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登楼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4:23: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登楼赋                            

2022-01-04 16:56                    
作者|胡竹峰
来源:散文集《惜字亭下》

日色灿烂,光耀大地,影子静默在原野上,一切吉好。玉米绿 、荷叶绿、禾秆绿,昨夜未干的秋露在路边野草的叶间,晶莹剔透,秋露也是绿的。绿亦在远方,远方湖水泛绿。
东边是绿,西边是绿,南边是绿,北边是绿,一座绿岛。隔得远了,大片林木在初秋天空下晃荡成一坨坨绿色光晕,有种说不出来的静穆。一栋栋民舍掩映在绿化树中,处处可见乡野的欣欣向荣。
远处的村庄,收获前的勃勃生机。疯长的禾苗与疯长的葡萄藤,古树,老屋,白墙,黑瓦,是烟火之美,是梦境也是幻觉 ,又真实又虚无。
岛上有楼,楼极高,不止百尺。登楼之际,朋友和我谈到王粲。
“王粲老家在这里,你可知道?”
“建安七子那个?”
“对。”
“记得王粲二十多岁时,名医张仲景对他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若不然,到四十岁,眉毛会脱落,半年后,必死无疑,现在服下五石汤,尚可挽救。王粲嫌话太难听,拿了药却不服用。过了几天,两个人又见面了,张仲景问:服汤否?王粲回:已服。张仲景说:看你神色并没有吃药,先生太看轻自己的生命了。王粲并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果然眉毛开始脱落,大惧,此时无药可医,一百八十七天后死去。”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跋中说的故事,不知真假,读来颇为传奇。
王粲死后,曹丕与一班友人悼念。王粲爱驴,喜欢驴叫,墓前人皆学驴声以送行。驴声不绝,二〇一八年立秋之夜,传到我的耳中。间有秋声,最是秋声不可闻。
王粲的《登楼赋》多年前看过,隔得久,记不清楚了,无非感时无非伤怀。感时伤怀,倘或与天地同悲同忾,自是一等一大文章。忽然想起来,买过《建安七子集》,孔融、陈琳、王粲 、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贤诗文赋作,每人一卷,中有王粲《英雄记》残篇。《英雄记》好看,乱世的《世说新语》,以文字画风神,骨骼如秋后残荷,一茎茎挺在那里,枯如寒铁,池水清凉,雨点脆亮。
《建安七子集》不知道放在哪里,可能是老家旧宅楼上 。此刻 ,时光静默,屋后山风吹在窗上,芭茅一人高,带着昔时印迹的几箱书在楼阁昏睡经年。此时不需要读书,读湖读水读楼读菜园读谷地读陈迹就好。
在楼头,在湖边,风举荷动,水面涟漪闪烁,那是日光之眼。楼外小道上,马车停在路旁,车上人如两粒芥子,莫辨男女。我看他人如芥子,他人看我也如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必谈天,不必说地,以楼之巨、湖之大,映得人细微如草芥。
博物馆里,战马兵车只剩一堆白骨化石。曾经的烈马或昂首而嘶,或奔蹄长鸣,或奋力跳跃,定格成倒卧姿势过了两千多年 。车马不再奔腾,兵丁失去生命,王与国埋入地下,仿佛从未有过,只从青铜器玉器上依稀可见往日繁华往日生活。突然就无古无今无他无我,唯时间永恒。
那些攻城略地啊。攻来的城,早已沦为废墟,成为后人的菜园,一代代。掠来的地,踩在我们脚下,有些是麦田,有些是荒地,有些是房宅,有些是乱冢。王侯与庶民烟消云散,英雄和匹夫烟消云散,膏腴以及贫瘠烟消云散。热血洒在黄土上,黄土扬起,热血扬起,遁入无边无际的黑夜。孤立楼上,遥想世间万事百态,让人恍惚,顿生虚无,又心有欢喜。
