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地上的孤胆英雄:敌特工队偷袭,副班长一人断后,毙敌40多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18:02: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高地上的孤胆英雄:敌特工队偷袭,副班长一人断后,毙敌40多名!                                                         2022-06-30 09:22                                       

            1979年4月25日,《解放军报》刊登了出席广西边防部队庆功大会的一组战斗英雄照片。正是他们,在群星灿烂的军史上,组成了又一个崭新的星座。这些英雄中就有今天我这篇保卫边疆的主人公,某部队七连七班副班长黄吴荣同志。
这个来自广东潮阳蔗乡的年轻小伙子,现在还不满二十三岁。看他外表,貌不出众,听他言谈,语不惊人。作战前,他还是一个名不出连的普通战士,大会上,他已经是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人民功臣了。
在无名高地的阻击战中,黄吴荣和炊事班的同志们一起,十六勇士与敌人血战五个多小时,打退敌人八次疯狂地冲锋,共毙敌七十多名,狠狠戳穿了越军自我吹嘘“决胜军”的牛皮。其中,死伤在黄吴荣冲锋枪下的就有四十多名,而他自己连毫毛也没损伤一根。

黄吴荣是怎样机智果敢、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的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
1979年3月11日,正是我国宣布从越南胜利撤军的第六天。这天晚上,惯于造谣的越南广播电台,突然用一种还击战以来少有的得意腔调,打肿脸充胖子地宣称,越军在龙头一带,重兵包围了中国军队一个连。查一查前线来的战报,我们确实有一个连扼守在龙头六一二高地,正是黄吴荣所在的七连。
刚接到阻击任务时,七连人人高兴得互相用拳头擂肩膀,谁不盼着在回国前再打个漂亮仗呀!可是,等待了整整一个白天,眼看落日西坠,快到了撤出阵地的时间,连个越寇鬼影子也没瞅到,战士们气得跺着脚直骂。谁也没想到,首先找指导员的,竟然是平日工作扎扎实实,不爱多言语的七班副班长黄吴荣。
“指导员,再不打,就没机会了!”黄吴荣一扫平时蔫性,凑到指导员身边,脚下踢着壕壁说。
“打?敌人在哪?”指导员扬起浓眉反问。
是呀!你打阻击战,敌人不露头,你打谁。可事有凑巧,下午四点多钟,距离高地两里地的龙头村,忽然传出狗叫声。从望远镜里发现,敌人蜂拥着已经进了村子。继而,又听见了敌人汽车的马达声……
指导员充满自信地点点头:“嗯,这里面有名堂呀!”
“只要他们敢上来,我就会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黄吴荣话如连珠炮,越说越激动。

战前一位边寨老人对越寇的血泪控诉,又点燃起他心中的仇恨怒火,他把手上的冲锋枪,摇得哗哗作响。
指导员深深了解黄吴荣激动的心情。出国后,一直没捞上一个硬仗打,没能亲手消灭几个敌人,给边疆人民报仇,给祖国争光,眼看要回国了,你说战士的心里能是什么滋味?可是作为一个政治指导员,眼下,他更知道需要防止什么。
想到这儿,他看着黄吴荣涨红的脸,意味深长地说:“敌情越来越复杂了,要学会动脑筋才行,可不能光有拼命精神呀!”
黄吴荣听了,心里咯噔一动,没再吭声,迅速回到自己的战斗位置上。
夜幕降临,明月升起,整个六一二高地变得朦朦胧胧,给深奥的战前之谜,愈加抹上了几分神秘色彩。突然,三颗猩红刺眼的信号弹,从七连指挥所正面的山上摇晃着坠落下来,顿时枪炮声大作。屡遭惨败的越军,这次豁出血本,以一个多营的兵力,向七连扼守的六一二高地及两翼高地,同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企图在我大部队全部撤回的情况下,来捞个便宜,找点安慰。
从敌人打出的曳光弹密集程度判断,北翼无名高地,正是敌人进攻最凶的方向。无名高地离国界最近,也是七连防御力量最薄弱的部位。高地上仅有一个炊事班,全部火力除了有一支冲锋枪和两支手枪外,其余都是步枪。连长知道,敌人意在从侧后突破,切断我退路,进而威胁整个六一二商地。连长忙派三排长和黄吴荣带一挺轻机枪,加上正副机枪射手,四个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前去支援。

