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一班长发明“打空爆”,9人干掉400人,被美军误认成高科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8 18:30: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志愿军一班长发明“打空爆”,9人干掉400人,被美军误认成高科技                                                                2025-05-24 12:01                                        

发布于:天津市
   
       在朝鲜战场上,一名年轻的小战士满脸疑惑地看向班长,“班长,这……这真的能行吗?”他心中充满了不安与犹豫。“怎么,不相信我?”班长带着一丝笑意反问道。“不敢,不敢,只是……”小战士欲言又止,内心充满了不确定。“那就是什么都别想了,按我说的做。”班长的声音沉稳坚定。“是!”小战士紧张地点头,迅速拿起手榴弹,走向战场。虽然他按班长的指示行事,但心里却始终在打鼓:用手榴弹打美军,真能成功吗?

“沉住气,不要怕。”班长的声音再次传来,安抚着他。“用我教的方法来投掷。”志愿军91团8连4班的副班长蔡兴海,正在带领8名战士训练如何投掷手榴弹。这种投掷方式,后来被战士们称为“打空爆”,正是这一战术让美军惊恐万分,甚至误以为中国军队掌握了某种高科技武器,以至于他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敢贸然进攻,纷纷撤退。

那么,这位班长是谁?他是如何发明这种战术的?在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记者,蔡兴海老人谦虚地回答:“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幸运地活下来,真正的英雄应该是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们,他们才是应该被铭记的人。”

2018年12月的一天,渭城区的老兵登记处迎来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老人慢慢地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已经发黄的纸,交到工作人员手中。工作人员接过纸张,看清上面的内容时,眼眶不禁湿润了:“您……您是……”纸上写的是一张记功命令,蔡兴海便是这位老人,而与他一同被记功的,还有黄继光、邱少云等赫赫有名的英烈。尽管蔡兴海的名字并不如这些英雄那么响亮,但能够与他们并列,足以证明他的非凡贡献。

工作人员翻阅资料后更加震惊,原来这位名叫蔡兴海的老人,曾率领的班组在一次战斗中歼敌四百余人,而他们全班只有9人,最终只伤了三名战士。了解到这一切后,工作人员深受感动,于是将这张记功令的照片发布在朋友圈。不久后,这条消息迅速在全网引起轰动,地方政府和军区迅速得知,并向蔡兴海发起了关怀。退役军人事务所也派人前去探访他。

然而蔡兴海依然保持着低调与淡定,他表示自己已经退休,不希望太过张扬,更不认为自己是英雄。面对镜头时,他似乎有些迷茫,仿佛再次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中央领导人决定派遣中国志愿军前往朝鲜,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尽管美国联合了多个国家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但最终,志愿军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起初,美国等联合国军轻视中国志愿军,认为他们的装备简陋,根本无法与拥有先进武器的自己抗衡。然而经过几场战斗后,联合国军逐渐感到错愕,不再轻敌。

1952年10月,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派遣了6万兵力,配备了大量先进的大炮、坦克和飞机,几乎倾尽全力企图在上甘岭战役中一举击败志愿军。上甘岭一战的焦点便是9号阵地,这个阵地地势险要,战略意义重大。为了争夺这一阵地,联合国军以每秒六枚炮弹的速度进行炮击,力图摧毁志愿军防线。震耳欲聋的炮火让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在这种猛烈的进攻下,志愿军伤亡惨重,但仍然坚持防守。联合国军随后改变策略,改为步兵出击,试图借此突破志愿军防线。尽管志愿军在此时已经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但他们并没有一丝退缩。为了打破僵局,副班长蔡兴海带领4班的战士们接管了9号阵地的防守。

蔡兴海清楚地知道,这个阵地一旦丢失,后果将不堪设想。他接到任务后,并没有急于投入战斗,而是首先分析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美军拥有强大的空中火力和火炮,而志愿军几乎没有空军支援,重炮也寥寥无几,4班的武器更是简陋。这让蔡兴海陷入了深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将被动变为主动呢?

经过深思熟虑,蔡兴海决定依赖手榴弹作为主要武器,虽然手榴弹并不像枪炮那样直接致命,但它仍有很强的杀伤力。蔡兴海在手榴弹的使用上花了不少功夫,发现手榴弹最大的局限就是引爆的延时,敌人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将手榴弹扔回来。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手榴弹的效果,蔡兴海想到了一种新打法——“打空爆”。

“打空爆”是将手榴弹拉响后,稍等几秒钟再投掷出去,这样可以避免美军投回手榴弹的风险,同时增加手榴弹爆炸的伤害范围。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训练,蔡兴海终于找到了这一方法,并带领战士们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演练。

当敌人冲上阵地时,志愿军用这种方法进行反击,敌人根本无法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攻击,每一波进攻都以惨重的伤亡告终。美军甚至怀疑志愿军是否拥有了某种高科技武器,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凭借简陋的手榴弹,志愿军为何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最终,美军只能撤退,放弃了对阵地的争夺。

蔡兴海带领4班打败了400多名敌军,而他们班中仅有三名战士受伤。战斗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点物资,发现4班的战斗竟然只用了30发子弹、300枚手榴弹和2根爆破筒。美军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面对的并非高科技,而仅仅是9名英勇战士手中的手榴弹。

蔡兴海的英勇表现让他一战成名,获得了“二等英雄”的称号,甚至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美方的指挥官也在战后表示:“中国军队一定使用了高科技武器……”但事实上,击败他们的,却仅仅是那些他们曾轻视的手榴弹。

蔡兴海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早年的生活非常艰苦。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重税压迫,百姓生活困苦,这让蔡兴海对解放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1949年,陕西解放,蔡兴海决定加入解放军,投身保家卫国的事业。经过艰苦的训练,他被分配到野战部队,并参与了大西南的解放作战,屡次表现出色,荣立一等功。

朝鲜战争爆发后,蔡兴海主动报名参加,他渴望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很快,他就随大部队前往朝鲜,成为保卫家园的一员。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美军的高科技武器,蔡兴海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敢,发明了“打空爆”这一战术,成为了一名传奇式的人物。

战争结束后,蔡兴海转业回国,虽然获得了荣誉,但他依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晚年,他在木材公司担任党总支书记,带领公司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虽然公司给他配了一辆轿车,但蔡兴海拒绝了,他始终保持着节俭的生活方式,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退休后的蔡兴海没有停下脚步,他开始走进学校,为孩子们讲述朝鲜战争中的英雄故事,讲述那些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战友们。他始终牢记着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

对于蔡兴海而言,他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他深知自己只是幸运地活了下来。而正是那些在战场上献身的战友们,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正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19 04:28:40 |只看该作者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方能安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7:00 , Processed in 0.00837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