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老人去世后,有2件遗物不能烧?留下就是福,有何道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05:02: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何老人去世后,有2件遗物不能烧?留下就是福,有何道理                                                         

2023-06-05 08:50                                       

         生离死别一切都是自然规律,就犹如那草木发芽又枯死而已。但人生一世,临死的时候仍旧是有着非常多的风俗和礼仪。

而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比较完善的丧葬礼仪。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帝王贵胄,均有一套成体系的逝世服务。
虽然规格有所不同,但有一件事是全国统一的,那就是要祭奠逝去的人时,需要把逝者生前所有的遗物都在逝者坟前焚烧。
以此来把这些遗物能够全部从阳间传送给阴间的逝者,当然这只是过去的一种说法而已,但仍旧寄托着家人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同时已逝亲人们留下的遗物要是一直存放在家里面,还会被认为沾染晦气等不好的的东西,毕竟是已死之人的东西,难免会让人有所膈应。
虽说逝者留下的遗物应该烧了,但其中却有两件东西烧不得。据说这两样东西留下来,就是儿孙后辈们的福气所在,可以造福后代。
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着烧掉逝者生前遗物的风俗习惯。并且在逝者下葬之前,还会在家中搭建灵堂,以此来表示哀悼。

最终下葬之时会将灵堂之内的东西,例如纸人、纸马、纸牛等等,一并在逝者坟前烧毁,让这些东西能跟随逝者直入地下。
包括逝者生前留下的遗物,也会一并烧毁。让逝者长眠于地下的同时,还能带走生前常伴于身边的物品。
至于其他烧遗物的原因,更广为流传的就是一些过去的鬼神之说。按民间的观念来讲,即使逝者已死,但只不过是去了另一个世界。

在另一个世界当中,逝者的衣食住行仍旧与生前相同。据说在古代的时候,还有人遇见过已死之人给仍在阳间的亲人托梦的事情。
逝者在梦中非常生气,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的遗物烧给自己,这才会不断的纠缠着家里人,不得安息。
直到后来将遗物烧给逝者之后,家中才得以安宁,不再有托梦的事情发生。慢慢的就发展成一种习俗,但究其本质就是一种安抚内心的作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里人看见遗物之后,还会睹物思人,无法走出亲人之死的悲伤当中,继而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
毕竟当亲人去世之后,许多人看见遗物之后,心里又会续想从前的时光,不免得万分悲痛,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也是有可能的。
千百年来留下的烧遗物的传统还是比较得到认同的,也是丧葬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遗物都得烧毁。
在古代的时候,中原人口大多聚集在北方,而且民间家里少有桌椅等物,平常吃饭睡觉都是在床上进行的。

而逝者生前也是独自睡在一张床上的,在逝者死后这张床也可以说是逝者的遗物,但却并没有听说过烧床的习惯。
毕竟在普通的百姓家中,能拥有一张床也是不太容易的,就算是老人去世,这张床作为家中不小得财产也不至于烧掉。
就算是在皇帝贵胄家中,也不见有烧床的的习惯。毕竟在那些达官贵人家中,床也是比较金贵的,大多也作为财产传承给了子孙。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民间传说长寿的老人去世后的床,乃是象征着福禄寿,能够给子孙后代带来福气以及长寿厚禄。
其次,去世老人的被褥也是不能烧的。按理说,床比较贵重所以不能烧,但是被褥这些并没有床贵重,为何还不能烧呢?
被褥可以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而且民家一旦有大事就会制作新的床铺被褥,来作为这个大事的祥兆。

就比如有新人结婚之时,家中的被褥就会全部更换成象征着美好的大红喜字,让人看起来也能够心头一暖。
可见被褥在人们的心中地位并不低。同时民间还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老人去世前所用的被褥乃是福气的象征。
而且在很多地区的的葬礼中,还会准备好多崭新的被褥,因为被褥也被视为丧葬中比较吉利的东西之一。

甚至有的地方还会把老人生前的被褥切成几份,分给子孙众人,以此来让每个后辈都能沾染一点福分,造福子孙众人。
在我国人看来,先人留下的书籍乃是一笔价值不可估量的精神物质财富,其中蕴含的许多哲理往往能够启示后人。

就比如现在留存于世的许多传世经典,不仅被保存的完好无损作为国家宝藏传于今世,而且还为后世人揭开了当时的许多疑惑。
过去的老人们往往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叙述着自己这一辈子遇到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出的觉悟。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他一心沉醉于骑马涉猎的皇太子李承乾说过,一定要多读书而且要多读先人的古书。

因为在先人的古书当中,往往都记载着他们这辈子遇到的磨难与坎坷,以及他们得到的觉悟以及应对方法。
人这辈子不可能把所有的磨难都经历一遍,但是如果阅读先人的书籍之后,往往都能够从中汲取经验。
这样的话,就算以后碰到从未遇见过的磨难之时,也能从以往的经验中汲取到智慧,从而获取应对的方法。

而且家中老人留下的书籍日记当中,记载了他们这一生的酸甜苦辣咸,也是逝者留给后代的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如果按照习惯付之一炬的话,不仅对家人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很有可能会违背了逝者的意愿。
毕竟自己究其一生得出的结论书籍,不仅不为人所知,而且最后落了个付之一炬的下场,任谁心里也会难受。

要知道,这些书籍笔记放在以后,会变得更有价值。就比如那部《傅雷家书》,也是誉为一部经典之作。
逝者的笔记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作为家中的传家宝。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中老人去世,那么他的笔记经典就应当代替他。
逝者留下的遗物,不论是烧还是不烧,都寄托着家人们对逝者深切的哀思,以及逝者死后仍旧能够带给儿孙福气的心愿。
但逝者的被褥以及留世的笔记书籍,诠释着逝者对子孙们精神层面的激励与期望,这才有这两样东西留下就是福的说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6:06 , Processed in 0.0092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