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俗语:“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02:1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农村俗语:“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2023-09-14 10:26                                       

       在老一辈的农村生活中,他们生活的很艰辛,但是却有很多的兄弟姐妹,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那时候贫困落后养活一个子女的可能性比较低,所以他们尽量多一些可以提高子女生存的可能性。也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的自己老了,可以有很多的子女为自己养老,使自己能够老有所依。如果家里的人口增多,那么家里的农活,都会有人替你分担,干活就减轻了父母的劳动负担,同时增加了父母晚年幸福的可能性。

农村有句谚语:“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事实上,过去有很多兄弟姐妹,不像现在,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而这句谚语还有下半句,其实这下半句才是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父母去,兄弟姐妹是亲戚”。那个时候民风比较纯朴,每一个人都很善良,他们善良的对待父母,对待邻居,甚至陌生人,一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这也是当时亲情可以很浓厚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人员之间的距离很远,即使是一家人,你们也不互相关心对方,甚至有的都不知道有哪些亲戚的存在。

在农村,有许多关于亲戚和家庭关系的谚语,比如“穷人不想彼此接近,而低人一等的人不想说服别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家庭比较平衡,平时不和你的亲戚来往,突然有一天去拜访你的亲戚,那么他就会以为你肯定有事情求他或者借钱。另一个例子是“低人一等”,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的身份比较低微,那么你就不配有权利说话更甚,至于你说话没有人去在乎,因为你的地位尊卑决定了你是否有利用价值,是否权威。

其实这一代你们的关系是多么的亲密,但是到了下一代情况会随时发生改变,你因为下一代的子女,其实他们相对于彼此而言是远亲,没有血缘上的直接关系,所以不仅有血缘的远近还有亲情的淡化,事实上,这是生命的自然法则。如果你和亲人之前是多么的亲密,但是到了下一代关系就会随之发生改变。当父母离开时,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父母在你们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旦这种关系发生改变,那么亲情就从此开始淡化,而那些兄弟姐妹们来往的就会越来越少,或许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便于行的,或许是因为家里事物繁忙,总之我们会被各式各样的事物牵绊住。而他们也会尽心尽力的过好远离父母的下半生,让远在地下的父母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可以放心的离开人世界。那么读了上面的几个谚语之后,你是不是有什么体会呢?是不是马上拿起身边的手机给自己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20:54 , Processed in 0.0071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