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词句“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历史背景及其象征意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5 09:36: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词句“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历史背景及其象征意义                                                         2019-12-30 11:10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马背上哼出了多首诗词,其中的一首词是《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首词的上阕写景状物、借景喻人、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描绘了红军将士顶风冒雪、翻山越岭、挥舞战旗、闯关夺隘的壮观景象,展现了革命队伍英勇无畏、坚毅豪迈、战胜一切、奔向胜利的伟大精神。下阕指向具体事件,先是自问:“此行何去?”,然后自答:“赣江风雪弥漫处。”然而,这个自答并不是具体的答案,仍是诗意般的景象描绘,只是到了词的最后一句才揭开了此行的起因和目的地:“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整体来看,毛泽东这首词的前三句通过情景描绘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最后一句通过具体描述回应了前面的情景描绘,展现了红军指战员和工农群众万众一心夺取胜利的凌云壮志和卓越壮举。如果说这首词的前几句主要是形象化的描绘的话,那么,最后一句可以说既是形象化描绘又是写实般陈述,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非同寻常的象征意义。

一、“十万工农”何其壮观

首先看“十万工农”。从写实的角度看,用十万形容工农群众参与攻打吉安的军事行动的人数不仅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还可能不足以真实反映当时实际参与的或可达百万的人数。这其中涉及到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红四军前委与赣西赣南两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于1930年2月7日在吉安东固区坡头村召开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或“坡头会议”,会后发布攻打吉安建立江西苏维埃的军事部署和行动命令,要求动员赣西南150万群众配合红军主力攻打吉安。当时赣西南地区已经存在着以东固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若干小块红色区域,红四军和红五军先后进入赣西南,工农群众革命情绪非常高涨,因此可以参与攻打吉安的工农群众应该能够达到百万。此外,从第一次攻打吉安的情况来看,当时赣西特委动员吉安周围50里内最多达八十万群众配合红军参战。那么,这次,即第二次,攻打吉安,由联席会议决定并发布命令,有红军主力部队主战的军事行动,组织动员工农群众参战的人数即使超不过第一次,也绝对会超过十万。所以,十万工农的说法既是写实又可能未能反映实际人数。那么,为什么不用百万来描述参战群众呢?这个问题似乎需要进一步考证,而毛泽东后来确实用过“百万”甚至“千百万”描绘过工农群众,如“百万工农齐踊跃”和“唤起工农千百万”。尽管如此,十万这一数量词仍然足以形象地描述工农群众参战之积极和踊跃,所以,从形象描绘方面来看,“十万”充分渲染了工农群众齐参战的壮观景象,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象征工农大众的高涨的革命热情以及团结一致奋勇争先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对于工农群众,尤其是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毛泽东最早给予高度评价并最能身体力行充分发动鼓舞他们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毛泽东是最早最认真最彻底地把农民当作最基本最广大的革命力量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认为农民的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土地革命。只有农民真正地发动起来了,革命才有成功的最基本保障。这就是毛泽东把工农群众写进诗词予以描绘和赞扬的一个重要象征意义。

二、一个“下”字何其威武

再来看“十万工农下吉安”中的“下”字。这首词的标题是《广昌路上》,而诗词中的“赣江风雪弥漫处”暨“吉安”是此次行军的目的地。那么,这里涉及的历史事件应该是指毛泽东率领红四军部分指战员从闽西撤回江西途径广昌返回赣西南的军事行动,同时还涉及“二七会议”后动员工农群众配合攻打吉安的军事部署。所以,从字面意思来看,“下”字可以有三个方面的解释,一是降落,二是去往的意思,三是攻占的意思。从地理地势来看,广昌和吉安都属于山地丘陵地形,但广昌多山地,吉安有盆地,从广昌到吉安之间横亘着众多山脉丘陵,上阕“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既是这一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从历史文献来看,“二七会议”决定攻取吉安,夺取江西全省政权,但战略战术是围而不攻,待扫清吉安周围敌人之后再一举攻取吉安。那么,综合字面意思、地理情况和历史文献,从写实的角度看,这个“下”字,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红军指战员从广昌出发翻越高山峻岭跨越江河湖泊向着赣江中游三面环山的吉安进发,另一方面,还可以理解为数十万工农群众从吉安周围的丘陵山坡涌向吉安并进行包围。而从形象描绘方面来看,“下”字展现了红军将士和工农群众犹如飞龙在天猛虎下山围困敌军万千重的雄壮威武的群英形象,象征着广大工农群众跟随共产党和红军拿起武器武装自己攻城略地扩大红色区域建立革命政权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毛泽东不仅高度重视发动工农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同时还特别强调建立在扩大正规红军队伍的基础上加强工农武装,如建立赤卫队和工农暴动队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动员他们参与配合红军的战斗,保卫红色政权。所以,这个“下”字实际上象征着毛泽东逐渐形成的关于加强工农武装扩大红军的革命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

