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珍宝岛战役后面对苏联核威胁,毛主席高瞻远瞩,换家战术一招退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9 11:1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珍宝岛战役后面对苏联核威胁,毛主席高瞻远瞩,换家战术一招退敌                                                                    2025-01-29 09:30                                        

发布于:天津市
   
文/
正又直
编辑/
正又直
前言
苏联作为最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和中国相处。
是我们的“好邻居”“好大哥”。
可是在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勃列日涅夫更是在国际当中不断威胁我国,
企图用核武器轰炸我国领土全域。
情况万分危急之下,
毛主席仅仅两招就把苏方拉回谈判桌上,那毛主席究竟用了什么样的谋略解决这一国际冲突的呢?

起因:珍宝岛风云
随着沙俄王朝国力的日益崛起和清王朝的日益衰落,
沙俄皇帝把贪婪的目光放在我国的东北边陲地带和北境的广袤土地。

《尼布楚条约》
的签订让中国丧失包含尼布楚和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
19世纪中叶,
《瑷珲条约》
的签订让我国丢失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领土。
八国联军侵华时,沙俄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
《中俄北京条约》
,我国丧失乌苏里江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俄伊犁条约》
,清政府迫于压力以得到伊犁的代价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一带地方划归俄所有。
积贫积弱的清王朝用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条约换来了短暂的安宁,贪得无厌的沙俄皇帝在近代用外交讹诈和武力威胁的手段,
侵占了我国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
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愿追忆的屈辱历史,

珍宝岛
正是在一次次丧权辱国的谈判中丢失的。

由于这一带是放牧的地带,对于牧民来说这里本来就是祖祖辈辈放牧的地方,四海为家的牧民本身就缺乏对边境问题的认知基础。
我国和俄罗斯边境线又长达7600公里,这漫长的边境线有一些地带是没有明确划分的,因此在我国牧民眼中也就成为了故土,
但苏联人认为牧民的屡屡越境侵犯了国家领土,在边境地带多次挑起争端。
1960年,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草原地带正值浅秋,美丽的新疆博孜艾格尔山口上几个牧民正和往日一般放牧,
牧民们还在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中席地而坐。
北境突然冲出数个手持武器,身穿军装的边防军人,粗鲁的驱赶正在放牧的人们。
在此后的时间里,边防军人多次对当地牧民拳打脚踢,
甚至用武器驱赶牧民,
流血事件频频发生。

在主席的一再坚持下,珍宝岛的归属问题迎来了第一次谈判,而在谈判中也明确表示要把珍宝岛地区归还中国。
可等到谈判队伍彻底回国时,这次的会谈结果却迟迟没有兑现,
签署的条约似乎也成为了一纸空文。
苏方出尔反尔,蛮不讲理让我国大为恼火,野蛮的苏方在边界问题上一惯是凭借军事实力多吃多占,全凭主观推断缺乏事实依据。
毛主席听闻后公开表示:
“苏联在近代占领中国的领土太多了,我们还没有好好算算这笔账。”
得到消息的苏方态度明显改变,答应把珍宝岛归还中国。

可因为苏方领导赫鲁晓夫的强势干预,苏方代表此前的谈判被彻底否定,苏方领导的强势蛮横揭开了珍宝岛自卫反击的序幕。
1968年的冬天,苏方边境军人对我国巡逻士兵进行了惨无人道几乎是行刑式的报复,并且殴打手无寸铁的当地居民,
冲突当中四名渔民被装甲车碾压
血流成河。
我国的克制和隐忍没有换来边境军的将心比心,反而是变本加厉的骚扰和袭击。
在1963年春,我国进行第一次的自卫反击,苏方几日过后竟然携装甲飞机对该区域狂轰乱炸,肆意报复。

持续一个月的战斗以我方获胜,珍宝岛也在后续谈判中回到祖国的怀抱当中。
但赫鲁晓夫却对中国怀恨在心,
埋下报复的种子。
苏方的报复
赫鲁晓夫在上台初期对中国还是比较友善的,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经受多年战争的荼毒后,无论是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都十分薄弱,百姓生活也举步维艰,
和平外交五项原则发布后,苏方曾多次援助我国。
赫鲁晓夫更是曾经力排众议归还我国领土旅顺港,用极大的诚意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并且没有附加任何条件。
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在技术上给予我国极大援助,我国早期对核武工程建设极为缺乏相关数据之时慷慨解囊。
面对美国的核封锁,赫鲁晓夫在超过一百项的重点工程上提供许许多多的帮助,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教学等等,
正是这段时间掌握的机密知识,
是中国奠定了后期“惊天一爆”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大地遭受粮灾的时候,赫鲁晓夫也曾豪爽万分的捐赠50吨糖和百万吨粮食帮助中国渡过难关。
可在近代史中,沙俄侵占我国150万平方公里的事实铁证如山,经纬清晰,因为当时苏方在斯大林时代与我国极为友好。
关于这一部分领土的主权问题就从未被洽谈处理过,沙俄在近代历史中需要承担的历史罪责成为中国卡在喉咙的一根鱼刺般不吐不爽。
这段未经妥善处理的内容也成为潜在的导火索,在矛盾出现时被迅速点燃。

