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洋界上炮声隆”背后的秘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1 05:33: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揭秘红军早期武器“树炮”:为何被战士称为神仙炮?   

        2016年07月10日 10:26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作者:刘焕峰

核心提示:树炮威力虽不及铁炮,但不失为早期人民武装力量,特别是地方赤卫队手中的利器。当时。战士们称树炮为“神仙炮”,他们常讲:“神仙开口,胜利到手。 ”在早期人民武装斗争史上,树炮常常被用来迷惑、震慑或直接轰击敌人。

井冈山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6年7月8日11版,作者:刘焕峰,原题为:《“黄洋界上炮声隆”背后的秘密》
1928年8月底,湘赣两省国民党军乘红四军主力不在,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会剿”。当时,留守在井冈山的只有二十八团的两个连和一部分地方武装。
8月30日早上,湘敌向黄洋界发动进攻,以迫击炮猛烈轰击红军工事,红军阵地遭到破坏,多人伤亡。团长急得眼红,说道:“老子要是也能有炮弹,一定给这些家伙一点颜色瞧瞧! ”谁知这句话刚好被正在指挥人员做后勤支援的杨至成(1955年授上将衔,侗族)听到。杨至成忙说:“团长,有炮弹! ”原来,二十八团在湘南暴动时,曾缴获许克祥部的一门迫击炮还放在军械修理处。于是,杨至成迅速带领同志们把那门迫击炮拉到黄洋界山头,架好炮位,对着敌人阵地连发三炮,第一、第二炮因瞎弹和潮湿均无效果,最后的第三炮却呼啸出膛,正好落在敌指挥所上开花。旋即四面山头,红旗挥舞,杀声震天,草木皆兵。敌人以为朱毛红军主力已回到山上,便弃阵溃逃。
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中写道“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战争的情景。事实上,红军只成功发射一发炮弹。那“炮声隆”是赤卫队的松树炮、鞭炮造成的效果。
树炮制造工艺简单,选材方便。通常选择松树、榆树、桧树、枫树、橡树、荔枝树等木质较硬或韧性好、主干较粗的树木来制造。一般截取树干两米左右,去掉树皮,用木工摇钻在中心位置打一大洞作为炮膛。下端钻一小孔,以安置引信。制造一门树炮仅需两天。树炮的发射药和炸药均为黑色火药,里面掺有铁砂、铁片等物品。由于炮身为木质,所以容易发生炸膛事故。因此,点燃树炮引信后,必须迅速隐蔽。 “树林里,放上松树炮;看见白匪来,点着引子赶快跑;轰的一声炮响了,四个白匪应声倒。”这首江西民歌《松树炮》生动地反映了赤卫队燃放树炮、与敌作战的情景。
树炮威力虽不及铁炮,但不失为早期人民武装力量,特别是地方赤卫队手中的利器。当时。战士们称树炮为“神仙炮”,他们常讲:“神仙开口,胜利到手。 ”在早期人民武装斗争史上,树炮常常被用来迷惑、震慑或直接轰击敌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7-13 04:33 , Processed in 0.0078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