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志明提出要和毛主席换拐杖,毛主席为何拒绝?原因让人佩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06:37: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胡志明提出要和毛主席换拐杖,毛主席为何拒绝?原因让人佩服                                                                       2024-10-25 14:30                                        

发布于:天津市
1965年,毛主席在湖南长沙会见了越南领导人胡志明!
当时,正值美国扩大侵越战争规模,越南人民处于严重困难的紧要关头,胡主席此行,是希望能得到中国人民的援助。
对于越南党和国家提出的援助要求,毛主席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立场上,表示尽力予以支持。
当时,毛主席还亲自前往蓉园看望了胡志明,并招待他吃饭,请他观看湖南的木偶戏等等。
其实,毛主席和胡志明本就是很好的朋友,两人交情很深,因此相谈甚欢。

有一天散步时,胡志明还主动向毛主席提出
“互换拐杖”
的请求,以此作为纪念。
但毛主席拒绝了,并风趣地对胡志明说:“就用我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换了你就太吃亏了……”
胡志明拗不过毛主席,最后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那么,毛主席的这根拐杖,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为何胡志明主席提出用自己漂亮的拐杖和他换,他不换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毛主席与拐杖的感情了!

毛主席对拐杖可谓是“情有独钟”,他一生用过很多拐杖,其中不乏一些做工精巧、用料考究的高级拐杖,但更多

,则是一些用树枝、竹子等普通材质做的普通拐杖。
在北京中南海的丰泽园里,就保存着毛主席生前收藏的五根拐杖,其中有四根都是用名贵材质,精雕细琢而成的“高级拐杖”,成色非常新,几乎没有任何磨损的痕迹。
很显然,这几根高级拐杖,主席生前并不怎么用!
而除此之外的一根用竹子做的“普通拐杖”,却因经常被毛主席使用,已经被磨得油光发亮。
相比于其他四根高级拐杖来说,毛主席更加钟爱这根竹拐杖!
这根竹拐杖,是毛主席在杭州登山时,身边的工作人员临时为他制作的。说起这根拐杖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初,毛主席到了杭州,在工作之余,他决定去爬山!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喜欢游泳,但殊不知毛主席也非常喜欢爬山,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曾在雷雨交加的黑夜,爬上了长沙的岳麓山。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每次外出视察时,只要条件允许,他都要登山攀峰,感受“一览众山小”的独特意境!
当时,他们决定去爬丁家山!
但工作人员考虑到主席已经年近花甲,行走不便,于是便决定为他准备一根拐杖。

但他们没有去集市上买,而是就地取材,在住地附近砍了一根竹子,在底部绑上胶皮用来防滑和消音,再将竹节给刨干净,以免戳伤手。
就这样,一根简易版的竹拐杖就做好了!
当工作人员将这根还散发着竹子清香的拐杖送到毛主席面前时,毛主席高兴地笑了,还称赞他们想得周到,既省钱,又实用。
途中,毛主席仿佛想起了什么,他突然停住脚步,郑重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
工作人员对主席的这突然一问,顿时迟疑了一下,赶紧回答:“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
毛主席这才高兴地继续往前走!

有了这根拐杖,行动起来也就放心得多了!而毛主席则逢人就扬起这根竹拐杖说:“三条腿总比两条腿稳当。”
在杭州的这段时间里,毛主席过得非常开心,他常说:
“杭州这里山好、水好、人也好!我每次到浙江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走了,又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在主席看来,湖南是他的第一故乡,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而杭州就是他的第三个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根竹拐杖被毛主席用得油光发亮,而主席对它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无论是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主席始终都带着这根未经任何雕琢的竹拐杖。

