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军装备精良弹药多 为何却被志愿军用简陋装备教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21:14: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美军装备精良弹药多 为何却被志愿军用简陋装备教训
2019年01月17日 22:08:38
来源:战争史

原题:美军装备精良弹药无限,却被我军炮兵在上甘岭用这些装备狠狠教训

美国人打仗,根本就是砸钱砸物资,天文数字的消耗才取得一个个胜利。随着国力增强,美国的战争消耗,也一场高过一场,投在半岛上的弹药,竟然比整个二战美军消耗的弹药还多,而越战更是登峰造极,是整个二战加朝战总和的N倍!

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就是另外一个极端,物资的极端匮乏下,我军各兵种都养成高度追求精准战术的战斗作风,力求每一颗子弹炮弹都有斩获。到了朝战,由于全国解放以及苏联的大力支援,我军武器装备与物资供应空前提升,某些时机下,也有了“敞开打、可劲造”的资本。

不过,我军即便物资条件有了巨大变化,但长期养成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并没有丢,依然本着高效、精准、猛烈并重的原则,即能抓住有利时机给予敌人排山倒海一样的沉重打击,也时刻注重发扬智慧和谋略,将打击力度发挥到极限。
以上甘岭战役我军炮兵为例,虽然我军也有了充足的弹药供应,但还是务求精准、高效原则,所以我军以远远低于敌人的消耗量,却取得巨大的歼敌数量。与美军单纯依赖“范弗利特”火力单位数量的挥霍浪费形成鲜明对比。

上甘岭战役大家都熟悉的是我军步兵战士忍受饥渴煎熬利用坑道沉重打击敌人的事迹,其实,上甘岭战役的巨大战果里,我军炮兵部队的功勋也占据大头。
我军炮兵并不学美军单纯拼消耗量,他们在精确打击的同时,还注重与步兵的密切配合。上甘岭战役中我步兵炮兵相互配合非常巧妙,步兵收缩在坑道,吸引敌军占领表面阵地,这时正是炮兵大显神威的时机,当敌人溃退,坑道内的步兵出击,夺回表面阵地。然后敌人不甘心,又再次占领表面阵地,如此反复。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第一晚,我军步兵就是在炮兵掩护下夺回了白天失去的阵地,歼敌近2000人。10月29日夜到30日白天,共发射超过2万发炮弹,而步兵仅用5个小时就攻占了敌军阵地,歼敌1500人。

我军步炮配合还体现在运用“计谋”,将隐蔽在掩体中的敌军调出来打,往往是一阵炮火覆盖后,我步兵佯装进攻,将敌人诱出工事,然后又一阵炮火覆盖。敌人被我炮火吓怕了,炮兵就减少齐射,改用零散炮火,将吓破胆的敌人压制在掩体中不能行动。

除了大炮,我军还非常善于灵活运用迫击炮、无坐力炮甚至日军遗留的掷弹筒,巧妙刁钻的贴近打击,也造成敌人重大伤亡。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我炮兵共消耗四十万发炮弹,被我军歼灭的将近25000敌人中有13000人是被炮兵杀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7:32 , Processed in 0.00982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