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7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临危出奇招, 8小时翻越神仙山,过山秘方管用 2017-05-26 16:31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7 06:12: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史海拾记


【笔记君简述:回望那场轰轰烈烈的漫漫长征路,留下诸多英雄事迹,不管是个人的还是团体的,都是可歌可泣,青史留名。尤其在一些危急时刻,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总是用智慧的方式化解难题,依靠广大红军指战员的英勇拼杀,总是能化险为夷,突破天险难关,带领红军走出困境。今天的笔记聊一聊翻越天险神山夹金山的故事。】
话说1935年5月底,红军主力飞夺泸定桥,全部转移至四川境内,当时22位勇士铁索上拼死前进的光辉形象深深激励红军将士,大家已经有了排除万难的决心和毅力,这也为后来战胜自然险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飞夺泸定桥,进入四川境内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立即召开了会议。
根据当时的形势,红军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向东进军,抵达茂县、松潘地区,那里相对资源丰富以利部队修整和补充给养,红军这么想,国民党里的将领也这么想,所以事先已在这条路上布下了重兵,形成口袋阵,红军走这条路有极大的危险。

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志商议行军方向
第二条路是向西,沿一条山路到达四川西北的丹巴、阿坝地区。这条路上国民党军尚没有力量,但此 路上少数民族众多,而且由于国名党的长期压迫,多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仇恨汉族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行军带来许多不便,也不利于保持民族团结,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选择这条路。
经过反复研究,第三条路——翻越夹金山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为了尽快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胜利北上开辟新的根据地,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商议决定,选择雪山草地这一条自然条件复杂,但敌人较少的地区,期待迅速打开局面。
飞夺泸定桥后的十多日,1935年6月上旬,红军来到了硗碛藏乡,也就是此行必经的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雪山——夹金山脚下,准备翻越这座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大雪山。
硗碛是夹金山下一个村镇,这里人烟稀少,森林密布,还是一派原始的风景。居住在这里的藏民就像居住在世外桃源。红军就是要从这里翻越雪山,到小金县达维镇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而翻越夹金山是必经之路。
“夹金”是藏语的音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弯曲的道路。这是说这座山又高又陡,很难翻越。当地的居民叫这座山“神仙山”,他们认为只有神仙才能飞过去。
是的,这座山到处是耸立的岩壁,山峰十分陡峭。山上常年积雪,根本没有什么路。下了雪,刮了风,就结成又厚又滑的冰层,翻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神仙山
6月11日,刚刚抵达的红军战士举目四望,只见刺眼的白光笼罩着整座大山,那漫山的白让人有些晕眩,就像整座山都是用雪堆成的一样,看上去既神秘又虚幻。
明明是六月天,这里好像没有得到消息似的,依然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半山腰围着一层层厚厚的云雾,突然刮起的风吹落一片片的白雪,打在脸上,令人浑身发抖。迅速降低的温度更让人有些胆寒。
为了让战士们比较安全地过山,红四团的领导当晚就到当地居民家,讨教过山的办法。老人们佩服红军的精神,将过山要注意的事情,把他们老辈传下来“过山秘令”原原本本告诉给红军指挥员:要上午九点之后登山,三点之前下山——因为早晚太冷,中间时段的温度高一些;不要在山上过夜;要用布条遮挡眼睛,防止雪光弄坏了眼睛;上山要走稳,不要停留太久,千万不要坐下;山上寒冷,要多穿点衣服;脚上最好穿上带木刺的防滑鞋;带上烈酒、辣椒等,好抵御寒气等等。
红军指挥员在翻越前的动员大会上,仔细传达了这些过山秘令,有一位藏族青年和一个在当地居住的汉族青年,对红军十分钦佩,自告奋勇要给红军当向导,这对于红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非常难得。

红军开始翻越
6月12日九点,红军在山脚下集合,开始翻越夹金山。
刚刚开始行军,气温就越来越低,战士们脚下踩着冻得像镜子面一样的冰,每人用一根木棍支撑着,顾不得寒冷,紧跟着大部队往山上爬。
由于山太高了,空气十分稀薄,越往上爬,呼吸越困难,心跳得越厉害。战士们觉得头晕目眩,两腿又酸又软,只能一步一喘、一步一停地挪动着。
有些山沟已被常年的积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走在上面不知哪里是实地,哪里是山沟,十分危险。战士们就踏着前面战士走过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进。
老人们的经验牢记在红军心中,就算十分疲惫,他们也不敢停下来歇一歇,因为要是坐下来,那很可能就永远也起不来了。
虽然当时正值初夏,但山上还是异常寒冷。更不用说红军指战员们刚从长江边上打过来,都只穿一件单衣。在山下时,同志们还热得汗流浃背。可到了山上,别说出汗了,把被子拿出来披在身上都无济于事,还是冷得浑身哆嗦、牙齿打颤。