登上欢喜盛大的阶梯。香气悄悄爬进鼻子,这碗面是我的,这碗酒是我的。面是刀削面,酒是老汾酒,一盘炒鸡蛋,一碟花生米。隔了十几年,再一次吃到好面。浅口青花碗,大半碗刀削面与丰足的牛肉浇头黏合在一起。筷头挑起一口,诚觉世事皆可原谅,慢慢吃完,四海升平,虽不饱腹却几欲作歌。
头一次喝汾酒,酒性如君子,有士大夫气,出可山野,入可朝堂。一点点醉意,微醺中,踩碎了古城夕阳。一行人,沿旧城墙踟蹰而行。太阳越发向西,一路无话,楼上烽火台的倒影与树影重叠。
古墙下的城,真安静,虽然人流如海。夜深人静,夜不深人也静,像盛世之国安安静静。安定家声,诗书世泽。干戈远去,玉帛声,丝竹声,钟鸣声,风吹过布衣,布衣自在,陶罐碰在一起 ,木铎金铎声穿街过巷。
清晨起床。风吹过庭前松树,沙沙作响,鸟在枝头纵横跳跃。登上城墙,城墙黄土如沙,黄沙似土,筑土成墙。绵绵瓜瓞,墙下人家的树梢有瓜蔓绕上去,挂一小南瓜,凝绿如婴儿拳头大小。晨风吹过,南瓜叶微动,光影悠悠掠过。
《礼记》中有规矩,为天子削瓜,去皮,切成四瓣,再横切一刀 ,然后盖上细葛布。为国君削瓜,去皮后一分为二,拦腰横切一刀,用粗葛布盖上。为大夫削瓜,去皮即可。士人只切掉瓜蒂,再横切一刀。庶人切除瓜蒂可直接食之。
南瓜明朝末年才引入中国,先秦时候的瓜是甜瓜。所谓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古人顺应节气,也是顺应天意。天意有大道有大礼。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记郑馀庆宴亲朋,敕令家人说:“烂蒸去毛,莫拗折项。”客人以为是鹅鸭,上了桌子,才知是蒸瓠瓜 。夏天有碗瓠瓜汤,很素净也鲜美可口,不输鸡鸭鹅。
《礼记》还说:“为人子者……不登高,不临深……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这样的人子如今怕不多见。
三十岁后始习《礼记》 。《礼记》多实话,句句是修养,句句有智慧。担心下面的人恐慌,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制定这礼仪的人,并非杜撰。旧小说中,城头一阵喧哗,准定有事。
喜欢在夏天的楼上看树影,一年四季都有树影可见,但夏天的树影元气最盛,饱满浓重,冬天一味枯涩,春秋天到底瘦了,干且弱,是瘦金体书法,格调是有了,局面还是狭窄。
阮籍性格孤僻,少年时终日不开一言,令人不能测度。登上广武城楼,观楚汉战场,不由慨叹:“时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陈子昂恬退自守,乞归路途,上得幽州台,诵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样的句子。
登楼处高,令人心神俱开。
秋色染天地,浮云变古今。
秋日,最适合登楼,登楼最适宜事有三:
饮酒、喝茶、剥莲蓬。
饮酒是快事,喝茶是雅事,剥莲蓬则有世俗一段活泼泼鲜气 。仙气难寻,鲜气好找。前几天喝到一款诗人自酿酒,名为绿酒,典出白居易“绿蚁新醅酒”一句。绿酒好喝,大有鲜气,好在让人忘了红尘之心。
三十岁后,开始喝酒,喝了十几场酒,微醺多次,大醉一次。屡屡要戒酒,屡屡戒不掉。戒酒很容易,我已经戒过十几次了,索性不戒。酒里有人情,戒得成酒戒不了人情,俗世之美,正在人情。酒里也有神,指引人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忘掉这一世肉身沉重。
剥开莲蓬,莲子如翠珠,开皮即食,一粒粒粉嫩,浆果清甜作宋词之声,化为一腔绿色。莲子甚鲜,最宜空口吃。
