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山海之国”到“鱼米之乡”,经历了怎样的环境变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04:3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山海之国”到“鱼米之乡”,经历了怎样的环境变迁                                                         

2023-09-17 07:42                                       

                                       
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总结,宁绍平原在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大的海进海退,每次都以数千乃至数万年为周期。今日之长三角,在数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实为“山海之国”。当时,海平面较现在高出100多米。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断发文身”的吴越先民,在约7500年前开始的第三次海退之后繁衍生息。上海地区作为由长江带来的泥沙逐渐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也是在这次海退后产生,并在随后几千年间不断扩张变大,进一步孕育出崧泽文化。
海退之后,群岛变为群山,海水之下的土地浮出水面变为沼泽。对“山海之国”的改造经历了好几个世纪,从春秋的吴国、越国到六朝的门阀时代,一步步造就“鱼米之乡”。其中,改造工程中关键的技术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排水,将低洼沼泽地带的水排走,使之成为肥沃的平原,然后在平原上种植水稻,最后是修建水坝和灌溉系统。
在这里,沧海桑田并非古人想象的神话,而源于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作为鱼米之乡的平原是最有利于人口、财富、文化和社会发展繁荣且长期积累的良性环境;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的改造并不是使之变得单一化,而恰恰是让整个生态系统更加丰富化,从山海的二元结构变为平原、湖泊、河流、森林、丘陵、海洋的多元结构。
具体来看,古代长三角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可总结为:汉以前,水多于田,田多于人;汉唐之间,人、地、水平衡;唐以后,人多于田,田多于水。这与封建贵族、门阀豪族、士绅宗族三大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时间大致对应,清晰说明了人与环境的互动是社会演化的一大动力。
不过,正如中国经济史、环境史学者伊懋可在《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中所感慨的:“同样的一种水利技术,在上古、中古甚至帝制晚期之初曾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后来却逐渐成为一种束缚,最终阻碍了经济结构的任何轻易的变革。”随着人口增长与古代治理技术透支,中国在帝制晚期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与改造逐渐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
山一程,水一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对生态文明建设念兹在兹。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
文明传承久远的要义有二:一是文化传承的代际不变性,即文明的积累;二是文化传承的代际可变性,形成新的优势演化策略,即文明的创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有利于文明演化的基础性工程。
对上海而言,要打造为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律和特征。我们应当认识到,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聚落,应当夯实技术再生产能力、生态再生产能力以及秩序再生产能力。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谢牧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6:46 , Processed in 0.0078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