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伴走后才发现:会演戏的老人才是赢家,遇到三件事必须装糊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18:35: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伴走后才发现:会演戏的老人才是赢家,遇到三件事必须装糊涂                                                                       2025-04-29 20:02                                        

发布于:山东省
   
        作家梁实秋在《中年》里写道:"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可对很多失去老伴的老人来说,真正的人生智慧,是学会"装糊涂"。
老话说"难得糊涂",这四个字里藏着的门道,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参透。尤其是这三件事,越"糊涂"越自在,装着装着,反而活出了新境界!

一、装糊涂于钱财分配:算得太精明,伤的是亲情
股神巴菲特说过:"金钱多少对于你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不会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我们的妻子会生活得好一些。"这话放到失去老伴的老人身上,却要反着理解——钱攥得太紧,反而容易让子女离心。
邻居刘大爷老伴走后,把退休金、存款算得清清楚楚,子女来借钱都要打借条。结果儿子儿媳嫌他"防着自家人",逢年过节都懒得回家。这不就是老话说的"算来算去一场空,亲情算没了最心痛"?
钱财这东西,就像《增广贤文》里写的"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有些老人总怕子女惦记自己的养老钱,账本记得比会计还细,却忘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比钱重要。
真正聪明的老人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子女有困难,主动搭把手;孙子孙女想要零花钱,笑着塞红包。看似"糊涂",实则把亲情经营得热热闹闹。就像放风筝,线拽得太紧容易断,适当松一松,才能让家庭关系飞得更高更远。

二、装糊涂于子女纷争:越想管得宽,越容易惹麻烦
主持人白岩松曾说:"痛并快乐着,这就是人生的滋味。"可有些老人偏要在子女的矛盾里"找不痛快"。
张奶奶的儿子儿媳吵架,她非要分个对错,结果两边都得罪;女儿和女婿闹别扭,她跑去女婿单位理论,闹得人尽皆知。最后子女见了她都躲着走,她委屈地说:"我这不是为他们好吗?"这正应了老话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越管越乱一身伤"!
子女的婚姻、生活,就像《道德经》里讲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越折腾越糟糕。聪明的老人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两口拌嘴,装听不见;孙辈教育问题,让子女自己解决。
表面上"糊涂",实则给年轻人留足空间。就像冬天的刺猬,离得太近容易扎伤,保持适当距离才能彼此温暖。

三、装糊涂于疾病伤痛:少些抱怨,多些体面
作家余华在《活着》里写:"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身体病痛也是如此。有些老人一不舒服就把"活不长了"挂在嘴边,三天两头让子女陪着跑医院;头疼脑热也要发朋友圈求安慰,搞得全家人心惶惶。
邻居李爷爷却截然相反,查出慢性病自己默默吃药,腰疼得直不起来还笑着说"老骨头该活动了"。子女反而更愿意主动关心他。这可不就是老话说的"打掉牙往肚里咽,体面活着才是真"?
病痛是人生必经的坎,与其把痛苦放大,不如学会"自渡"。就像《菜根谭》里写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面对身体的衰老,装着"没事人"的样子,反而活得更从容。
把抱怨的时间用来晒太阳、练太极,看似"糊涂",实则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毕竟,谁都愿意靠近乐观的人,少些负能量,家庭才能更温馨。
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越活越要懂道理。"老伴走后,学会"装糊涂"不是真傻,而是看透生活后的大智慧。钱财别算太精,亲情才是无价宝;子女的事别瞎掺和,给他们留空间;病痛别总挂嘴边,体面活着才自在。
记住作家杨绛的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往后余生,糊涂一点,快乐多一点,这才是晚年最好的活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7:22 , Processed in 0.0068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