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内阁文库的这本碑帖,端庄方正,很不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8 05:55: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日本内阁文库的这本碑帖,端庄方正,很不错                                                                               2025-07-05 22:12                                        

发布于:山东省
   

        大家都知道,林则徐的小楷书非常漂亮,前面小编分享过一幅林则徐的佛说无量寿经,真的是极为好看。今天,小编来分享一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公文书馆的碑帖,林则徐《楷书四时读书乐》,和《佛说无量寿经》比较,我们会发现,风格有所不同,虽都属于端庄方正类型,但是佛说无量寿经更显秀美,而这幅则更显骨力,兴许是因为碑帖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托名林则徐。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本碑帖也是挺不错的,欣赏一番,也不失为乐事一桩。

《四时读书乐》的原诗作者是宋末元初的翁森,字秀卿,号一瓢,浙江仙居人。他博通经史,南宋灭亡后,立志不再出仕,选择隐居教授。当时元代废科举,学风日下,翁森为振兴家乡文化,创办安洲书院,以朱熹白鹿洞学规为训,培养出众多人才。他的《四时读书乐》以独特视角,描绘了四季读书的美好意境,传达出读书之乐的真谛。

春天,“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春日的山光水色、鸟语花香,与读书的愉悦心境相互交融。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将好鸟、落花视为朋友和文章,提醒人们珍惜时光,莫让青春虚度,读书便是这美好时光中最有意义的事。

夏天,“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新竹、桑林环绕的清幽小斋,白昼吟诗,夜晚伴着蝉鸣、萤光读书,惬意悠然。诗人以羲皇时代的人自比,享受着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一曲瑶琴,更添夏日读书的闲适。

秋天,“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情。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秋夜的落叶、豆花、蟋蟀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借助床头短灯,更加专注地读书,感受着读书带来的愉悦,甚至起身赏月,沉醉在秋夜的美好与读书的乐趣之中。

冬天,“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寒冬时节,万物凋零,诗人独坐窗前,面对古籍,灯光摇曳,高声吟诵,任雪花飘落。地炉煮茶,茶香四溢,与四周的图书相伴,在梅花的绽放中,感悟天地之心,也领悟到读书对心灵的滋养。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产品和碎片化的信息所充斥。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兴娱乐方式,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时的快乐和刺激,但却难以填补内心深处的空虚。相比之下,阅读就像是一股清泉,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当我们静下心来,在品味这首四时读书乐的同时,提笔将觉得可以借鉴的书法临摹一番,吸取其中的精华,传承传统书法文化,岂不妙哉?传承和弘扬古老而伟大的书法艺术,小编在行动,望各位书友动动手指,关注、点赞、分享一下,让更多人看到传统书法之美。




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核实处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0:08 , Processed in 0.0072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