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粟裕大将最大的误解,谁说粟裕没有威信,只是华野情况太特殊 2018-12-28 20:51
有一个常见的说法,那就是粟裕大将没有威信,而是这件事情的最直接例子就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还需要陈毅坐镇,才能保证命令的执行。要知道粟裕的军事能力可以说得上是罕逢敌手。为什么粟裕的威信就一直立不起来? ![]()
在网上流传了很多关于粟裕威信低的传说,但是这些传说实际上可信度比较低的,比如说,在这些传说中,华野第一纵的司令员叶飞曾经说粟裕不会打仗。但是叶飞,王必成是从抗战时期就已经跟着粟裕了。再加一个陶勇,他们三个人是新四军的三大主力,后来也成为了华野的三个纵队,都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如果说叶飞不服粟裕的话,那么在抗战时期粟裕是怎么指挥叶飞的呢? ![]()
实际上,粟裕之所以要依靠陈毅,不是自己的威信不足,而是在那个年代只要你能打胜仗,你就有威信,真正的原因在于华野的成分。华东野战军是由山东野战军和被迫北上的苏中野战军合并而成的,山东野战军是本地部队,苏中野战军是外来野战军,在刚开始都对对方不满意。山东野战军一直觉得苏中野战军说话像外国人,还穿着丝绸衬衫,于是山东野战军一直都把苏中野战军看作地主。还是山野的领导们解释苏中野战军来自于鱼米之乡,所以穿丝绸衬衫是很正常的。 ![]()
而苏野对于背井离乡离乡也感到非常不满,他们还编了句顺口溜说,反攻反攻,反到山东,一手大饼,一手大葱。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够处理两支部队的关系,就成为了当时华野领导们的头等大事情。实际上让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当副司令员兼副政委,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既给予了山东野战军本地部队的地位,同时也给了苏中野战军适当的尊重,也算是好好的把这两支部队团结在了一起。后来苏中部队也逐渐适应了山东的环境,山东的部队也认可了粟裕的军事才能。后来陈毅被调离华野部队。这时候粟裕才用双代的身份,全权掌握了华东野战军的军政大权。 ![]()
而至于为什么要保留陈毅的职位,还要粟裕代理呢,实际上很简单,老同志还是要尊重的。 ![]()
其实在当时的战争情况中,不存在威信高不高一说,提意见很正常,发脾气是混蛋。但是这些底下的人敢发脾气,是因为粟裕头上没带一把手的帽子。粟裕即便发了脾气,也不可能撤了他,毕竟还有陈毅来震场子。但是陈毅不在粟裕负责的时候,谁敢骂娘谁就得滚蛋。陈毅前半年受到了多方指责,他也没有威信,因为你打不了胜仗没人服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