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国将帅谁最懂人情世故?刘伯承点评两人,陈赓排第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02:50: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开国将帅谁最懂人情世故?刘伯承点评两人,陈赓排第二                                                         

2023-07-09 10:50                                       
作者:相忘于江湖
自古以来,中国旧社会就以“三教九流”文化而闻名中外。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创建、发展、壮大,除了树立奋斗目标、凝聚内部合力、明确内部分工、指挥团队作战,还需要一些人员处理和应付外部敌军、友军和社会各界“三教九流”错综复杂的关系。
能够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人,都是谙熟社会的“老江湖”和现代版的“绿林好汉”。在开国将帅中,除了军事奇才、政工天才、后勤干才,哪些人最擅长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呢?

陈赓
《陈赓传》中,引用了刘伯承元帅在战争年代说的一段话,他认为我军内部最懂人情世故和“三教九流”的,首推出身“绿林”的贺老总,其次就是13岁加入湘军、在大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多年的陈赓。
贺老总纵横江湖十余年,谙熟马帮和川、湘、鄂等地的绿林规则;陈赓在上海滩跟青、红、黑帮道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都混得风生水起。其实,刘帅能作出这样的评价,也因为他自身有过切身的经历,青年时期和四川袍哥挺熟悉。
我军来自五湖四海,各类人才应有尽有,自然不缺乏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高手。
比如陈毅元帅,青年时期留学欧洲,回国后参与开创井冈山根据地,红军主力长征后又坚持三年游击战,抗战时期带领新四军坚守华中,在日军、伪军、顽军、地方势力之间的夹缝中得以立足,如果没有出色的协调和交际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建国以后,陈毅元帅出任外长,又和世界各国的高层和外交人员打交道。除了贺老总、陈赓、刘帅、陈帅,我军还有一位非常擅长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开国元帅,那就是低调的叶帅。

张茜、陈毅、周公、邓大姐在广西阳朔
陈赓为什么对中国社会的“三教九流”这么熟悉?
在很多评书和故事里,那些善于闯荡江湖的“绿林好汉”,大多有几个鲜明特征:
一是出身于江湖世家或大户人家,从小就和各色人等打交道,有先天的优势;
二是性格开朗活泼、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善于交际,见了生人,能“自来熟”;
三是后天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接触社会各界和“三教九流”的大环境;
四是必备一定的“悟性”,能够在和“三教九流”的交往中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
从开国大将陈赓来看,基本上都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
从出身来看,陈赓的祖父陈翼琼(陈益怀)是湘军的花翎副将;从性格来看,陈赓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乐天派,在延安开会时敢端主席的杯子喝水;从生存环境来看,陈赓13岁从军、17岁中秀才,参加过护法运动,加入过同盟会,上过黄埔一期,还是特科的情报科长。
从悟性上来看,陈赓的天资、禀赋都属上乘,学习能力极强。
正因为陈赓的传奇经历,所以宋庆龄先生、蒋氏、主席、周公、刘帅等人,无不对这位“活宝”喜爱有加,就连一向严肃的彭总,也经常被鬼点子很多的陈赓“带到沟里”,彭总和安修的媒人就是陈赓。
需要指出的是,交游广阔的陈赓还是开国将帅中唯一见过鲁迅先生的人。

上海特科时期的陈赓
出身马帮和“绿林”的贺老总,为什么不惧“三教九流”?
在十大开国元帅中,贺老总留给人们一个“绿林好汉”的伟岸形象:开朗大气、狭义豪爽、武艺高强,指挥打仗有勇有谋,筹措粮草也有办法,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纵横捭阖、得心应手、毫不畏惧。
纵观贺老总的青少年时期,也的的确确有一身“江湖大侠”气息。
从出身来看,贺老总的家世虽然没有陈赓显赫,但也不是寻常之家。贺老总的祖父贺良仕是一个武举人,为人正直善良、仗义疏财,在桑植一带很有影响力,给贺老总积累了极好的口碑。
湖南人热情奔放、敢爱敢恨,尤其是国家危难时,更不会坐视不管。
自古英雄出少年,贺老总14岁就跟着大姐贺英、大姐夫谷绩廷一起跑马帮,往返湘、鄂、川、黔等地,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知识,以及辨人、识人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能力。
凭借在马帮攒下的声望,贺老总17岁加入“哥老会”,20岁“两把菜刀闹革命”,斗恶霸、灭矿警、反盐局,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汉”。随后,贺老总开始了军旅生涯,29岁任师长,31岁任军长。
在绿林江湖和旧军队的17年,让贺老总和“三教九流”打交道驾轻就熟。

贺和老总和周士第挥师入川
人们心中的“儒帅”刘伯承,过去和“袍哥”挺熟。
“袍哥”是旧社会活跃在云、贵、川一带的哥老会,也叫“袍哥会”,是民间一种帮会组织,刘帅青年时期在旧军队,非常熟悉“袍哥”和“袍哥会”,但刘帅为人正直,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刘帅的家庭出身和陈赓、贺老总不同,虽然祖上显示是西汉长沙定王的后裔,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移居四川开县(今属重庆)。到了祖父刘正富时,刘家已经衰落,还曾干过吹鼓手的营生。
刘帅13岁那年,和父亲刘文炳参加科举考试,刘帅高居秀才第一名。
但是,父子两人因为是“优人之后”而被人告发,从而被剥夺了科举资格。不久,父亲病逝,刘帅15岁就辍学回家参加劳动,19岁参加川军,从此走上了军旅生涯。
在旧军队14年,刘帅东征西讨,连战连捷,熟悉四川周边的风物人情。后来红军长征路过四川。刘帅靠着当年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经验,以及当年一些老部下许剑霜等人“借道”,顺利通过。
刘帅青年两度出川,远赴北京、上海、广州寻找革命道路;也曾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所有这些,都让悟性极高的刘帅,对各个阶层和“三教九流”有了深刻的认知,打起交道如鱼得水。

刘邓首长在一起
担任我军总长时间很长的叶帅,也很擅长和“三教九流”打交道。
有“叶参座”之称的叶剑英元帅是客家人,出身于广东一个农村小商人家庭。
叶帅的父亲叶钻祥,早年做小本生意,少年叶帅得以读了私塾、新学堂、高小,以及基督教会的私立学堂。但由于家道中落,叶帅19岁就到小学教书,后来随父亲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谋生。
叶帅擅长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得益于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悟性。
叶帅的军旅生涯一出道,就在中山先生左右,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经历。北伐期间,叶帅从大总统府海军陆战队营长,很快升任粤军2师参谋长,又应廖仲恺之邀,出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南昌起义前,叶帅已是2师师长、4军参谋长,颇受蒋校长青睐。

1938年,周公、彭总、郭沫若和叶帅
叶帅才思敏捷、大局观强,亲历了中山先生、蒋校长、主席等各个时期的伟人。而且,叶帅有着客家人“闯荡江湖”的天然优势,为人思路清晰、立场坚定,处事左右逢源。
就连主席都评价叶帅,“吕端大事不糊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3:32 , Processed in 0.0074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