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红军小战士危急之时吹起冲锋号,外加铁桶鞭炮喝退敌军,掩护战友撤退 2019-06-03 09:23
我军用冲锋号喝退敌军的事迹历史上出现多次,如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郑起吹起军号吓退英军一个团,而红军时期也有军号喝退敌军的事。 ![]()
1929年初,毛泽东主持在柏露召开前委、特委、各县县委、团特委、四、五军军委联席会议,研究粉碎反动派“会剿”方针。会议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红四军主力部队出击赣南。袁桂芳所在支队也将由井冈山向赣南开进。 别看桂芳只有14岁,他已跟随红军经历了多次战斗,成长为这支部队年龄最小的号手,且还是有两年团龄的共青团员呢。圆圆的小脸,鼻子有点儿翘,两片薄嘴唇甭提多会说。每次战斗吹冲锋号时,他总是站在一个小山头,右脚踩在高处,左手叉腰,两腮鼓起,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眯成了缝,似乎完全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号手老陈曾笑着说袁桂芳,吹号时别总闭着眼睛,注意观察周围情况。 ![]()
这天,支队在半山老乡门前休息的时候,侦察员发现不远处有支近两百个反动派的队伍在搜山。正当支队长考虑如何应对时,反动派也发现了附近的红军,便开始叫嚣:“共匪们,你们被包围了,哈哈……”支队长考虑我方兵力、武器有限,且支队任务主要是赶紧追上主力部队,遂决定转移。但由谁来掩护呢? 此时,小桂芳灵机一动,站出来说:“队长,我来做掩护吧。”旁边几个战友们笑说:“去去去,小毛孩,这可不是逗着玩的,你又没枪,怎么掩护?”小桂芳不服地嘟起嘴,“谁说我没枪,这就是我的枪。” 他将手中的军号一扬。接着他将自己吹响冲锋号迷惑反动派的计谋说给大家听。号手老陈说:“这个主意不错!小家伙,脑子活。不过,这个任务还是我来吧。”“陈伯,还是我来吧。我个小,骗过反动派后也很容易撤退的。你们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小桂芳催促着支队长。 “你们快走,我来挡住他们。”袁桂芳再次说道。 ![]()
此时,红军的支队长纵然有万分不忍,但也只能下令撤退—争取着每一秒的时间撤退。因为他知道,这可能会是用小桂芳生命换来的时间。望着战友们逐渐离去的背影,小桂芳落下了眼泪:“战友们,如果我先走一步,我会在天上看着你们,看着你们取得最后的胜利!” 转过身,小桂芳稚嫩的脸庞尽是坚毅,泪水早已擦干。面对那来势汹汹的敌人,小桂芳冷静地思索着,如何拖延敌军进攻,为战友争取更多的时间撤退呢? 看着反动派越来越近,小桂芳突然看到不远处的煤油桶,想起了当地村民驱赶野兽的一种方法,即把鞭炮放在铁桶里面点燃,就有巨大的响声,而且这种响声很像枪声。桂芳立刻去老乡草屋里翻找鞭炮,果然找到了几串。他将铁桶每隔几米就摆放一个,再将鞭炮悬挂在桶沿上。接着一个接一个的点燃,刹那间,满山遍野到处响起了巨大的枪声,非常嘈杂,就好像有一只大部队在冲锋。小桂芳爬上了一个高坡,吹响了冲锋号…… ![]()
来势汹汹的反动派听到这满山遍野的枪声,以为遭遇到了红军的主力军,立刻调转头狼狈逃窜。小桂芳见反动派撤退了,非常开心,两腮鼓起更使劲地吹着冲锋号,完全沉醉其中,心想等下可以继续追上部队咯。突然,反动派的一个小头目停了下来,他觉得事有蹊跷:这种声音似曾相识!仔细一想,才记起小的时候家里驱赶野兽把鞭炮放在铁桶里点燃,就是这种声音。转过身,他拔出枪,仔细朝山上看,发现大杉树后面有个小红军在吹号,“嘿,小兔崽子,先把你搞掉再说。” 此时,小桂芳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仍眯着眼使劲吹。 “砰……”冲锋号停了,很快满山遍野的“枪声”也停了。这时,反动派的头目意识到刚才肯定是上当了,便立刻带上部队冲上山头;当他看着几个铁桶和满地的鞭炮屑,更是怒不可遏;想继续追击红军部队,但为时已晚。 ![]()
年仅14岁袁桂芳,为掩护战友,永远地留在了井冈山,化作了井冈山涧的一朵白云,遥望着他的战友,期盼着新中国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