黄吴荣在前面带路,飞快地拨开齐腰深的茅草,猫腰前进。远处,他看见弹光和烟雾笼罩的无名高地上,一连落下了几发六〇炮炮弹,心急火燎,一个劲催促快走。
接近无名高地了,黄吴荣怕上面产生误会,自己顺着白天来过的路,先上去联络。上去后,他找到司务长,知道指导员的指挥位置在战壕的西端。黄吴荣刚从战壕里抬起身,倏地一道红光迎着他右眼飞来,他忙一低头,一颗高射机枪曳光弹尖啸着掠顶而过,他浑身机灵地动了一下,骂一声:“让你们嚣张吧!”
突然,山下敌人的高射机枪和六〇炮,猛打向离黄吴荣二十米左右的第一道战壕下面。黄吴荣伏在射击掩体上,紧张地向下观察。
“七班副!七班副!”透过浓密的烟雾,从刚才炮弹爆炸的地方,传来机枪副射手常胜标微弱的呼唤声。听着那呼唤,一声比一声低,黄吴荣知道自己的战友负伤了,心里刀割般难受。这时,几个贼头贼脑的敌人,偷偷摸到了几十米长的第一道战壕西端,进出寻找。黄吴荣握枪的手,攥出了满把汗。他几次张嘴想答应战友的呼唤,怕暴露目标,硬憋着不敢吭声。他的冲锋枪指着那几个敌人的脑袋,心想,只要他们一发现常胜标他们,他就抢先开枪。

“七班副!”三排长拖着被炸伤的双腿,轻声叫着黄吴荣,顺着东坡爬上来了。原来刚才黄吴荣离开后,三排长他们被敌人发现了,为了避免把敌人火力引向山上,在向一边转移时,相继负了伤。三排长伤势较轻,爬回来叫人。黄吴荣听说,浑身猛一震。多好的战友啊!他连忙让人给三排长包扎好,立即去向指导员报告。
“你快下去!”指导员两眼盯着黄吴荣的脸,马上做出决定。 “你带着黎雪刚,要沉着,不要慌,慢慢摸下去,先占领第一道战壕,找到负伤的战友后,打三个长点射。记住,一定要找到他们,绝不能让我们的战友落到敌人手里!”
“是!”
黄吴荣很快卸下身上的挎包、水壶等物,轻装后,携带上冲锋枪,又多要了些子弹和手榴弹,把几个急救包先统统撕开,塞进裤兜后,猫腰沿战壕向东端走去。
见黄吴荣过来,三排长吃力地用枪撑起身子,黄吴荣急忙上前俯身扶住他。三排长平日就知道黄吴荣是个干啥工作都豁出命的人,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山下到处都是成堆的敌人,只他们两个去占守第一道防线,任务实在艰巨啊!
他明知是响鼓,偏用重槌敲:“七班副,这次任务交给你,是党对你的考验。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战斗了,不能给我们中国人民丢脸!”
黄吴荣激动得眼眶都潮润了,他趴在排长肩头上,坚定而急促地说:“放心吧!我决不会给中国人民丢脸!”说完转身就走。刚走出几步,他又扭过脸来,深情地看了看排长,轻轻说声: “排长,你负伤了,要多注意。”
沿着连接两道战壕的东端的交通沟,黄吴荣和小黎很快接近第一道战壕,发现隐蔽部已被石头垒死,只能从顶部翻进去。一上去,立刻会暴露给山下几十米外的敌人,怎么办?黄吴荣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爬离隐蔽部数米,首先开枪把敌人密集的火力吸引过来,小黎趁机翻进去,然后利用这种交替掩护的办法,自己也进入了战壕。

在战壕里,黄吴荣环视着无名高地的地形。只见山顶下数十米,光秃秃的只有一层盖不住石头的茅草,第一,二道战壕相距二十米,都在这一地段上。第一道战壕下面坡度较大,三十米开外,全是密不透风的草莽林丛。在朦胧迷离的月色里,无名高地像一个披着袈裟的光头和尚。虽不是六一二高地的最高峰,对我军攻守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第一道月牙形战壕,又是这个高地的门户,必须守住。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黄吴荣朝着祖国的方向,心里暗暗宣誓道:“不管今晚的战斗多么残酷,我都要顶住,坚决为祖国打好这一仗!”
敌人兵分两路,很快对无名高地发起了冲锋。见敌高射机枪和六〇炮疯狂打过来,黄吴荣连忙叫小黎将帽子压成鸭舌形,防止帽徽在月下反光,暴露目标。
黄吴荣看见面前这一路敌人,慢悠悠地从山腰草木丛里钻出,一个个弯腰弓背,向山上毫无目标地乱打,口里乱喊:“缴枪不杀。”
听着敌人操着中国话喊叫,黄吴荣嘿嘿冷笑了一声,心里狠狠骂道:“你要我缴枪,我就要你缴命!”他向小黎摆摆手,示意把敌人放近打。
等敌人进到二十多米,连狰狞的嘴脸都模模糊糊能看见了,黄吴荣大喝一声:“打!”小黎早把一颗手榴弹扔出手,黄吴荣把扳机一勾到底,子弹像阵雨似地落在敌人头上。敌人摸不着头脑,鬼哭狼嚎,丢下几具尸体,一眨眼都钻回树丛中不见了。