快到山顶了,加油!
走了一小半路,晴得好好的天突然阴云密布,刮起了山风。红军战士们没有防备,好多同志都被山风卷起的雪扑了一身,原本就冷得浑身发抖,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
很多战士一时支持不住,一不小心就从山上直接滑了下去。红军队伍中不时传出惊叫声。
但红军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和死亡吓倒,各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拼尽全力,互相搀扶着、鼓励着,艰难地向上攀登。
当就要接近山顶时,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比刚才不知大了多少倍的风呼啸着吹来,大雪夹着鸡蛋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有的伤病员经不住冰雹、风雪、寒冷和饥饿的袭击而牺牲了;更有许多同志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风雪和冰雹打入了山崖下,再也没能爬上来……有许多同志连名字也没留下,但更有许多坚韧不拔的战士,顶着饥饿和寒冷的侵袭,冒着冰雹和风雪的打击,艰难地向前行进。
冰雹过去了,夹金山上又是万里晴空,经过几个小时紧张的攀登,疲惫的红军战士全部到达了山顶。他们为自己的阶段性胜利而感到万分喜悦,虽然十分劳累,但谁也不敢停下来。

站在山顶,风景很美,但当时红军可能没有心思欣赏美景
终于站到了夹金山的山顶,红军战士们俯视下去,为这奇异的银白世界感到惊奇。极目远眺,方圆百里看不到别的颜色,都是冰雪覆盖的地区,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白色山头连绵不断。
回看来时路,还在攀爬的红军战士组成了一道长长的灰色人墙,沿着山顶上红军们走过的路曲曲折折地上来,十分壮观。
还有许多在半途中牺牲了的同志,在队伍两旁,以各种姿态静止着,早已失去了生命的迹象。但他们冻僵的脸上坚定的神情,还有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努力攀登的身体姿态,都让还在前进的战士们感动。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就此长眠于长征路上了。而革命尚未成功,还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投入其中啊!

当时的防滑鞋
为了死难战士们生前的希望,红军战士们又开始他们的征程了。
下山时已不像上山时那么吃力,但下山的危险性增加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在爬雪山的过程中也不例外。
战士们必须更加小心,因为山高路滑,下山时很可能以极大的速度摔下山去。而刚刚下了冰雹的雪山并不稳定,随时有再变天的可能。
为了鼓舞士气,红军指战员命令战士们唱起歌来。一首接着一首,嘹亮的歌声响彻大雪山周围,将山谷震得轰轰直响。大雪山也在战士们高昂的斗志面前屈服了,没有再出现恶劣的天气。

红四方面军已经在山脚下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
来到山脚下时,一道深沟阻断了下山的路。红军战士们小心地绕道而走。突然,前面传来几声枪响。战士们立刻警觉起来,低声说:“敌人!注意隐蔽!”
同时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准备与敌人来一场厮杀。这时,一个侦察员跑了过来,边跑边兴高采烈地叫:“是红四方面军!是我们的同志啊!”
与此同时,前方也传来战士们清晰的喊声:“我们是红四方面军!”
“欢迎红一方面军的同志!”
红军队伍里顿时一片欢腾!毛泽东神机妙算,真的在这里找到红四方面军了!战士们欢天喜地地冲下山,与红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拥抱在一起。紧握的手显示了终于见到亲人的激动之情,这些热血男儿不禁流下了热泪!
就这样,红军指战员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过近八个小时艰苦的行程,与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英勇的搏斗之后,于6月15日当天晚上,全军翻过了夹金山,并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的先头部队成功会合。
夹金山这座没有硝烟的战场,终于翻越了,两大主力红军的先头部队也会师了!
翻越夹金山让国民党蒋介石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一招险棋,中央红军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带领下,克服巨大的自然困难,红军承受恶劣天气的压力,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天险,这对于后面的路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这支英雄的部队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5-27 06:21:24 |只看该作者
宝塔山高悬北斗,延河水畔聚民魂。
运筹万里天下望,窑洞灯光映昆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5-27 07:53:11 |只看该作者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5-27 08:09:4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7-5-27 08:13:07 |只看该作者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05:52 , Processed in 0.0094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