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夕 |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01:58: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七夕 |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2020-08-25 04:00                    

                          

七夕节日来源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七巧节、女儿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名称来源
七夕
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
双七
此日月、日皆为七,也称重七。
乞巧节
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拜七姐祈福、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
女节
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七夕民间习俗
【穿针乞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喜蛛应巧】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时的习俗,实际上是生育信仰的一种。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

【晒书晒衣】
古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盛行。据载,司马懿为避祸晒书装疯。汉代流行的晒衣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缂丝七夕乞巧,手持荷叶。

【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喜欢的事,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于案前焚香礼拜后,朝着织女星座许愿。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吃巧果】
七夕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七姐诞】
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买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用花草染指甲象征着生育。

【妇女洗发】
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

【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

七夕,
愿天下有情人遇到彼此,
去拥抱一个很长很长的未来。
和你爱的人,
走完你的一生,
和你爱的人,
去得到所有的祝福。
彼此温暖,互不辜负。

愿这一生,
彼此之间有永远说不完的情话。
愿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幸福,
愿所有的岁月,都能温柔相待,
愿你笑靥如花,愿他深情如初。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4:40 , Processed in 0.0082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