黄吴荣监视山下,让小黎趁敌人溃逃之机,赶紧去寻找两位机枪射手。还没有找到他们,敌人像赶不走的苍蝇一样,嗡嗡着又扑上来了。
敌人摸不清山上虚实,一味增加进攻的兵力。这次上来约有二个排的敌人,他们像成群的绵羊互相拥挤着,战战兢兢地往上爬,速度很慢。这就给了黄吴荣更多的观察时间。他发现敌人并不精通山地进攻战。况且这一地段山光坡陡,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地形地物,我们在暗处,敌人在明处,我们居高临下,敌人爬陡坡,这一切有利条件,使黄吴荣增添了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几十倍的敌人,他沉着镇定,稳扎稳打,毫无惧色。
在激烈的战斗中,黄吴荣发现敌人的一挺重机枪,转移到战壕西侧二十多米的一个洼处,喷吐着尺把长的红火舌。黄吴荣见送上门来了,沿战壕迅速向西移了几步,一颗手榴弹将它掀翻了。敌人两个排的兵力,始终奈何不了我们这两位英雄战士。
原来光秃秃的山坡,现在横七竖入地扔着敌人死尸。裂口气的,也不喊中国话了,只顾乱哼哼;伤轻点的,带着哭腔嚷着越南话,大概是叫同伴来救他吧!
与此同时,南路敌人也被指导员他们打退在阵地前。
抓紧短暂的战斗间隙,他们终于在战壕中段的交通沟里找到正副机枪射手。在月光下,只见他俩一个把被打坏的机枪抱在怀里,另一个将沉甸甸的弹盘背在身上,紧紧偎靠在一起,已经壮烈地牺牲了。看着自己班里的两位战友为保卫祖国捐躯,两行热泪从黄吴荣沾满泥土的脸上扑簌簌地流下来,他心里火辣辣的难受,一句话也没说出。牙一咬,默默发誓,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接着,按约定好的联络信号,把冲锋枪口压低,向着山下敌人隐身的草木丛里,狠狠打了三个长点射。

从敌人轮番的进攻中,黄吴荣已经察觉到,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他把冲锋枪交给小黎,让他负责监视,自己蹲在战壕里,试图修好那挺被敌离射机枪打坏的轻视枪。一会儿,小黎低声招呼黄吴荣,说敌人又上来了。
像乌云投下的阴影,黑压压的一大片敌火从战壕左前方向上运动,气势汹汹地高喊着中国话。黄吴荣脑子一闪,这么多会说中国话的,知道里面肯定有越军特工队。提起这个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特工队,仇恨的怒火在战士们心中烧得更旺了。黄吴荣用力把腰带煞了煞,憋足了劲,准备向敌人加倍讨还血债。
挨了打的敌人,这次仿佛变聪明些了,进攻的队形改成这里三个,那里两个。看着敌人越上越近了,小黎有点紧张,勾着冲锋枪扳机的食指一动,三十发子弹咯咯叫着飞向敌群。过早暴露位置,敌人集中火力向他俩凶猛地打来。轻重机枪嘘嘘叫着,把掩体上的泥土打得直冒白烟。成串尖长的高射机枪子弹,把战壕后面的山石打成碎块粉末,他俩的后脖颈上都厚厚糊了一层,被压得抬不起头。敌人一见,更加咋呼着往上冲……
敌人越逼近战壕,嚎叫声越刺耳。黄吴荣急得火冒头顶,短短的几秒钟,憋出一身大汗。小黎更急,直问怎么办。情况万分紧急!黄吴荣忽然想到指导员的嘱咐:敌情复杂,要多动脑筋。对呀!黄吴荣兴奋地对小黎说:“像《地道战》里那样,打一下换一个地方。来,你给我压子弹!”
顿时,几十米战壕上到处都闪现出冲锋枪喷出的火光。敌人轻重机枪捕风捉影,胡乱射击,摸不清上面的对手究竟在哪里,有多少。黄吴荣打光一个弹夹,小黎马上递来一个,枪口前,到处是训练场上没有的活靶子,敌人的气焰越猖狂,他打得越带劲,在五、六个射击位置上,一阵风似地来回穿梭射击。