作为一国之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主席送过精致、名贵的拐杖,但他却从不留用,反而对这根平淡无奇的竹拐杖情有独钟、视若珍宝。
而这不仅是情感使然,更多的是毛主席身上那种勤俭、朴素的高尚品质。
生活简朴,一直以来都是毛主席的一贯本色,他从不注重物质享受,自始至终都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一切奢侈。
古人云:“成由勤俭破(败)由奢”,毛主席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也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事实上,毛主席使用拐杖已是由来已久!
比如在1927年的“秋收起义”期间,由于途中遭到敌人逮捕,后来虽然脱险,但却落下了脚伤。
以至于后来毛主席都说:“秋收起义时我的脚烂了,就是拄着一根树枝当拐杖,上了井冈山的”。
在行军途中,时任政治部主任的宛希先看见毛主席行走艰难,于是就特地找人为他准备滑杆,多次催他坐上去,但都被他给拒绝了!
从这之后,无论是指挥战斗,还是行走在井冈山陡峭崎岖的山路上,毛主席更是离不开拐杖了。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领20万大军向延安进犯,企图将我中央机关围而歼之。
当时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只有正规军一个纵队,下辖两个旅,还有两个旅,总计兵力仅有3万人,而且武器装备也没有国民党军的好,形势一度非常严峻。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毛主席表现得非常冷静,并决定采取
“蘑菇战术”
来与敌人对抗!
这种战术的基本特点,就是在地形和群众均有利的条件下,针对敌人急于和我军决战的心理,派出小股部队与敌人周旋,消耗其有生力量,等到敌人疲倦之际,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
这其实跟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提出的“十六字方针”非常相似,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主席带领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离开延安,转战陕北,牵着国民党军的鼻子到处转,将敌人消磨的精疲力尽!
期间,毛主席患上了肺炎,整日咳嗽不止,身体非常虚弱,在赶路时已有点力不从心。
这一切,都被警卫员孙振国看在了眼里,他拿自己扛行李包袱的柳木棍子对毛主席说:“您就用这根棍子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也许会省力一些。”
毛主席从孙振国的手里接过棍子,拄着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走了几步,果然要省力得多,毛主席对此很是满意。
然而谁知,这根平淡无奇的柳木拐杖,却成了毛主席的挚爱!

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就是靠拄着这根拐杖,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上带着国民党的大军兜圈子,使其疲于奔命,磨得敌人缺粮断灶,最后被各个歼灭。
对于这根拐杖,毛主席一直以来都将其视为珍宝!
其实,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主席喜欢用自己经常用的东西,用熟悉后便有了感情,而一有了感情,就很难再换新的了。
当然了,不仅是拐杖,毛主席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一样,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他那件穿了20多年、打了70多个补丁的睡衣。
后来,这根拐杖又跟毛主席到了西柏坡,见证了决定解放战争走向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指挥过程!
不过,由于工作太过繁忙,主席很少去爬山,这根拐杖就放在了警卫的值班室中。
有趣的是,这根拐杖后来被一个刚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警卫员马武义给当搅火棍用,越烧越短,最后直接扔进火里给烧了。
马武义当时对此并不知情,要是知道的话,他也不会烧掉这么一根重要的“文物”了!

后来,部队首长来到西柏坡听说此事后,就派人送来了缴获的一根装饰精美的手杖。
毛主席看后,说:“这是哪来的?”
警卫员回答道:这是前线首长派人送来的!
谁知主席却说:“这是地主老爷们用的,我不用!”
直到1949年3月党中央进入北平,这根手杖一直都处于闲置状态!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应该知道,毛主席为何会拒绝和胡志明交换拐杖了吧!
如果仅论装饰的精美程度,和价值的高低,毛主席手里的那根竹拐杖肯定不如胡志明主席手里的那根,但毛主席对这根竹拐杖的感情却非常深厚,而这种感情,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1966年6月中旬,毛主席回到家乡韶山,在韶山的滴水洞住了十多天。
在毛主席抵达韶山前,当地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不由得回想起了1959年毛主席回故乡时的场景!
那天一早,毛主席就爬上南竹砳去拜谒父母墓,此处山高路滑,很难爬上去,但他们当时又没来得及准备拐杖,于是只好用一根踩田棍代替。
于是这次,他们特地派人从长沙买来了一根雕琢精美的拐杖,放到主席的房间里,并告诉他外出的时候使用。
对于乡亲们的一片热情,毛主席当然也是看在眼里,但他最后还是没有接受这根拐杖,而是继续拄着自己的竹拐杖,踏遍故乡的山山水水。

一根简单的拐杖,就看出了毛主席身上那种勤俭、朴素的优秀品质,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崇敬和学习。
作为一国之领导人、人民之领袖,他比谁都有权力和条件要求好的物质享受,但他却从来没有!他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在诠释着五个字——
为人民服务!
看,这就是我们的领袖,一个朴素、节俭,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伟人!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伟大领袖毛主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0 13:20 , Processed in 0.00874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