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恩来善饮酒,一生少喝醉,唯有一次喝得酩酊大醉被毛主席批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18:29: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周恩来善饮酒,一生少喝醉,唯有一次喝得酩酊大醉被毛主席批评                                                         2023-08-28 21:50                                       

                                       

周恩来一生极善于饮酒,是党内有名的“千杯不醉”,许多人都曾拜倒在他的酒杯下,就连总理的妻子邓颖超,也曾在解放后的一次宴会上打趣说,“青年时代,我和总理交了6年朋友,一直观察他,别的都好,我竟没有发现他原来是个‘酒坛子’。”

这一席话引得邓颖超、周总理,以及在座的许多宾客都笑了。总理与邓颖超一生恩爱如初,令人艳羡,就连抱怨酒瘾,都显得这样可爱、饱含深情。除此之外,也确实侧面印证了周恩来的酒量,是真的超出常人。

事实上因为酒量好,也因为自我控制好,周恩来一生极少喝醉,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不过令人诧异的是,解放后在国内一次大型公开宴会上,总理却喝醉了,而且是酩酊大醉,到了走路不稳、东倒西歪的程度,事后就连毛主席都忍不住教育他,饮酒应适度。

当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场合?下面就说一说关于总理与酒的一些事情。

为毛主席挡酒,给外国人赠酒

酒,在中华民族文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宴,客人来了总是会上酒。周恩来身为党内重要领导人,常常承担着接待外宾的重任,参加宴席是少不了的事情,所以从因果论上说,也正是他特殊的工作性质,造就了他不菲的酒量、酒胆,以及出众的酒品、酒德。

1945年8月毛主席应邀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为了欢迎毛主席的到来,重庆各地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宴会,有民主人士组织的,当然也有国民党右派组织的,场合不同,意义不同。

有一次在国民党出面组织的大型宴会上,毛主席接连被敬酒,不过外人不知的是,毛主席虽烟瘾大,但酒瘾并不大,酒量也不像周恩来那般应付自如,这时候,代替毛主席顶上去的人,就是一同出席、随时出现在毛主席身旁的周恩来。

每当有人向毛主席敬酒的时候,周恩来便主动接过对方的“祝福”,大方地一饮而尽,整场宴会下来,毛主席几乎滴酒没沾,周恩来却喝了不少。

不过虽然喝得多,但周恩来却依然保持着得体举止,不失态,不疯言,谈笑自如,魅力四射,事后就有媒体发出感叹:周恩来一人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又据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当周恩来被扶到房间休息的时候,身边人曾不解地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让主席喝一杯酒。对此,周恩来半醉半醒地解释说,因为他担心酒里有人动手脚。

虽然这种可能性是万分之一,但周恩来也不敢放松警惕,宁愿自己受罪也不让主席冒险,这是他身为党的副主席,所自愿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有人喝酒是为了痛快,有人喝酒是为了名利,也有人喝酒是为了情和义、为了团结,周恩来属于后者,酒在他手里,已经不是单纯的饮品,而成了一个非常好用的、有价值、有情感的社交工具。

1961年春,我国举办了解放后的第一场大型国际赛事——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当时我国正遭受西方大国的制裁,连奥运会都让我们参加,因此这届世乒赛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

当时原本世界排名前列的日本乒乓球选手松崎君代,因为临场发挥不佳,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冠军被我国运动员邱钟惠获得,而她却止步于四分之一决赛。

整场比赛结束后,周恩来专门在中南海举行了丰盛的家宴,欢送日本乒乓球代表团回国。席间,周恩来友好地与松崎君代聊天,安慰她比赛虽然失利,但比赛中流露出的拼搏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宴会结束后,当松崎君代还沉浸在宴会欢乐气氛中的时候,周恩来突然询问她,她的父亲喝不喝酒,得到肯定答复后,周恩来当即表示,要赠送她一瓶中国的茅台酒,还笑说“这瓶酒还是解放前酿造的,现在不多见了。”完全没有料到的松崎君代非常感动,事后如约将酒带回日本,赠送给了在山区居住的父亲。

