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冷门的诗人,却写出了一首最美的唐诗,要是早点读到就好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07:4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冷门的诗人,却写出了一首最美的唐诗,要是早点读到就好了!                                                                   2025-06-11 05:26                                        

发布于:河北省
   
   刘昚(shèn)虚,盛唐诗人。开元二十二年,年仅 20 岁的刘昚虚便高中进士,获任洛阳尉一职,可谓年少有为。
两年后,22 岁的他又在吏部宏词科考试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之职。
刘昚虚生性淡泊名利,日常交游往来的多是山僧道侣。他留存于世的诗作仅有一卷,这些作品大多描绘山水间的隐逸之趣,尤以五言诗最为精妙。
其诗歌风格与孟浩然、常建相近,皆擅长以细腻笔触勾勒山水隐逸之美,五言诗造诣颇深。
步入壮年,刘昚虚毅然辞官归隐,继续与山僧道侣频繁往来。后至洪州建昌桃源里,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便在此定居,筑深柳读书堂,以诗书自娱。
下面这首诗,便是他的经典之作。

《阙题》

刘昚虚〔唐代〕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的大意是:
山路被白云笼罩,走到白云的尽头,那就是我居住的地方,与溪水相伴度过漫长的岁月。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洒落在幽暗的室内,清幽的光辉便照亮我的衣裳。

此诗描绘的是一幅深山幽谷中的春日景象。
诗人以白云、青溪、落花、流水、闲门、深柳、书堂、白日、清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静谧、清幽、雅致的山居图景。
白云缭绕,青溪潺潺,落花流水,深柳书堂,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山水田园画卷,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

首联以白云和青溪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宛如仙境的世界。
一个“春”字,点明季节,唤出了春花春草。“长”字双关,既说溪水悠长,又指春色悠长。
颔联通过落花与流水的意象,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芬芳,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花香。
“至”和“随”将将落花拟人化,使落花也具有了生命和灵性似的,使人觉得落花似乎在迎接人似的,而且随着流水环绕在人的身旁。
颈联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高雅,闲门、山路、深柳、读书堂,每一个元素都透露出诗人的淡泊与超脱。
“闲”字是专对山下而言,表现了主人与尘世的隔绝,自然客少,无人打扰,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尾联以写景作结,写书堂周围的景色。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洒在诗人的衣裳上,那清幽的光辉便让人倍感舒适和惬意。
这不仅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清幽闲静,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似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景物被超世脱俗的情趣一脉贯穿,形成了澹泊幽深的意境,读后只觉有一股清新的花香伴随着悠扬的音韵无尽地从诗中漫溢出来。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29 18:57:18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5:56 , Processed in 0.00760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