王粲登楼所在地存疑有四,当阳城、麦城、江陵城、襄阳城,皆今日湖北境内,与王粲的生地微山相距遥遥。自楼上走下,王粲闷闷不乐,气愤难平。文字可以遣兴,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惆怅,夜半不寐,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与朋友下楼,低头一思,举目张望,这王粲思之念之的故乡啊。湖水无言,荷叶静悄悄,荷花微微颤动,设想有颗水珠滚落 ,水面微漾,复归平静。太阳向湖面落下,云愈益苍茫,西天一层深似一层的暗紫色晚霞如一堆纱巾。
傍晚,在农家院子里喝茶,明爽安静,很凉快。猫狗与鸡鸭鹅簇拥着,门口池塘,一尺多长的红鱼、黑鱼自在漫游,黑鱼头与红鱼头在水面沉浮,偶尔见人寂然坐在那里垂钓。垂钓者多是老人,相貌高古,让人疑惑是不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在岛上见到一些高古的人,与生人话不多,也不笑,无声无息走在绿色的风中,背影渐渐被树影遮住。
夜里,看马远的《踏歌图》,地气饱满,山气饱满,元气饱满。绢上有数人,长袍古貌,殿后一男子双目凝地,拄一支短杖,挑有葫芦。画中童子尤可爱,像辛弃疾笔下溪头卧剥莲蓬的无赖小儿。远处苍茫群山,楼头掩隐。看不见明皇避暑宫,看得见喜气的归家人,王粲见了亦会粲然。
冬日登楼也好。这些年,新岁第一天总要登高。登上高处,形神俱开。恰逢有三五少年辈,真是愉快。
没有合适的楼头,就去合适的山头。时令深冬,百草凋零,枯枝满山,一场残雪掩映在背阴处,满是破败景象。人近中年,开始懂得了欣赏破败。春花夏叶固然有繁茂之美艳,残冬落叶也不失岁月深处的苍茫。苍茫之美是大美,入不得俗眼。一些人嫌冬天枯燥,万物皆枯,气候干燥。冬天的山水,美就美在枯意上。南方的山谈不上枯,北方冬天的山才称得上枯,枯得接近萎了,越发让人觉得岁月大美。
许多年以后,风平浪静,走过很多地方,花前月下,赏心乐事,回忆起冬天的枯燥,如此不动声色。冬天像老人,一生修养在不动声色中。冬天有不动声色的资本,带走秋天,怀着春天。
傍晚时分的楼头或者山头,静气弥漫。
登上高处,在山顶石寨凉亭回望,仰天长啸,声达青云,落入一团团白云,突然沉醉了。呐喊中,热风吹来,会不会惊醒树林深处当年山大王的压寨夫人?如果真有,希望是一位肌肤粉嫩身材娇小的女匪。跳出红尘之外,我们私奔远去,在茫茫人海中隐逸终生。
残雪生冬日,登高减肥肉。
鸟语风吹疾,寻踪追小兽。
岭峻雪泥滑,峰高学笨猴。
拦路多胡秃,荆棘扯衣袖。
抬头见古寨,寂寞几春秋?
长啸古寨下,白云荡悠悠。
山瘦苦无酒,仰天吹大牛。
文章西棒槌,学问东榔头。
回望红尘里,斜阳挂小楼。
愿卧古松下,不做牛马走。
山是千年不倒山,身是一瞬花上露。风叩山门空,梅花瓣下寻旧踪,旧踪无影踪。
犬吠如响箭射上天际,猛地划开了宁静的空气。公鸡也一声长鸣,窗外,美人蕉色如鸡冠。门板吱吱扭扭,然后听见脚步进出。
屋边葡萄架下,三五个黑点晃来晃去。走到近前,却是几个小儿嬉戏,其中一个笑嘻嘻拿眼看我,一个怯生生退后几步,靠墙站着。路下三五只鸭子在水草里觅食,啄啄点点。葡萄累累垂垂一串串挂在架子上,青的像是美玉,红的仿佛宝石,紫的俨若水晶,黑的近似墨坨,饱满,圆鼓鼓的,汁液呼之欲出。
空中飘浮着淡淡的山野气,是草木气蔬菜气瓜果气泥土气。草垛、牛、炊烟、水田、小河、葡萄架。蝉鸣不止,阳光洒在头顶,倏忽正午,炊烟袅过屋顶飘向云中。
午后,风雨大作,二〇一八年八月十三日的豪雨。
天上瞬息万变,地上人间百态。站在百米楼头,回忆王粲《登楼赋》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 ,征夫行而未息。”
友人来访,喝茶闲聊,端出两盘洗净的葡萄。剥一颗丢进嘴里。
“嗯,甜啊。”
“好吃吧。”
友人嘴里含着葡萄,不好答话,点点头,又垂首剥开一颗葡萄静静吃下。指尖葡萄的香甜与小几上的茶气融为一体。
楼台外,疾雨扑窗,如惊蛇乱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1 03:55 , Processed in 0.0072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