三、攻打吉安何其重要

最后来看吉安。吉安县城历史上是赣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赣西南地区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曾经进行反复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九打吉安就发生在1929年10月至1930年10月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实际上,攻打吉安源于毛泽东提出的“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从时间上来看,毛泽东于1929年4月5日在写给党中央的信中提出了这个计划,后来又在于都的红四军前委和赣南特委的会议上再次确定了这个计划。提出这一计划的理由是,“闽浙赣三省敌人军力最弱,江西福建两省党和群众的基础好些”,“赣南的希望更大,吉安、永丰、兴国等县的红军第二第四团有日益发展之势”,而选择最终争取江西是因为当时那里的地主武装更弱,没有本省军队,帝国主义的影响更少。然而,这个计划由于红四军一个月后突然开往闽西帮助扩大红色区域而受到极大影响,同时更由于一部分红四军指战员因对“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持悲观态度反对“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受到严重干扰。为此,毛泽东于1930年1月5日为帮助教育广大红军指战员写了一封后来标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长信,特别强调了实现“争取江西的计划”对于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和扩大红军以及迎接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重要意义。1931年1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离开闽西,向武夷山中部及赣南进军,继续努力推动“争取江西的计划”,先于1月23日在宁都县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会议,后在永丰县致函赣西赣南两特委和红军五军二、四团,发起召集2月10号东固联席会,会议重要的议题之一是“目前应计划夺取江西的任务”,后因需要帮助解决赣西党组织和红六军领导人与中共江西省委巡视员江汉波之间在指导赣西斗争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而决定提前于2月7日在东固区陂头村召开红四军前委和赣西特委、红军五、六军军委的联席会议。这次会议确定党在赣西南地区的重要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并提出江西有“首先胜利夺取全省政权之可能”,并制定了在军事上首先解决吉安周围之敌,然后攻打吉安的战略战术部署。这次会议对“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的实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至此,吉安成为毛泽东提出的“争取江西的计划”中重要的夺取目标。那么从写实的角度来看,红军主力和工农群众是先对吉安先进行包围,然后待机进行攻打,进而实现“争取江西的计划”。而从象征的意义来看,攻占吉安就意味着可以在四围都是白色政权但统治薄弱的地方建立大片的革命根据地,深入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和加强工农武装。同时还意味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领导人逐渐认识并纠正右倾逃跑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开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最后争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虽然这次攻打吉安因敌情变化而最终放弃了,但是其关于攻打吉安建立江西苏维埃的战略部署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后来九打吉安并最终占领吉安,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起到了指引和推动作用。

以上是关于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诗词中最后一句“十万工农下吉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分析。这首词实际上不仅写了写广昌路上的行军,还写了围攻吉安这个历史事件,其内在联系正如以上所分析的那样,毛泽东一直在谋划如何实现“争取江西的计划”,一直在构想如何扩大红色区域,加强红军和工农武装以及建立全省苏维埃政权,乃至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快速。毛泽东在“二七会议”胜利结束之后心潮澎湃诗兴大发,把他在马背上哼出来的诗词落笔写就成一首描绘红军将士艰苦卓绝威武雄壮的生动形象,记录红军指战员和工农群众围困吉安建立江西省红色政权的历史性创举的壮美词篇,其意义不仅在于史实般的记载和史诗般的描绘,更在于这首词的伟大的形象化的历史性象征意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5 20:38 , Processed in 0.0111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