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之洞幕僚收藏的千金猴王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7:19: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之洞幕僚收藏的千金猴王砚                                                                                              

2016年01月19日15:59        

                                                                                                                         
                 
                                                                                                                                                                                                                            
  (原标题:千金猴王)
  
  一方砚台不光是文人墨客直抒胸臆的必备之物,更表达了主人的喜好和品位。文人好砚。文房四宝中的砚因其身具“坚固,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的特点,在四宝中居于首位。古人对砚的要求不光在实用价值上,还延伸至审美情趣中,砚因其丰富多姿的石品花纹,形制花式的不断创新,典雅考究的雕刻工艺,成为上达帝王公卿,下至庶民学子梦寐以求的书桌至宝。
  广东省博物馆宝物之中,有一有名的“千金猴王砚”,这方名砚经常在展览中吸引观众的眼光。此砚为扁长方体,长25.5厘米、宽17.6厘米,以名贵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成,石色紫蓝稍带青苍,石质致密、坚实、细腻,嫩如小儿肌肤,有鱼脑冻、火捺、青花与金线等石品。砚堂有天然鱼脑冻形似猕猴,并有胭脂火捺环绕四周,在火捺的烘托下,纹理俨然一只蹲坐的猴子在眺望上方山水果实。猕猴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砚额、砚唇、砚背、砚侧均以薄意、浅雕手法,因材施艺、精雕出崇山峻岭、流泉飞瀑,桃树硕实等纹饰。砚两侧刻隶书铭,右侧铭:“千金猴王砚,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左侧铭:“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刊字”。郭兰祥为肇庆制砚世家郭家传人,郭家曾为宫廷制作贡砚,项信南为广州雕刻工匠。此砚名副其实的石奇工巧。
  猴王砚身世传奇。其原为张之洞幕僚何蓬洲及其后代珍藏。由于名声实在太大,许多人都想得到,抗日战争中,何氏后代将砚卖给一位古董商,后又辗转到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后再为接收大员所掠夺,后再度流落民间。上世纪50 年代,收藏该砚的主人将其卖给一位姓邓的先生,中山大学商承祚教授得知后立即买下此砚,后再转让给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最终落户广东省博物馆。(丰志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8 07:39 , Processed in 0.0074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