第二年中日举行乒乓球友谊赛,松崎君代再次来到中国,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待,当得知松崎君代的父亲非常喜欢喝中国茅台酒,并委托松崎君代向周总理传达谢意的时候,充满外交智慧的周恩来当即幽默地说,“看来,我得再送一瓶了。”

总理一句话,又惹得在场的许多人笑口大开。把酒当作外交工具,开展茅台外交,这是周恩来的外交智慧,最终也推进了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许多年后,周恩来因病去世,身在日本的松崎君代特意撰文,怀念周恩来,怀念当初将两国人民牵连在一起的两瓶茅台酒。

周恩来虽喜爱喝酒,也善于饮酒,但由于工作关系,并不会无所节制地痛饮,反而会充分利用自己这个优势,与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智慧和精神,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

难得一见的喝醉

事实上周恩来虽然酒量好,常常也很好地控制自己,但不容易喝醉并不代表不会喝醉,由于一些特定的场合,一些特定的人群,周恩来也有喝醉的时候,有史料记载的大约三次。

第一次是周恩来的新婚之宴上。1925年8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喜结连理,当时同在广州的许多黄埔军校的好友得知这个喜讯后,嚷嚷着要见新娘子,无奈之下,周恩来夫妇开心地在广州一个餐馆,举行了小型的聚餐。

因为是喜宴,许多客人都一个接一个给新娘子敬酒,然而邓颖超不胜酒力,体贴的周恩来便主动把敬给新娘的酒,一杯杯全代她喝下去,最后一场喜宴下来,竟喝了整整3瓶白兰地。聚餐结束时,周恩来已经明显醉了,虽勉强站稳,但嘴里却不住咕哝着,不想放李富春和蔡畅走。

也正是从这之后,邓颖超真正体会到了周恩来的酒量之大,几十年后,她笑着回忆称:“我没有想到,恩来有这样大的酒量,整整三瓶白兰地呀!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让他喝那么多酒了。”

如果说这一次醉酒,是因为新婚的喜悦的话,那第二次醉酒,就是因为工作的重压。

1954年周总理代表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前,专门来到莫斯科,赫鲁晓夫为欢迎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席间为了表示友好,苏联各方代表一个接一个,轮流向周恩来敬酒,事先没有准备的周恩来,为了不失外交礼仪,只能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

结果,也许是因为喝不惯苏联的烈酒,也许是因为喝得太猛,更是因为那段时间连续工作,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结果宴会还没结束,周恩来就不受控制地醉倒了,不得不被扶回房间休息,甚至还痛苦地当场呕吐,让工作人员十分心疼。

事后苏联方面觉得抱歉,特意向我国方面表示歉意,称没有把总理照顾好,而总理也主动向党中央检讨,认为不应该这样当场喝醉而耽误了正常工作。

喝醉酒,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到了一国之总理身上,就变得不那么随便,尤其是身处国外,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更是如此。对于这个道理,周恩来比谁都清楚明白,所以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在任何一个外交场合,因为醉酒而失态过。这种敬业精神,让人钦佩。

如果说前面两次醉酒,都是因为被人灌醉的话,那么第三次公开场合大醉,就是周恩来“主动”喝醉的,而之所以会这样控制不住地一杯接一杯,实在是因为他当时太高兴、太激动、太感动了。

而这个让他感到无比高兴和激动的场合,并不多见,就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凯旋。

1958年志愿军凯旋庆功宴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为了保家卫国,几十万志愿军背井离乡,来到寒冷的朝鲜,在装备不占优的境地下,与联合国军进行残酷战斗。

周恩来当时虽然身在国内,无法与志愿军战士同拼生死,但他始终没有放下那些“最可爱的人”。为了尽快给前线送补给,他亲自上场,炒制一种名叫“炒面”的志愿军口粮。为了配合前线作战,他与毛主席一起通宵达旦,夜不能寐;第四次第五次战役,当毛主席因病离京休养时,周恩来接过担子,后来又指导了志愿军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反“绞杀战”、反细菌战,和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斗争。

