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种“新颖”的治疗方式,让你摆脱抑郁、焦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04:35: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种“新颖”的治疗方式,让你摆脱抑郁、焦虑……                                                         2021-12-10 11:25                    
艺术治疗,是什么?  

很多人在刚刚看到“艺术治疗”的时候,往往都会先疑惑的问一句:“艺术治疗?……是什么啊?”其实,这种在国内还比较“新鲜”的心理治疗方式,在国外的各类诊疗机构中已经称得上是”元老级人物”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欧洲艺术疗法的先驱者们,为了让住院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包容,开始用常见的艺术创作来帮助患者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减轻心灵上的痛苦。在之后几十年中,艺术本身带有的这种温和、友善和尊重的特性,被西方许多心理医疗机构逐步认识。1982年,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确立了“艺术治疗师”这一职业范畴,并正式将艺术治疗纳入国家级医保体系,随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逐渐将艺术治疗纳入国家医疗系统,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这种新颖的治疗方式。

简单来说,艺术治疗就是治疗师在沟通的时候并不以通常心理治疗采用的“提问”为主,而是通过绘画、拼贴、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引导、协助而不主导”,带领患者整理情绪,看清心理问题所在,从而找到调整情绪的方法。所以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这种沟通方式对于治疗三类人群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更加有效:一是语言表达能力不高的人,比如小朋友、语言能力逐渐退化的老人等;第二种是自己也不知道情绪问题出现在哪里、莫名焦虑的人群;第三种是对社交和沟通有压力和恐惧感的人,比如自闭症患者等,通常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问答形式会让他们的压力更大。

近几年内,选择艺术治疗的孕产期女性愈来愈多,一是因为她们中的大多数符合我们上面所提到的第二类人群的特征,往往说不清自己复杂情绪的根源,同时又对治疗中艺术介质(比如彩铅笔,颜料等)的使用非常感兴趣;二是因为这些妈妈们和爱着她们的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心理健康在围产期的重要性; 而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围产期女性的心理,真的很脆弱,很容易出问题。

抑郁症,如何“盯上”围产期女性?

围产期抑郁症是指女性从妊娠开始至产后12个月内患上的抑郁症,但是根据实际病发的时间,有些研究认为其发生的时间可以延长到婴儿四岁之内。很多在孕产期的女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那是不是只要在孕期出现情绪波动,就是“中招”了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妈妈的例子:

隽晓:怀孕期间,常常会感到持续性的情绪低落,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流泪,并且伴有悲伤的感觉时常出现;

丽颖:在分娩之后的两年内对周围的任何事情很难再提起兴趣,常常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虽然有家里人一起帮忙照顾孩子,但是自己总觉得非常疲劳,注意力很难集中;

Alisa:在生产之后一年的时间里,因为孩子经常长时间的哭闹,导致自己情绪越来越暴躁,并且当孩子再次哭闹的时候,常常会产生想要伤害孩子、伤害自己的念头。

以上三位妈妈的症状已经属于比较典型的抑郁症状表现了,这些症状在她们身上不是偶尔有之,可能也没有具体的明确诱因,而是长期持续的一种状态。

普遍来说,女性在孕产期内,如果经常出现以下症状,比如毫无原因的流泪哭泣,情绪大幅度波动,莫名其妙焦虑异常、对大部分社会活动都失去了兴趣,甚至会出现伤害自己和婴儿的念头甚至行为,一定要咨询专业心理医生,及时求助。

导致围产期抑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遗传、内分泌、分娩过程、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这个问题:孕产期前后的妈妈,因为怀孕的原因,身体的激素、内分泌、心脏循环等各项生理指标都会出现较大变化,同时,因为小宝宝的到来,自己也会进入到人生的新阶段。面对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孕产期妈妈们的情绪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身边的环境也往往会随之发生较大变动,比如要搬去跟公婆同住,或者调动工作岗位等,这都会让围产期妈妈的生活充满“动荡”,变得更难适应。如果没有及时调节,很容易就会被抑郁症“趁虚而入”。

艺术治疗,为何效果独特?

很多孕产期女性通过心理治疗调整情绪,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迹中,但是对某些围产期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心理治疗手段却收效甚微。其实,并不是治疗手段有高低,而是治疗方式是否适合个体。

常见的、以交谈为主的治疗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往往是因为交流本身就会给人带来压力,想想我们当年在课堂上等待老师提问时的心情吧~ 虽然心理医生都会用专业的问题和态度对待来咨询的妈妈,但是这种交流方式以及要面对陌生人敞开心怀的要求可能会令人不安,尤其是对于心理比较敏感,本身性格内向的女性,这种环境会让她的压力更大,更感焦虑。另外,很多情况下,孕产期的女性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情绪的波动会如此之大,所以当医生追问各种有关心理状况问题的时候,这些妈妈们很容易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说不清楚,感觉更加无助。

艺术治疗之所以被很多患者,尤其是女性所接纳,正是因为它注意到了这一点。这种治疗方式针对妈妈们的个人特点,采用本身就是解压活动的各种艺术创作和活动,而治疗师也很少使用直接问答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在整个过程中,来体验的妈妈们更多会感受到一种内部交流——你和你自己的对话。在安静、舒缓的环境下,由治疗师的引导,慢慢地看清自己的内心,找到情绪问题的源头。同时,艺术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心理治疗,对于那些担心药物会对胎儿产生副作用的孕妇来说,更加安全和放心;而艺术媒介(比如彩铅笔,水彩颜料等)的使用,以及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让妈妈们们在探索自我和表达情绪方面更加轻松和自然。

下面我们通过一位孕妈妈的体验,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艺术治疗。下图为一位孕14周妈妈YF的作品。艺术治疗师请这位妈妈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一下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于是产生了这幅作品:

图中的小黄鸭子代表了她自己,很脆弱,非常弱小无力;左边黑色的长满了刺的球代表了她在怀孕时所感受到的所有压力;最外面深色栅栏代表了某种力量,将自己和压力紧紧地围住,因此她感觉自己面对压力,无处可逃。

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YF感到非常安心的一点,就是她不用向治疗师说出具体的压力,也不用描述这种压力来自于哪里,因为“自己好像也说不清楚”,她只需要在画纸上随意呈现出那些让自己喘不过来气的“东西”即可,这样,她在创作的过程中非常集中,不用担心“随时要被提问”,画完以后,她觉得自己“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的专注在一件事上了”,重新拥有专心的感觉真好。

在作品完成之后,她在和治疗师进行的讨论中又发现,这个深色的栅栏(禁锢力量)并没有将她完全封闭住,她在下意识的绘画中没有把它画成实体,比如一堵墙、一座山,而是画成了一道空隙、有出口的栅栏。经过治疗师的引导,她发现了这个栅栏出口对她来说的可能意义,她意识到,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应该有转机(解决的可能),那么在持续的治疗之后,随着治疗师的一步步引导,她将会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而焦虑状态也会得到缓解。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位使用艺术治疗的妈妈,在接受治疗一年后,寄来的卡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19 01:11 , Processed in 0.0071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