在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就曾对外宣布:
将会就领土问题逐渐与各国采取外交交涉的手段,领土主权的完整问题是横在双方之间难以忽视的沟壑。
如果说赫鲁晓夫时代的苏方和中国的关系还是偶有龃龉的话,
等到勃列日涅夫上台时期中苏的关系就是反目成仇了,苏方在国际中不只一次的公开反华。
更是在中国最为艰难时期提出让中国偿还抗美援朝和后续援建中国的全部费用,并且蛮横要求所有的欠款必须一次性无条件还清,
连分次偿还的机会都不给,明显是为难中国。
苏方的“亮剑”还不止于此,还囤积重兵驻守在苏南部和中国接壤的地带,拿出一副暴力催收的地主架势,在万般无奈下,
中国只能砸锅卖铁和卖粮卖力的方式还清欠债。

而在珍宝岛事件当中,中国的获胜让苏方丢了面子同时失了里子,
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尤其是宿敌美国还在看苏方的笑话,想到此事苏方的火就不打一处来。
恼羞成怒的苏方扬言要用核武器炸平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企图让我国高层瑟瑟发抖来挽回曾经丢失的面子。
作为当时能和美掰手腕的超级大国,
苏方军事实力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敢肆无忌惮的威胁我国也必然有着雄厚的军事实力做基础后盾。

虽然我国当时已经完成“两弹一星”计划,可与苏方的军事实力相比相差甚远,我国虽然有着核武,却没有精确打击的能力和远程打击的载体。
苏方也是料准了这一点才如此的底气十足。
苏方有着超4万枚的核弹,还拥有着5000万吨TNT当量的超大沙皇炸弹,在核武方面傲视全球。
面对着俄方的威胁,一时间中国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
一是为了在国际舆论当中给苏方施加压力。
侧面嘲讽苏方核讹诈的丑陋行为,一方面也展示出了我国政府爱好和平的决心。

两大战术巧妙治敌
1969年,美国《华盛顿明星报》更是在全报最醒目的位置刊登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
苏联将会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包含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新疆用于核试验的基地,同时对我国的
重要军工城市沈阳、长春、鞍山、北京、上海鞍山等进行核打击。
毛主席十分担忧来之不易的重工业毁于一旦,在新中国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写下关于苏方核讹诈的应对措施。
并且
毛主席早在60年代初就提出了大三线工程,小三线工程以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用来分散中国的工业产能和后续的产业链供应能力,最为重要的是避免人才过于集中。

在当时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中央领导班子也全部分散到各个地区。
偌大的北京城,只有周总理一人留守。
一旦最坏的情况发生,领导人们还可以继续组织把武装力量迅速聚集起来战斗。
攘外必先安内,
毛主席做好内部战略部署之后,开始着手解决外部的问题。
毛主席针对这次核讹诈明确提出三点公开意见:
1:中国一旦遭受核打击,就把研发出来的核武器无差别投送到包含韩国、日本、台湾等能投送到的美军基地,中国已经沦陷还要核武器干嘛。
2:在遭受核武器打击后,放射性物质会污染土地,中国的土壤已经不再适合种庄稼。
所有领导率领8亿人民全民皆兵去苏联进行游击战,像当时抗日战争一般战斗至最后一人。
全部人员全部涌向苏联军事薄弱,土地肥沃的远东地区与当地人混在一起,这样苏方必然有所顾忌不敢乱丢核武器。
3:远东地区如果不适合发展,中国就转移到莫斯科、乌克兰、欧洲,只要哪里有肥沃的土壤我们就去哪里。

通过主席的三个战略方案我们得出,
一是用换家战术“换家战术”保证血脉的延续,二就是不能让美冷眼旁观看我们的热闹置身事外。
要让美国在国际上为中国周旋,时任美国政府的尼克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惶恐万分,为了保障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部署不受摧毁,
尼克松连夜命令基辛格紧急召见苏联大使会谈,在会谈当中更是明确表示坚决反对苏联对中国的核讹诈。
并且把一份涉及苏联130个大城市在内的核报复指令泄露给苏方,尼克松警告苏方如果苏方敢向中国扔下一枚导弹,
那么美国就会立即向苏联核打击,全方位摧毁苏联的打击能力。

毛主席的智计无双和高瞻远瞩,一场世界级的核危机被巧妙化解,
苏联对中国的核讹诈也不复存在
试想一下如果在当时真的发生核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就实际情况而言,中国可能亡国,苏联一定亡国,美国无法置身事外或许会和世界一起重启。
虽然当时中国的核打击尚未完全成熟,但当时的前辈们经历多年战争全民皆兵,普遍有着优良的战斗素养,
和苏方游击绰绰有余,就算美国不想打,中国也会想尽一切手段拉美国下水。

苏联在权衡之后还是不敢和两个国家开战的,这场战争一旦打响后也许所有的喧嚣都会归于寂静。
虽然美苏双方处在冷战的风口浪尖上,可本质上还是寻求发展而不是想同归于尽。
最终的结果就是苏联在冷静下来后果断放弃了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
重启了中苏友好谈判程序,毕竟没有人想让爱因斯坦一语成谶,人类重回石器时代。

结语
如今的中国已经像雄狮一般觉醒于世界,自信从容的立于民族之林。
可是中华儿女之所以享受此刻的阳光明媚,少不了国家浑厚的军事实力,核武是用来丈量国土面积的,中国能够拥有如此的话语权。
和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等一系列的国之重器是难以分割的。
永远缅怀为中华发展而奋斗终生的伟大先辈们!永远怀念毛主席!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2.《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
3.《大国崛起》第八章第六节苏联时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21:06 , Processed in 0.0089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