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司令官为什么没有选林彪或粟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9 01:41: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志愿军司令官为什么没有选林彪或粟裕?                                                         2019-05-28 20:19                    

                  

NO.760 - 朝战志愿军司令

作者:疏桐

编辑:冷小军 / 出品:冷热军事史

抗美援朝是解放军建军以来面临的最艰险的一次大兵团现代化战争,对于新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中国军人出兵朝鲜是猝不及防的,是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那么在当时的背景下,哪位将军最适合担任志愿军总司令,这个人选是怎么确定的呢?

解放军「五虎上将

志愿军的对手是装备世界一流、刚取得二战胜利的美国军队。为了妥善应对,我们第一批准备援朝的部队,调动了来自四野部队的五个军,从部队构成来看,要担任志愿军司令,需要具备两个过硬的条件:

第一,指挥官必须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第二,指挥官的个人资历必须能够让四野军队折服。符合这个要求的将军并不多,只有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五人。

▲ 刘伯承

首先,从兵员数量来看,上述五位将领中,以林彪、粟裕指挥的野战军人数最多。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共有五大野战军。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1949年6月所带总兵力为34.4万人;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1949年2月指挥所部辖三个兵团共28万人,且刘伯承年事已高,战伤累累,去朝鲜有些困难。

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粟裕,1950年直接指挥的最大兵力近65万人;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1948年8月指挥东北野战军四个兵团70余万人;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解放战争前一直因病在家休养,有些部队由彭德怀代替指挥。

▲ 徐向前

可以说,号称解放军「五虎上将」的彭德怀、刘伯承、粟裕、林彪、徐向前五人中,粟裕、林彪指挥大兵团人数多、经验更丰富。彭德怀、刘伯承两人在战争尾期指挥过大兵团作战,但数量显然低于50万人。在五人中,粟裕被军委评价为「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

其次,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精锐的嫡系主力部队,主要是由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和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歼灭的。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47.2万人,华东野战军在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共64.3万人。

▲ 粟裕

蒋介石全部美械装备的「五大主力」,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歼灭了两个半,即在孟良崮战役中歼灭「五大主力」之首74师、淮海战役中歼灭第5军,以及淮海战役中派出5个纵队与刘伯承指挥的中原野战军一起歼灭第18军;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歼灭了两个,即在辽沈战役中歼灭新1军、新6军。

第三,五人中就身体而言,粟裕、林彪最年轻,1950年均为43岁。而刘伯承为58岁,彭德怀为52岁,徐向前为49岁。

▲ 彭德怀

1950年6月间,有人向刘伯承透露,中共中央准备调他进京,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他听了之后,实事求是地考虑,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总参谋长这个第一线上的重要职务,最好让年富力强的人去担任。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办学校、搞教育。

徐向前在1949年3月的太原前线中,肋膜炎严重复发,连续高烧不退,不得不向中央请求,辞去18兵团的领导职务,作较长时间的休养。1949年6月,徐向前去青岛休养,因病没有出席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在青岛经多方治疗,身体未见好转。

五人中只有彭德怀身体状况良好,这也是最后决定让他挂帅的原因之一。

首选粟裕的原因

粟裕、林彪,一为南线爱将,一为北线爱将,当时毛泽东却为何首选粟裕?

从理论上讲,林彪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有一些客观的有利之处。林彪指挥的四野是全国兵员数量最大的野战军,一旦中国军队出国作战,四野派出的兵员必将多于其他野战军。朝鲜北部所在纬度以及气候、地形、民情风俗与东北大体相似,而林彪曾经指挥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征战三年。

▲ 林彪

粟裕则长期征战在华东、中原,这些地区与朝鲜各方面的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因而林彪比粟裕更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朝鲜战场。但是毛泽东首先选择粟裕,除考虑上述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考虑到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军事表现更出色一些。

在辽沈战役中,林彪在攻打锦州还是攻打长春的问题上,多次犹豫、反复,毛泽东曾连发两份措辞严厉的电报予以批评。粟裕在淮海战役中果敢、坚毅,指挥非常优秀,适合大兵团作战。

▲ 辽沈战役中的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

毛泽东希望能像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那样,全歼美军几个整师,因此首先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准备让其率军与美军作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外,从粟裕1950年11月抱病在华东军区高级干部会议所作《主次战场与现代化战争》的讲话来看,他关于抗美援朝中的主战场与次战场、突击方向与牵制方向、持久战与速决战等军事战略上的见解,是十分精辟的。

最终由彭德怀挂帅远征的原因

然而事与愿违,粟裕、林彪二人均有病在身。毛泽东给过粟裕养病的时间,但他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萧劲光是新上任的海军司令员,当时正忙于组建海军机关及建设一支急需的海上国防力量。组织上让他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离开海军司令部出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军委为粟裕配备最恰当能干的副手,缓解粟裕的压力。

▲ 萧劲光

同时,与粟裕一并考虑的林彪也是体弱多病,委婉推辞就任司令员一职。林彪对出兵朝鲜的态度不很坚决,他认为入朝作战在敌我装备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出兵,很可能「引火上身」,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原来还期望二人病情好转,但是后来局势突然恶化,出兵已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

最终,毛泽东经过两昼夜的思考后,选择了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毛泽东向大家征询意见,说:「出兵援朝十万火急,我的意见还是请彭老总出马」。朱德首先表示同意,其他人员也赞同,中央书记处书记遂决定改派彭德怀挂帅。

▲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可以看出,彭德怀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其实是很紧迫的。毛泽东写的那句著名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对在长征后期红军只剩下六七千人的情况下,彭德怀在最困难时敢于连续作战的勇气的赞誉,但这首诗同时也可用来赞誉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抗美援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19:17 , Processed in 0.00990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