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原作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3:39: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原作家                                                         2021-11-23 10:30                    
                                       

作者|陈雨

来源:平原晚报

故乡的那眼井,是我童年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时,全村人吃水,都需要拿起扁担挑起水桶到这里打水。因为挑水的人多,常在早上或傍晚排起长长的队,前面的将摇摆放到井里时,紧跟在后面的就开始做准备。遇到技术不好的,把桶掉进井里的,就有了麻烦,需要打捞水桶,耽误打水的时间。所以许多经验不足的,总是喊一声:“哥,你先打,一会儿帮我打两桶。”这样的情景往返了年年岁岁,养育了故乡一代又一代的人。
故乡的井,不只是供家家户户饮用做饭,还是近处人家洗衣的地方。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冰封大地的严冬,经常会有男女老少在水井的周围洗衣。大家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天南地北地唠嗑,这些东家长、李家短,还有许多官方的新闻,伴着嘭嘭嘭敲打衣服的棒槌声,是那个时代乡村动人的交响曲。
浅履着岁月的脚步,感受着故乡的变化,50年了,那眼井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一路走来,我心中的幸福,就是人生的许多理想会在不停的奋斗中实现,只要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拼搏,一定看得见生命的彩虹。
13岁那年,我就开始承担了家里的挑水任务。那时,一根扁担,两只水桶,我要到离家很远的村头的那眼井去担水。水桶在那条粗绳下摇摆,因为年龄小,水桶经常会脱钩掉进井里。眼泪没少流,一个长竹竿拴几个钢钩,在井里不停地摇摆,寻找脱钩的水桶。有时还要遭到父亲的责备。那时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我家有一个压水井,不再到村头去担水。后来,这小小的理想还真的实现了。第一天在自家的压水井边使劲地抬高、压下,汩汩的清水流出,让我好高兴、好激动。
自从家里有了压水井,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用担心水桶会掉进井里,但随着工作的繁忙,想到回家还要压水,它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负担。那时的我就想,如果有一天家里有一台潜水泵可以自动抽水,那该多好啊!这个小小的理想又于20年前随着我家楼房的竣工一齐实现了。
再后来,我想,如果什么时间能吃上自来水就好了。这个理想也于两年前实现了。我的家乡被划到了市区,新乡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农村一个个新型社区建了起来,漂亮的楼房、宽敞的街道、四季如春的绿化,自来水、有线电视,燃气、暖气等管道、线路,一样一样在我的家乡实现着。
随着改革的发展,故乡的那眼井渐渐地失去了作用,很长时间没有人去挑水了了。那眼井因为在村头路边,影响交通,所以上面盖上了一块预制板。后来因为修路需要把那眼井填平,许多人很不情愿,因为那眼井已成为许多人乡愁的一种符号。最后,村里领导做工作,还是将那眼井埋在路下抬高了路面,那条宽敞的大路现在已成为一条景观大道,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人。
我思念故乡的那眼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2 02:23 , Processed in 0.0074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