这回,敌人仗着人多势众,不要命地往上冲,摆出要决一死战的架势。正在这节骨眼上,司务长带领炊事班战士小李和小侯从山上下来支援。黄吴荣见小李身上有一百多发子弹,忙叫给他压上,一边对大家说:“狠狠打,决不能让敌人得逞!”山上第二道战壕里的火力也集中支援他们。像割韭菜似的,刚打倒一批敌人,又冒上来一批。正在这时,一股敌人已经冲到了仅离战壕十几米处,近得似乎只要再猛一跃,就能蹦进战壕来。这时,空气紧张得好像一触就要爆炸。
此刻,将近午夜十二点钟。在黄吴荣的前方,近处是仇敌,远处是可爱的祖国。他突然想到,神州大地上,江南的秧苗正在茁壮成长,北国的钢花正在怒放,亲人们正在望着他们……一个战士,只要他在艰苦的战斗中想到祖国,想到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想到祖国战斗的召唤,他就能奇迹般产生出创造英雄业绩的无尽智慧和包天胆量。
一瞬间,黄吴荣已把小侯从敌兵尸体上摸来的曳光弹压进了弹夹,射向敌人。整个晚上,敌人为了给他们的重武器指示目标和壮胆,都是打的曳光弹,而黄吴荣他们一直打的普通子弹。现在,敌人猛见上面打开了曳光弹,莫名其妙,都愣住了。黄吴荣抓住战机,平端起冲锋枪,让过前面的敌人,用侧射火力朝着敌群后面劈头盖脑扫过去,立时把敌人拦腰一劈两截。黄吴荣这一招果然类效,后面没死的掉头一跑,阵脚大乱,冲在前面的失去了撑腰的,嚣张气焰一下子被打消了。

司务长他们几个在战壕西端也奋力射击。三排长在山上战撩里,用枪将身体撑起,朝着黄吴荣前面的敌人连连开火。
在爆豆般的枪声里,黄吴荣听见敌群后面,有个公鸭嗓子嚷嚷。看上去像个当官的在督战,于是他掉过枪口,一个长点射,那家伙猝然摔倒不见了。
敌人气势最凶的一次冲锋又被打退了。
无数曳光弹的骤然消失,使整个无名高地又陷进黑暗之中,等硝烟慢慢散去,山头才重新从月光里显露出来。黄吴荣用手背按按瞪得发酸的眼睛,靠在壕壁上,痛快地出了一日长气。只有这时,他才真正体会到,胜利并非像某些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容易赢得,一个小小的胜利,也要经过不止一次的殊死搏斗。尤其对付那些凶狠狡猾的敌人,必须用十倍的机智,百倍的勇敢,还要有敢打必胜的钢铁信念。
估计这次敌人被打痛了,不会很快上来,黄吴荣忙让司务长带人赶快先把烈士转移到战壕隐蔽部里,自己监视山下之敌。
等缓过气来,黄吴荣才感到嗓子干燥得要冒火,可是就连那个一滴水没有的空水壶,也被轻装留在山上了。春夜虽凉,黄吴荣却感到充满硝烟焦煳味的空气是热的,掩体上鹪土是热的,连打红的枪管也散发出一股扑面的热气。他身上的热汗,不断从军装里面往外渗,从帽檐上往下滴,从脸上往下流。实在渴得难耐,他就抹把带咸味的汗水,润润唇舌。

