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古代出行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享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13:0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古代出行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享受”                                                         2022-10-23 12:22                                       
                                        我们都知道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和生活,人必须要出行,从人类开始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奔走不停,陆行乘车,水行乘舟,随着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出行游走的空间也越来越宽广,从远古时代的徒步陆行,到航天器的跨时代的出现,很大限度的提高了人际交往的频率,拓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随着时代的变更,以及多次的工业,科技革新,车船的动力源逐渐开始转变为电力,汽油,核能,太阳能等能源,步行被自行车取代,骑马为摩托车取代。畜力车也被汽车,轮船,飞机取代,总而言之,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交通工具有了质的飞越,然而通过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人类的历史上至少有百分之90的时间是属于徒步行走的,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的中国则是在出行上有更多的发言权,中国古代出行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享受”,那么下面我们就谈谈中国古代出行到底有何迷人之处,如何丰富多彩?让人感受到精神的享受。

为何说古代出行一种文化?
在中国的古代时期,出行是一件大事,行必有因,当时的老百姓一般分为四个阶层,分别是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农人为了服役要出行,士人为了读书游学,商人则是为了盈利要外出经商,而官员贵族则是为了要服务帝王巡游,因此就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出行文化。

古代统治阶级为了扩大疆域和充实边防力量,迫使老百姓随军队修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徭役是古代劳动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完成劳役任务,广大百姓整年忙碌,正如历史文献记载:
《汉书*食货志》所记载,百姓们“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冬,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由于中国是农耕社会,历朝各代均以农为本,视商业为末业,制定了“重农抑商”的国策,使得商业及商人人社会地位低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这样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这句诗文既写出了商人追逐盈利的本性,也反映出了古代商业活动需要经常出行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官员贵族以及封建帝王出行的文献就更多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位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东封泰山,登山入海,寻访仙人,环顾大秦疆域。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
秦始皇开启了祭天自封的历史,后续的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封建帝王,都开始于他,也巡游泰山,东封泰山,这一部的封禅历史,俨然就是一部封建帝王的出行史,到了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个时期大清王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则更是多次下江南出行,这个时期是帝王和官员们出行频率较高的时期。
因此,出行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生根发芽”,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为何说出行是一种“享受”?
我们都知道出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陆路交通,一种是水路交通,根据地域,环境选择这两种交通交通方式。在陆地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有车,轿子等等,中国古代的“车”历史比较悠久,中国最古老的车子是由皇帝轩辕氏发明的。在水路交通上,以舟船为交通工具,不需要人工开辟,只要有江河湖海等水资源,便可以形成水路。

第一,陆路交通
根据牵引力不同,古代的车可以分为人力车和畜力车,畜力车是由马,牛,羊,鹿,狗等畜生拉的车,其中马车和牛车是最为普遍应用的畜力车。
马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最为盛行的,当时用四匹马驾辕,所以古人们就用“驷”为计算单位来计算车辆,这也是成语驷马难追的一个由来典故,因为四匹马,所以速度极其快,成语的意思是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而古代马车可以分为轿式和敞篷式两种,又因车子的构造材料与用途不同有多种名字,如辎车,安车等。
牛车出现在夏商时期,在《尚书*酒诰》就有记载牛车被人们大量运用在运输和交易活动的事例,这就告诉我们在殷商时期就有民众在陆路交通工具利用牛车出行的的习惯。

牛车汉代开始流行,魏晋时期来到一个发展时期,牛车通常两轮或者是四个轮子,由一头牛或者数头牛挽拉,车速虽然相比于马车要慢,但是比马车负重能力要强很多,而且平稳,在封建王朝时期的广大农村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但是马车还是通常被用来运输货物,而出行则更加器重的是马车。
接下来说说人力车,秦汉出现的辇车和鹿车等人力车,因为面积小,能在狭小的道路上前行,可以载人,也可以载物,不过只能在平地上进行行进,只要还是用来作为运输。
而翻开整个封建时期的人力车,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轿子,轿子是从辇车发展过来的,民国以后就绝迹于世,现在能够见到也只能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名山城市,这些名山里就有专门有抬轿子的轿工。

轿子是封建时期,民间最流行的人力交通工具,最初被称呼为“肩舆”,宋代的轿子被称呼为“担子”,轿子被分为官轿,民轿两类。官轿等级森严,是权利与尊严的象征,官员在乘坐官轿出行的时候要敲锣开道,周边的百姓路遇官轿必须要回避,民轿则是多为二人抬的小轿,主要是当时民间结婚用的车仗,婚轿也很讲究,讲究“红女绿男”,新娘坐红花轿,新郎坐绿花轿。

二,水路交通。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水路开辟经历了河运到海运的一个发展过程,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的水路交通得到了一个空前的发展以及形成。

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水路交通工具是漂浮器具,原始的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还不会制作独木舟,木筏之类的,漂浮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葫芦”,葫芦在先秦时期是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文献上就有记载:
陈世俊《番俗图》有一个渡溪场面,,有人拉着牛尾巴过河,有人挟着一个大葫芦过河
第二种是“皮囊”,游牧民族往往利用皮囊过河,过河前先把衣服绑在头上,然后在腹部或者胸前系一羊皮囊,下水后手划脚蹬,就可以轻松过河。
第三种是牛羊皮筏子,以牛羊皮作为原材料,充气后,制作成轻而坚固,浮而不沉的皮囊,皮囊迅速快捷,在两宋时期得到广泛使用。

这上述都是早期的水路交通工具,比较原始,而水路交通工具用的最多的就是船,宋代时期,主要分为海船,江河船,湖船三大种,海船是一种规模较大的船只,具有快速,抗沉,平稳等特。

江河船可以分为货船,客船,家船,贩米船,渔船等,作用比较大,多数运用在民间。
船作为水上交通工具,以江南水乡地区使用最为普遍,有所谓“南船北车”之说,是古代出行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三,为什么说古代出行是一种享受?
在古代,不管是陆路交通还是水上交通,都可以在出行的路程中一饱大好河山,在车马劳顿的旅途中,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并且还陶冶了情操。
我们都知道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他的诗文都是在他出行的时候,所闻所感所写,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他在沿途中浏览了大好河山,因此他的诗歌才能豪放庄伟,不失清丽飘逸,他的出行,成就了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成就了他诗仙的名号,他的诗歌中的歌行体和七绝造诣很高,使得后人难以企及于他。
在他的千古名作《早发白帝城》里的诗文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就能知晓诗仙李白最起码用了三个交通工具,第一个船舟,第二个在四川地区,肯定得用马匹或者驴,第三个就是轿子了,因为四川地区多山路,想上山,就得用人力轿子上山。

所以对于李白来说,出行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也成全了他成为伟大诗人的一个必要途径。
在古代历史上,古代出行之旅就是古代文人异士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他们享受生活的一种独特方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7 05:19 , Processed in 0.0078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