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为什么要乘专列外出视察?有的年份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北京之外度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07:43: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17-6-28 07:46 编辑

北京卫视                        
2017-06-27 16:27

  1953年2月中旬,南国的空气里还留着浓浓寒意,武汉蛇山上的黄鹤楼虽然正在恢复重建,但因为是春节期间,游人依然如织,熙熙攘攘。正当人们陶醉于蛇山的美景时,人群中突然响起了一个孩子惊喜的喊声。

原来,毛泽东正在一位老汉那里买油炸臭豆腐,可还没来得及攀谈几句,就被身边的两个小女孩发现了,高声喊:“毛主席!”

刹那间,人们象潮水般涌了上去,蛇山上顿时水泄不通。
毛泽东的警卫员特别着急。因为1953年2月,抗美援朝尚未结束,国民党特务仍有残余活动,复杂的时局不容放松哪怕一丝一毫的警惕。
同样的场景,早在新中国尚未成立时就曾发生过。

毛泽东的卫士组长李家骥说:“1949年的5月2号,毛主席到颐和园,看他的词友柳亚子,可是一下车,刚刚进了颐和园的门就被人发现了,群众一下就围上来了。给保卫人员来个措手不及。”
随着这种热烈场面一再地出现,毛主席的安全也越来越令人担心。警卫部门不得不规定,在大庭广众之中,毛主席必须戴上口罩和墨镜。

毛泽东感到了深深的不自由,毕竟口罩与墨镜并不属于他曾经的生活,他早已习惯与老百姓无拘无束相处的日子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对此就深有感触。
1946年,斯特朗在延安采访毛主席,两人谈得正投入的时候,突然斯特朗听到窑洞上面有响动。因为当时延安的形势也比较复杂,她考虑上面是不是有坏人,想暗害老主席,所以她非常紧张,结果她一看主席呢,很从容,而且习以为常。她就问主席谁在窑洞上面。主席说是邻居小孩。他们对我的这个外国客人比较感兴趣,他们在上面可能要看你吧。
半信半疑的斯特朗,立即起身环顾四周,果然看见几个陕北农家孩子,在窑洞的顶上玩耍,那一刹那,她明白了这位共产党的主席,与农民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也因此在自己的著作中,留下了一个结论:毛主席不是隐匿自己的神秘人物,他不过是这些普通农民的友好领导而已。
另一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与比他的同胞斯特朗更早见到毛泽东。1936年,他就来到了陕北,后来在那本著名的《西行漫记》中,他样记载印象中的毛泽东:“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很显然,战争年代的毛泽东和周围老百姓之间没有任何隔阂。
无论是延安,还是西柏坡,身为政府主席的他想要找谁,都可以抬脚就走,或者干脆站在院子里喊一嗓子,对方就能听见。
可是和平的到来,却使毛泽东少了这样的自如。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想亲眼看到他的愿望,使得他的外出总能引起围观。甚至能引发交通瘫痪。
就算不说个人安全问题,也得考虑是否会干扰群众正常的社会生活,而身为共产党员的毛泽东,也必须服从组织的决定。在个人自由与组织纪律的冲突间做出让步。
于是新中国成立后,搬进红墙高耸的中南海,毛泽东不能随便逛街,不能随便游园,不能随便进电影院,甚至不能随便去百货商店买一次东西,偶尔有那么几次,毛泽东会悄悄地跑到北京郊外,到农民的菜地里,和他们拉拉家常。
毛泽东的卫士组长李家骥说:“德胜门外以马甸村,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农田。一个老乡在地里浇水,毛主席就走进去了,带了个口罩,进去后毛主席要跟那个老汉唠嗑,蹲在地里,把口罩啪的就甩了。”
把口罩甩了跟群众唠嗑,成了毛泽东的一种享受。可惜的是,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于是,他越来越反感把他与普通百姓隔断的口罩和墨镜了。
1953年,毛主席视察湖北黄石钢铁厂的时候,就曾坚持不戴口罩。
当时,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工厂条件比较艰苦,工人们没有戴口罩,毛泽东也不愿搞特殊,戴上他本来就讨厌的口罩。对他而言,他讨厌的恐怕还不仅仅是口罩,他真正担心的是与脱离群众。1954年,毛泽东去参观杭州郊区时,就经历过这样的事。

