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林彪为何对当俘虏的黄埔将领一概不理睬? 2018-12-08 22:14
中国培养国共高级将领最多的一所军校,莫过于黄埔军校。正是由于一起在黄埔同窗,以至于以后在国共争锋中,兵戈相见于战场之上的双方将领,不少人就是黄埔同学或者校友。 ![]() 有趣的是,在同学对垒和争锋中,无不是国民党一方的将领战败,黄埔同学中的国军将领当了解放军将领同学的俘虏。 对于昔日的同学,徐向前、陈赓等人都会去见见面,叙叙旧,进行一些安抚。 唯独四期出身的林彪却完全不去。 在解放战争中,黄埔四期生林彪在中共中地位最显赫,他却从不会见或探看那些被俘虏后关押起来的黄埔同学,不要说比他年级高的前三期校友,就是同期的文强、廖宗泽、曹天戈、陈远湘、马策、姜湘龄、姚步烈、陈林达、覃道善、李白英、何崇校、李子亮等人,他也都没去见过一个。 其中,文强是他在黄埔时那个班的班长,当俘虏后,他都没问过一声,也别说去看望一下。 ![]() 在莱芜战役中当俘虏的李仙洲,后来被押解到了东北的佳木斯,林彪没有去看望。在辽沈战役中,国民党71军中将军长白凤武当了解放军的俘虏后,近在咫尺,林彪还是没去看一眼,只是看完俘虏名单后一扔了之。 林彪不会去主动看望那些当了自己俘虏的老同学和校友,就是对方主动要求见他,也不见。在锦州战役后,黄埔一期生范汉杰当了俘虏,要求见见林彪。林彪不仅不见,还让人捎了一句话给他:“让他好好修养。” “修养”不是“休”养。 什么意思?无人知道。 对此,有人说林彪架子大,也有人说他政治上小心谨慎,是怕去看了老同学、校友引起不好的猜疑。 这些说法不无道理。 ![]() 但是,也有人有一个这样的看法,比如任海生先生。他就认为,林彪在黄埔军校并不出名,学习成绩平平,其他方面也不突出,不为大家看重。而今成为堂堂的野战军司令员,是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指挥者、胜利者。如果他去看望他们,不合适。 为什么? 林彪可能认为,去看望他们,自己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 以胜利者的身份去?——没有风度。 以同学的身份去?对方反而不服气。 所以,林彪干脆不见,还落个立场坚定,爱憎分明。 这就是林彪的智慧?没有答案——只还是一种猜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