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十年前,毛主席写下了唯一一首上下阕不同韵的词,都是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6:21: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06-12 12:25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附有一首她在一九三三年听闻丈夫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五月十一日,毛泽东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
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中学时与杨开慧结识并成为好友,1997年病逝。
杨柳:杨开慧(1930年11月14日遇害)、柳直荀(1932年9月遇害)两位烈士。
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忠魂的去处问题。
这是毛泽东所作的唯一上下阕不同韵的词,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下阕“舞、虎、雨”三个韵脚字与上阕的“柳、九、有、酒”不同韵。对此,毛主席自注云“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它原本是一首“悼亡”词,却被作者升华为英烈的忠魂颂,饱含作者浓烈、深切的怀念之情,却又使之化为天地任翱翔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雄浑苍茫的、气象万千的乐观精神。情感饱满炽热、超凡脱俗、乐天达观,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趣闻
郭沫若曾将这首词翻译为新体诗,如下:
我丧失了杨,你丧失了柳,杨柳的忠魂,向月夜高空飘飘走。
吴刚啊,你有什么来款待他们呢?吴刚捧出了他的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展开长袖,为了安慰忠魂,在万里长空翩翩起舞。
他们忽听到人间降龙伏虎的消息,那激动的泪水啊,刹时间化为一天大雨。
对此,毛泽东说:“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

附:李淑一信中词作《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05:53 , Processed in 0.0074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