即便到了停战谈判期间,周恩来也没有一刻放松,每天上午谈判,下午李克农、乔冠华就把谈判情况汇总报到北京,周恩来连夜修改审核谈判对策喝发言稿后,再星夜发往前方。

谈判最紧张的时候,周恩来每天凌晨睡觉前,都会与前方进行通话,了解最新的谈判进展。整个两年时间里,停战谈判的方式和内容,都是这样由周恩来一步一步定下的。

仅此一项,就可想象出周恩来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是怎样地操劳和辛苦。

正是因为经历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周恩来是最了解这场战争艰难性的人之一,也是最心疼志愿军将士的人之一,更是最期盼这场战争结束、欢迎志愿军回家的人之一。

朝鲜战争谈判结束后,志愿军并没有立即撤兵回国,而是奉命留在当地,帮助朝鲜人民从事战后重建工作。直到1957年,中朝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中国人民志愿军将于第二年全部撤兵回国。

1958年2月,周恩来出访朝鲜,他冒着大雪纷飞,前往志愿军烈士陵园,带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向这些长眠在异乡的烈士们,敬献花圈。在墓前,总理一脸严肃,低头默哀,虽无眼泪,但坚定和温柔的眼神,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当时,没有几个人能比周总理更心疼、更怀缅这些黄土下的烈士们,他们大多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人生才刚刚开始,就为了祖国的安宁,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无疑是“最可爱的人”。

从1950年到1958年,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全部回到祖国的怀抱,周总理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志愿军凯旋,还在北京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在宴会上,总理异常高兴地与志愿军将士们敬酒,一个接一个,一个都不错过,一杯接一杯地喝,一点也不“克制”,宴会上总理开朗的笑声,响彻整个会场。不仅总理高兴,志愿军将士们更加高兴,看到总理主动敬酒,他们也主动向总理敬酒。

就这样一圈下来,总理已经显出醉意了,因为高兴,他还跟着音乐一起跳舞,将宴会的气氛带到高潮。整个宴会都处于高兴情绪中的总理,最后终于醉倒了,他是被身边工作人员抬着进入休息室休息的。

因为在此之前,就发生过总理因为过度饮酒而被紧急送医的先例,事后毛主席听说了这件事后,罕见发怒,给予了严厉批评,还向周总理下达了“不耽误革命工作”的指示,要求他以后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面对毛主席的罕见怒批,周总理深知毛主席此言并非针对他,而是不想看到他因为酒而伤了自己的身体,事实上当时总理已经是六十岁的年纪了,因为工作常年大量饮酒,已经深深影响了他的身体,身为多年的老搭档和老领导,毛主席不由自主地进行了批评教育。

从这之后,总理专门为共和国外交外事人员推出了一个规定,“喝酒不准超过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而他自己更是严格执行,之后再也没有再公开场合喝醉酒了,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会下意识地替总理挡酒,不让总理再出现醉酒的情况而伤了身体。

晚年,因为身患重病,总理被医生下了禁酒令,当再参加宴会的时候,他只是举起酒杯,与对方碰杯,却滴酒不沾,为了不让对方有想法,他还会专门向客人解释原因。

1974年12月,已经被查出癌症的总理,拖着病躯飞到长沙,与毛主席进行重要商谈,当时恰逢毛主席81岁寿宴,早已滴酒不沾的总理,却罕见地在寿宴上举杯饮酒,对在场的群众说:"让我们大家共同祝愿毛主席健康长寿。"

这是总理身边人员见到总理喝下的最后一杯酒,后来直到76年总理去世,工作人员再也没有看见过总理喝酒了。

总理一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是个有好酒量的人,更是个有好酒品、酒智、酒德的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0:06 , Processed in 0.0082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