几番交锋,在敌人的眼里,第一道战壕已变成一个充满死亡恐怖的地带。这条构筑坚固,射击掩体全部朝向中国领土的战壕,本是越寇在自卫反击战之前就修成的。他们万没料到,自卫还击战一打响,连同整个六一二高地,被黄吴荣所在部队的一个连一举攻破。该连荣获“猛插善打”称号。今天,在他们自己构筑的工事下边,自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军队,用重兵迸发了一整夜的主要对手,竟是一个缺乏战斗力的炊事班,加上黄吴荣等一共才区区十六个人。尽管越南宣传机器如何吹嘘,事实就是这样无情地嘲笑着那些制造战争的狂人。
敌人的进攻一次一次被打退。无名高地上的守卫者像钢钉一样,牢牢钉在敌人眼前。或者说他们用自己血肉之躯和坚强的战斗意志,使高地变成了一块砸不烂、敲不碎的巨大的特殊合金钢。
凌晨一点多钟,接到撤出阵地的命令。指导员命令黄吴荣担任掩护,其他同志后撤插上六一二高地主蜂,绕道向北转移回国。大家抬着烈士遗体,刚上到第二道战壕,就听到黄吴荣在下边连声喊:“快走,快走!敌人两路上来了。”
由于连指挥所和二排已经撤出,那边的敌人也蜂拥过来。这时候,无名高地上只剩下三个人,黄吴荣、小黎和炊事班长。三面受敌,情况变得知常严重。面对严峻的考验,黄吴荣朝着祖国的方向,激昂地对大家说:“亲人和首长在等待着我们,我们要和敌人战斗到底,杀出一条血路,一定要返回祖国!”为防万一,每人都准备了一颗手榴弹,在最后时刻与敌人同归于尽。

敌人知道我们开始撤了,从三面像团团乌云一样压了过来。黄吴荣早做好准备,在裤子上擦擦握枪握出汗的手掌,顺手把上衣扣子解开两个。他一天一夜没吃饭了,肚子早就在咕咕乱叫,这会儿却丝毫不觉得饿了。面对狗仗熊势的越南小霸,一种再狠狠教训它一下的渴望,在黄吴荣的心底越烧越旺。
……又是一阵激烈的枪声。经过反复较量,敌人使尽了吃奶劲儿,始终休想把黄吴荣和他的战友们撼动半分。
黄吴荣不停地扣动扳机,周身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冲击着他。打,狠狠地打!这是祖国赋予他的神圣使命。他的枪管已经变得像一条在烈火里烧红的铁棍,一条横扫越寇的千钧棒。看着敌人一次次被打垮,黄吴荣高兴得几乎要大声喊出:“今天让你们知道,中国人民不是好欺侮的!”
指导员带着队伍翻过了一个小山包。黄吴荣觉得差不多了,便让其他人先去赶队伍,他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断后。
敌人八次冲锋抛下成堆的尸体,都不能逾越战壕一步。他们越发闹不清上面有多少兵力,胆子越来越小了,不得不调来更多炮火支援。在炮火掩护下,敌人慢腾腾地往上爬,向黄吴荣逼近。和敌人较量了一夜,黄吴荣已经摸透了豺狼的外强中干的本性。其实,在敌人上来之前,他完全有时间撤出无名高地,但他没有这么做。为了让指导员他们能更安全地转移,他准备再把敌人拖住一段时间,最后再狠狠敲敌人一下。
面对成百倍的敌人,能下这个决心,需要有何等的大智大勇和忘我精神啊!一个大胆的战斗方案,在黄吴荣头脑中形成了。
成堆的敌人已经靠近第一道战壕,黄吴荣在第二道战壕里看得仔细,一梭子弹撩倒几个。敌人慌忙卧下,向山上乱打着枪。好一会儿,敌人不见还击,以为黄吴荣被打死了,纷纷跨过第一道战壕,争先恐后向山顶冲来。黄吴荣悄悄地蹲在第二道战壕里,连敌人“呼哧呼哧”的气喘声也能听得见。

猛地,黄吴荣平端着冲锋枪,战神似地突然出现在群敌面前。得意忘形的敌人,根本没料到对手会和他们离得这么近,冲在最前的几乎撞上黄吴荣喷着火舌的枪口。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惊恐万状,鬼哭狼嚎,连身子也来不及转就报销了。黄吴荣叫着牺牲的两位战友的名字,边打边说:“好战友,我替你们报仇了!”
在敌人高射机枪曳光弹的微弱光线里,无名高地上闪烁着一颗鲜红璀璨的五角星。弹光忽隐忽现,那红星越来越亮,似在冉冉升起。这红星下有一颗忠于党和人民的跳动着的红心这位传奇式的孤胆英雄黄吴荣,还在和敌人殊死战斗!
至于这位孤胆歼敌的英雄回国没有,越南广播电台既不敢再报道包围中国一个连的战斗胜负,当然更不会报道这个最后一个撤出阵地的中国兵的情况了。后来,我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中央在京接见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英模报告团”的消息中,就有这位鼎鼎有名的黄吴荣同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0 10:11 , Processed in 0.0090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