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祖国母亲要说的话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05:59: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朱国纯 于 2019-9-6 05:59 编辑

四级台阶话家居     

  ----- 我对祖国母亲要说的话       


                                           关兴亚


    按心理学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论”,衣、食、住、行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它们的提高均依托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其中“住”,因是家庭大型的固定资产,则更能划时期地标志社会文明程度和家庭生活的水准。


一、 百年家居回顾

A.土草房的一铺炕;

B.两间土草西厢房;

C.三间土草房;

D.三间砖混平房;

E.农村小产权楼房;

F.市内高层楼房。

      以上图表,(图表未能贴上)图像了我家百余年的家居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住房条件呈四级台阶的逐步提高。

二、四十年住房改善

       1946年冬月,我出生在上述的B房。当时的B房是五间土草西厢房。南面一间是马棚,中间的两间是库房,北面两间住人。因间量窄只能打一面炕,爸爸就在厨房那间,间壁一个倒栅(小屋),但也住得很挤。到了1957年四妹出生,阖家八口人(奶奶、父母和我们五个孩子)老少三辈两铺炕,实在住不下了。于是父母在征得奶奶同意后,决心要盖房子了。

1957年是“人民公社化”的前一年。当时盖房子的花销主要是求工帮忙的吃喝钱,房木不打钱用原房木,只剩下木匠的工钱。为了盖房子母亲早有准备,头两年就口攒肚挪地省足了求人吃喝用的豆油。父亲又在同村人的帮助下,用自家的西园栏地同西邻关升安换妥了房场(见当年的契约)。接着父亲又从青台大队的两个村,求来十七辆马车,将低洼三米的房场垫平,并拉足了房墙土。

    我当年十一岁上小学二年级,干不了什么大事。只能每星期天陪母亲去一趟潘台大集,买菜和烟酒。记得当时最好的烟卷“白金龙”才四角钱一盒。历时三个月新房告竣。尽管是三间土包草房,但当时在村里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1957年呀,谁能盖得起砖瓦房啊!

      1982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四年,实施生产责任制生产队解体的头一年。老房子真的“老”了。尽管每两年防大风,春一苫草,每年防冬寒,秋一抹墙,但夏雨难躲。 1981的夏天雨水特别大,连天雨的第四天的深夜,突然一声轰响紧接着一声惊心的“嘎——”:东大山墙倒了,整个东边一间房趴架子了。幸亏东屋是仓房,我们住在西屋(满族人以西为大),否则不堪设想!也难怪,25岁的土包房,排山柱脚已烂有半米多长,怎能经得起连天大雨地浸润。房子提出了退休申请。怎么办?只能批准呀。但雨水大的年头往往是长雨连秋,就势扒倒重盖,天气季节不准,心理财力无备——“明年春天吧”。于是,父亲和我晴天后借来杈杆把五檩支平,用原墙土简易搂起东山墙,算是维持到了1982年的春天。怎么盖?父亲说:“手头没钱,生产队欠款还没还清。把东大山换砖墙就行了”。我的意见是扒倒重盖,旧房木还能用。买点水泥打水泥瓦,再添点砖。这是第二方案。后来又和父亲研究,要盖就盖好点,我手头有点钱,不够再借点。盖个楼座子,即当年时兴的“北京平”。这样盖,将房木留足门窗料后卖掉,可与买楼板钱相抵,若楼板自己买水泥钢筋,求五十八中学大板厂给打的话,说不定还剩钱呢!于是按新方案,仅用三个月,总投资四千五百元,建成了村内当时最好的三间砖混平房。父亲是个档案意识很强的有心人。建房过程中的每一笔收支,大至钢筋水泥砖石工费,小至肉面酒食果菜烟茶,甚至一根冰棍都一笔不落地做了详实记录。如实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物价。

       1993年,在沙河独居了11年的父亲年届74岁,母亲也71岁了。我和爱人在乡里中学上班,为照顾父母,节假日星期天一有空就得往家跑,若父母搬到高花我的小家来,又住不下。当时乡政府正在开发小产权楼房,我和爱人研究决定买个大套,把父母接过来。这样我们上班和照顾父母两方便。于是忍痛卖掉了沙河的楼座子,买了间二楼大套 (96.25平)的楼房。阖家三代六口,其乐融融地将生活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2005年父母相继故去,妻子已经退休,孙女要上小学。我们的责任重心,已从照顾父母转移到了照顾隔辈人的身上了。于是从高花带上孙女搬到了市内。开始的九年也想买房,但因资助了儿女买房,手头紧,又不想借钱交首付。而一直租房住。直到2014年买了铁西区沈辽东路一号的一处,交通便捷紧靠一环的14楼小高层的新楼。新楼冬暖夏凉,买东西看病都很方便(这是老人择居的关键)。现在孙女已升入大学,我们老两口生活得十分惬意。

    回顾今生四次择居,表面上看,首次因“人祸”,二次缘“天灾”,三次旨“孝老”,四次 为“慈幼”,而实质是受益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是吗?“1957”的土草房是昨天“站起来”的标志;后三次是今天“富起来”的体    现;“1982”的砖混平房,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起步;“1993”的农村上楼,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改善;2015”的市内新楼是改革开放深化的提高。可以坚信明天“强起来”的家居会更理想!

    七十年来,家国一直在同步向前,国是家的根,家是国的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9-9-6 11:43:1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9-9-7 00:31:04 |只看该作者
好帖再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 11:46 , Processed in 0.0084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