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2年尼克松访华,毛主席特意点了一道上海菜,背后的含义可不简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07:11: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72年尼克松访华,毛主席特意点了一道上海菜,背后的含义可不简单                                                                  2024-10-24 16:30                                        

发布于:天津市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人在历时4天后,终于抵达北京。急匆匆走下飞机的尼克松,主动伸手与等候的周总理握手,这一刻,中美两国的关系开始了新的起点。
这一“跨世纪的握手”被世界人民同时观看。被各国记者挤满的机场,充斥着热烈的掌声。
然而,尼克松一行人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没有红地毯,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与其他国家相比,这次到访中国实属过于冷清。
尼克松及其夫人坐上安排的车辆后,以为中国人民会夹道欢迎的期待再次落空,街道冷清、行人匆忙,好像压根儿不知道尼克松拜访中国之事。
接下来的晚宴中,毛主席亲自为尼克松点的一道上海菜,令尼克松再度陷入了迷惑。
毛主席为何亲自另点一道菜?这道菜又有何用意呢?

一、计划外的见面
此次尼克松访华,毛主席非常重视。但是,就在尼克松到达的9天前,毛主席曾突然休克,经过紧急抢救之后,病情才刚刚稳定下来,因此,在给尼克松方面提供的行程表里,毛主席何时会见尼克松尚未确定。
在尼克松到达北京三个小时后,毛泽东破例在中南海接见了尼克松。按以往惯例,毛主席通常是在外宾临走的前一天安排会见。
正因是突然决定,仓促之下,中方没来得及和尼克松警卫方面打招呼,便改变了行程,在路上突然变道。在到达原定的钓鱼台,才意识到总统尼克松的车辆已经消失。刚刚放松警惕的美方警卫,瞬间警戒了起来。随即便进入了战备状态,分头行动,一行人负责在钓鱼台住地寻找总统尼克松,另一行人负责与中方洽谈、质问中方人员。

中国外交部人员,见美方警卫如此戒备,安抚道,“
请不要紧张,我们一定会保证尼克松总统的安全。
”高度戒备的美方警卫,实在难以安心,强烈要求中方告知尼克松的具体位置。
此时,尼克松及其夫人,已安全到达了中南海,毛主席的寓所。
病情刚刚稳定的毛主席,这次与尼克松的会见,可以说是“整装待发,抛却生死”。
对于毛主席与尼克松见面的情况,尼克松曾详细描述过,当时的毛主席理发、刮胡子,换衣服,之后被助理搀扶着进入会议厅,由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不佳,当时的医护人员高度戒备,一切急救设备全部就位,强心剂都已提前抽进了针管,防止意外发生。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尼克松被引进了会议厅。而后,两人展开了谈话。
在谈话中,说话都极度困难的毛主席,状态却意外地好,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大病未愈的脸庞上更是闪着兴奋的光晕。
庄严的会议厅,氛围极其融洽,掌声和笑声接连不断。
在这次两人的会谈中,有两件趣事,给尼克松一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件便是,习惯说家乡话的毛主席,在与尼克松谈论哲学问题时,担心翻译听不懂自己说的话,竟抓起笔记本,亲自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观点,以便翻译给尼克松解释。

另一件,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会谈结束,尼克松一行人将要离开时,举步维艰的毛主席,艰难起身,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向尼克松示意,疑惑的尼克松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神几秒后,哈哈大笑,也随之举起了青瓷茶杯,与毛主席碰杯。
幽默风趣的毛主席,边干杯边开玩笑道;“
这里没有酒,我们便以茶代酒——干杯!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嘛!
”这个意想不到的碰杯,将气氛直接推到了高潮。
身着中山装、脚穿圆口布鞋,面色红润,哈哈大笑的毛主席,在尼克松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计划15分钟的会谈,到宾客全部离场竟推迟到一个小时十五分钟之久。此次意外的会面,对中美两国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尼克松一行人对接下来的行程,更加充满期待。
二、“其味无穷”的晚宴
回到钓鱼台,尼克松一行人简单休整,安排各项事宜后,便接受了周总理发出的晚宴邀请。
在这次接待尼克松一行人中,中国并未特殊对待,在中美两国尚未建交的状态下,周总理秉持着“不卑不亢,有节有礼”的接待原则。机场的接机,街道的冷清,人民的冷静,皆是“不卑不亢”的体现。
“有节有礼”则体现在了这场晚宴中。这晚,举行晚宴的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富丽堂皇。
为了体现我国对这次尼克松到来的重视,与此同时,又不过于殷勤。国宾馆以及人民大会堂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已做了大量准备。

