹印章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言之,因为它是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不足两平方公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目前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而今田黄的价格涨势越来越猛了。

《田黄石》深山访友图

田黄石外表裹皮。田黄原石的外表常有皮层包裹,皮层有的非常稀薄,有的稍稍厚密。皮色有白色、黑色、黄色;有单层皮、双层皮,还有三层皮。除了部分的三层皮之外,其余的放在灯光下都能通透,可以洞察肌理的色质。如有藏品想送拍咨询可联系艾女士:壹玖壹,叁柒陆贰,柒叁伍玖,好东西可联系,其他勿扰。四大行送拍前期无费用后期分成,和其他的掘性石比起来,田黄石的皮质要柔嫩细结。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而匀。单层皮的田黄石,皮色之纯好似牙黄一般,品质相当纯优,称为黄金黄田石。黄而灰绿的,质地稍微硬结,颜色偏黝;皮清一色黑而微绿的,品质也不错;皮色灰白浅淡的,颜色大多深沉偏黝;黑中夹有小块的灰白或小块黄绿的,通灵度差,纹路粗杂,大多是杂田或者硬田。

田黄石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田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6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

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的结果。由于田黄异常珍贵,极少削磨成规则形材,如长方体、圆柱体等。

石质:

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石中会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

“田黄”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有的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

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

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里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

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田黄石"天马"钮 印章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最先收罗田黄石,至明清时期田黄石盛名于世。据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镌刻了“三链章”,乾隆天子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至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

在民间也有田黄石为女娲补天时遗留在人世的宝石之说,并相传田黄石可驱灾辟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说法。关于田黄石的种种传说,给田黄石蒙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故田黄石一直都是珍藏家求之不得的至宝。

田黄石的种类千差万别,色泽各异。从石色上可以分为黄田、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其中质色偏白的为“白田”,偏红的叫“红田”;外皮泛起灰黑、玄色的叫“黑田”。

而单就黄田自己的色彩也是千变万化,浓淡深浅又分为“桔皮红”、“桔皮黄”、“黄金黄”、“枇杷黄”等等。其中成色尤为纯正、凝灵如冻的上品被称为“田黄冻”,很是有数,历史上曾被列为贡品。在现实中,无论哪一种田黄石都以黄色为主色调,在叠加了各色后焕发出奇幻的柔光。纵然是醉人的红田,那红也是在淡淡的橘红下透着温暖的黄光,蕴含着富厚的条理。

田黄龙印章摆件

田黄石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田黄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中国印章的美学表现在篆刻、印钮装饰和印材的品质三方面,名贵的田黄石与印章结缘,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田黄自身的价值倍增。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富贵。一块上等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细腻、温润的特征外,还要色泽纯正、纹理鲜明、形体较大、印钮雕刻精美,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高一筹。

田黄瑞兽争珠印章(王云款)

最后,不同产地的田黄有不同的质地和色泽。当然,单单从田黄产地无法品判田黄品质的高低优劣。田黄的好坏还需要从“六德”(即细、洁、温、润、凝、腻)等多方面加以考察。上品田黄通常集凝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握于手中,如同婴儿的肌肤一般,温润细嫩无比。

田黄石因为其美观的外形以及稀有的性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所以给大家普及一下有关田黄玉的知识,让大家对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老物会说话,有缘必相交!欢迎大家藏友留言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04:16 , Processed in 0.00821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