毛泽东的贴身警卫曾文说:“1954年,社会情况比较复杂。当地公安机关为了保护主席,就到当地清场。主席去了以后看不到群众,就问人都到哪儿去了。”
当群众消失得无影无踪,毛泽东深深的担忧。
李家骥说:“毛主席要求,不要把人民和领袖分开。因为这是鱼和水的关系。鱼离开水,就要渴死。”
人民为水,我为鱼。从群众走出来的毛泽东,太明白群众的力量了。对于人民群众,他早有过生动的比喻。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像群众学习。
而现在,一副口罩使他无法自由地走入群众中,毛泽东必须想出弥补的办法。他的办法,是走出红墙环绕的北京,大量外出视察。从建国开始,他的专列就经常奔驰在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年份,他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北京之外度过。

从这份长长的日程表中,我们就足可以感受到毛泽东的马不停蹄。而这仅仅是1959年10月到1960年3月一次巡视的日程。历时5个月的这次巡视,毛泽东跑了8个省(市),停车开会,谈话59次,视察工厂、公社和部队7次。而就在回到北京一个月后,他的专列又一次启动外出了。因为只有走出去,他才能深入基层,才能随时随地停下专列,大量接见群众代表。

郑敏庭说:“只要能见到群众,他总是会高兴起来。有一次到孝感找到晏桃香同志,她是种棉花的能手,但是她感冒了,地方的干部有点怕传染给主席,毛主席说:‘不要紧,怕什么?’见到她的时候,毛主席还幽默地对她说:‘你是不是对我很感冒啊?’”
不戴口罩外出巡视,接见群众代表,仍不能让毛泽东满足。因为他只有一双眼睛,一双耳朵,他担心看得不够,听得太少。而且因为自己的主席身份,他更担心人们不跟他说实话。
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刚刚组建的中央警卫团一中队全体人员,跟大家讲了话以后,他突然向这些警卫战士提出要他们以回家探亲的名义,搞调查的任务,还布置了详细的调查内容。
其实他不是头一次这么做,早在两年前,当他还在苦恼着无法更多地和群众接触的时候,卫士组长李家骥的父亲病危。他就这么安排过工作。
给李家骥安排的工作是:一、农业生产情况。二、农民生活情况。三,我们党政策落实情况。李家骥一共走了7个村子,9天,回来以后向毛主席汇报了三个半小时。把我调查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
李家骥向毛泽东汇报了地方的很多实际情况,此后,毛泽东就开始重视这样的调查方法。
1955年,中央警卫团一中队组建之初,毛泽东曾亲自给中央警卫局做过这样的批示。这份批示是这样写的:“从全国各个省和广西自治区,每个专区选调一名军队干部,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五个大城市各选调一名军队干部,集中到中央警卫团一中队,”显然,利用警卫战士接触人民群众,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出于毛泽东的深思熟虑。
毛泽东的警卫张耀祠说:“调查回来的情况都向毛主席汇报,一个是写了书面,然后口头汇报,主席一个一个问。”
半年后,派下去调查的工作人员,回来汇报了看到的农村真实情况,由此引发了毛泽东一系列的思考与决策。1960年12月,毛泽东重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亲自组织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做农村调查。不久,中共中央先后在广州、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行了制定和修改。取消了群众意见很大的公共食堂和供给制。
一副口罩,或许拉远了毛泽东与群众之间的空间距离,但却拉不开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今天,时光的流逝已使逝者的背影渐行渐远,但毛泽东当年那折钉截铁的论断,却依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6-28 09:08:2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14:51 , Processed in 0.0074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