在装饰上,从南方精挑细选且空运过来的鲜花,代替了之前的蔬菜;在摆饰和挂件上,更是全部换成了周恩来总理从颐和园亲自挑选的真迹和稀世珍品;在服务人员方面,甚至直接由周总理的夫人亲自训练,最终留下来的人员要经过层层选拔。
更加细枝末节的准备,在这场即将载入史册的晚宴中慢慢凸显出来。
晚宴开始,伴随着《牧场上的家》等美国乐曲,以尼克松及其夫人为首的一行人缓慢入场。
在服务员的引领下,尼克松一行人陆续入座。待宾客全员坐定后,周总理便指示,可以上菜了。
一道道精美,又各具特色的中国菜肴,陆续上桌,每一道菜都由大厨亲自解说其中的寓意及吃法,而在上到最后一道菜时,大厨只说了其做法,并未解释其寓意,并说明;“
这是毛主席特意嘱咐添的一道菜。

原来,这道菜是上海的名菜,叫做“烧划水”,是由青鱼的尾巴作为食材。

究竟为何毛主席会亲自嘱咐要添这样一道菜呢?这里边的深层含义可不简单哟!
要知道,在水中,鱼的游动主要靠的就是尾巴摆动,也就是说,鱼的尾部是鱼全身最有力的部分,就如同船的推进器,缺了这一部位,便难以向前。毛主席亲点的这道“烧划水”,其真实含义实在是耐人寻味。
尼克松在听过大厨对这道食材的解释后,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推动中美两国的决心,将这道“烧划水”全盘吃完了。
其实,这次尼克松访华的确是带着真诚而来。
在国宴上,面对极具中国特色的菜肴,不会用筷子的美国人面露尴尬。而尼克松及其夫人却云淡风轻,只见两人熟练地用筷子夹菜,拿筷子的方式与从小便使用筷子的中国人并无差别,甚至夹花生米都不在话下。
见此,周总理打趣道:“
夫人这是偷偷练过拿筷子?

事实便是如此,为了促进这次访问的成功,尼克松及其夫人做了全方面的准备。考虑到在就餐时一定会用到筷子,为了凸显自己对此行的重视,又为了防止就餐时不会使用筷子而尴尬,在出发访问前一个月的时间里,尼克松及其夫人练了好长时间如何用筷子,甚至还找了华人纠正他们的姿势。
在这场晚宴中,以当时最高规格接待的中方和苦练筷子一个月的尼克松夫妇,体现了双方满满的诚意。
晚宴结束的第七天,中美双方就共同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彻底打破了中美双方的“坚冰”。

三、“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2年2月28日,在经历了多次会谈过后,中美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在这份公报中,中美双方共同发表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大势所趋。另外,就台湾问题,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美方所有武装全部撤出台湾。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引起了世界轰动。尼克松访华的这一周更是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结束了长期对峙的中美两国,也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路程。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联系逐渐加强,关系改善更是突飞猛进,国际地位提高的同时,经济、科技、贸易等方面发展总体向前,也增强了对抗苏联的实力。
对于美国来说,扭转了美苏对抗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是最大影响,同时,美国的自身实力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最终的中美建交,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在逐渐加深,中美关系的全球影响更加显著。
至今,中美两国建交已有30余年之久,在这期间,中美两国关系总是在经历坎坷之后继续向前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摩擦和意见分歧也愈演愈烈,但为了两国的长久发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永不过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0 06:18 , Processed in 0.0083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