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新十条”权威解读来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0:32: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何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新十条”权威解读来了!                                                       

2022-12-07 22:5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如何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新十条”权威解读来了!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韦香惠)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当天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为什么二十条措施出台不久后,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再次作出调整?这种调整是主动的选择还是一种被动的“放开”?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多地稳步推进市场主体复工复市。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这次优化并非完全放开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新制定的十条优化措施,对群众关心的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管理,高风险区划定封控,老年人疫苗接种和群众就医用药保障,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和涉疫安全保障等防控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概括来说,十条措施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聚焦优化,主要是基于病毒特点和疫情形势,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实践经验,对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部分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另一类是强调精准,针对当前防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对第九版、二十条执行不到位、不准确等问题予以纠正,强调更加科学精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明确表示,这次优化并不是完全放开不防,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是针对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病毒变异株特点、疫情流行特征,通过对疫情形势动态的研判,对现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评价,特别是对二十条实施以后,地方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等因素,综合考虑所作出的。
“做好准备、提升应对能力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梁万年在发布会上说道。

美食街的人气正在逐渐恢复中。 陈超 摄
执行好政策关键是科学精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表示,持续优化政策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而执行好政策关键是科学精准。
王贺胜提到,要做好政策的平稳有序衔接。比如,要求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但是要保证好有检测需求的人群;做好阳性感染者转为居家隔离的安全管理工作,要避免造成新的社会面的感染等。要做好医疗资源的准备和储备工作,把防控资源更多地投入到重点人群身上,摸清他们的健康状况,做好摸底建档,分级分类管理,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还要更有温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按照发热门诊的设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保证全天候开放。同时,要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要优化诊疗流程,设立缓冲区域,提高救治效果。

文博场所陆续有序恢复开放。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为恢复疫情前生活状态做好相关准备
梁万年介绍,对病毒和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疾病的危害性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供给,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复疫情前生活状态的一些条件或者是关键要素。
“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病毒的变异、重症和死亡的情况,要严防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等问题。这些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有些措施也在进一步加强。”梁万年表示,当前,要继续做好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加强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加强药物研发、生产、储备,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关注病毒变异,持续监测病毒变异情况,特别要关注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变化;优化完善医疗救治方案和资源准备;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保护;加强宣传沟通,提升个人健康意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08:24 , Processed in 0.00783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