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88年,一份《喜报》寄到了隆兴乡,村子里竟有位荣获一等功的英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15:39: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88年,一份《喜报》寄到了隆兴乡,村子里竟有位荣获一等功的英雄                                                         2022-01-09 23:56                    
                                       

许多退伍老兵心中都有同样一句话,那就是:“退休后,不能麻烦国家,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自己努力活下去。”他们永远不愿麻烦国家,即使国家将他们应得的奖励送到手边,也不愿接受,在他们看来这是在浪费国家资源,这就是老兵们心中的共识。

图|蒋诚

今天我给各位讲述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立战功,最后却选择隐退农村,直至30多年后,他的战绩才被意外发现。他就是蒋诚同志!

幼年贫苦,渴望得到解救

蒋诚,原名蒋启高,出生于1928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玉河村人。村子上的村民生活十分困难,蒋诚一家就是其中最贫困的一户。

他家总共有七口人,可家中却只有2亩多地,能种出的粮食不够一家七口人吃。更何况当时的生产技术较为原始,就算父母再怎么勤劳,地里长出的粮食也少得可怜,一家人经常有上顿没下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蒋诚身上十分贴切。

在他懂事后,蒋诚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种田,可他的年纪还太小,下地干活反而帮了倒忙。不过父母也不愿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是让蒋诚在家里干些家务活。等他长大了后,父母才让蒋诚下地干活。等蒋诚再长大了些,他就想:“如果我们家能每顿都吃饱就好了。”

可家中没有其他的田地,且没读过书,因此蒋诚也只能走上父母的老路,家庭依旧很贫困,家人还是吃不饱饭。1949年12月,重庆迎来解放,国民党反动派被赶出重庆。解放军不仅营救被关押的共产党员们,还解放了当地生活十分辛苦的老百姓,其中就包括蒋诚一家。

之后,蒋诚一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虽还比较困难,但比起以前好了很多。蒋诚对此十分感恩,他感谢新中国,也感谢解放军。为报答祖国给他们家的恩情,蒋诚决定加入解放军。

蒋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家人都十分赞同,因为能够加入解放军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事实上,蒋诚想加入解放军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宏图大志。蒋诚认为新中国虽已建立,但还有很多家庭处在贫困中,他想让那些贫困家庭生活能得到改善,都能吃饱饭。

最终,蒋诚通过选拔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并被编入解放军第11军31师92团1营机炮连。在之前,我们说过蒋诚原名是蒋启高,那他为什么要改名呢?

后来,也有人问过蒋老这件事,蒋老当时年岁已高,说话不太利索。但他还是慢慢地说:“改名字是想让自己记得要永远对党、对人民忠诚,永远不能忘记这件事。”

图|解放军

加入军队后,蒋诚很热情,组织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永远不会对组织的决策产生质疑。由于从小就下地种田,蒋诚的身体素质还算不错,总能完成部队里的训练。不仅如此,蒋诚还经常给自己加训练任务,他想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早点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成为志愿军,荣立一等功

1950年,朝鲜遭遇联合国军袭击,敌军还想通过朝鲜侵犯我国边境。对此,我国当然不能容忍,因此选择援助朝鲜,一为显示我国友好国的形象,二为避免我国受到侵害。

同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国派出志愿军前往朝鲜,但前线战况激烈,志愿军死伤无数,因此我国只能不断向前线增援。而在1951年1月时,蒋诚所在的解放军第11军31师92团1营机炮连被划归为了志愿军第12军,于3月前往朝鲜,参与战斗。

前往朝鲜前,蒋诚因在部队里表现优秀,被升任为机炮连副班长。到达前线后,蒋诚所在的第12军即刻开始战斗,他们先后经历了400余场战斗,而蒋诚在里面表现英勇,数次立功。在蒋诚上战场一年零三个月时,他就被特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说蒋诚是被战友推荐入党的,可若自身功绩不够,蒋诚也没资格入党。因为我国对入党同志的审查十分严格,特别是像蒋诚这样火线入党的,对自身功绩的考核占入党考核的绝大部分。因此蒋诚能入党,也说明了他自身的优秀。

1952年11月,蒋诚所在的92团被安排到上甘岭作战。此时,537.7高地已经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我军战士虽勇往直前,不畏牺牲,可对方人数众多且军备精良还善用空军,因此我军伤亡惨重。在与敌军经历了数个日夜的战斗后,我军战士只剩下了20余人,他们只能退守坑道,并且因敌军火力强劲,我军补给进不去,这群战士连续11天断水断粮。

在这危难之际,党组织经过讨论决定派92团去增援537.7高地,不过因战况实在紧急,战士们只有3天时间准备。本来只是上甘岭战斗,可随着加入战斗中的士兵越来越多,两方对抗越来越激烈,最终这场战斗演变为了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十分残酷,我军无数战士都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然而,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蒋诚立下了奇功,他带领战士们击杀了敌军四百多人。要知道敌军装备十分精良,蒋诚他们火力虽然比其他班更猛,火药等物品也较多,可与敌军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除了击杀四百多人外,他们还击毁了一架敌机和击伤一架敌机。当时敌军的空军力量十分强横,我军空军还未发展起来,敌人经常低空飞行投弹来挑衅我军。而蒋诚只要看见敌机在低空飞行,就直接将枪口对准敌机,其中一架敌机直接就被击毁,另一架敌机被击伤飞机头部,敌机驾驶员赶紧向上飞行,这才避免了机毁人亡的下场。

图|敌机

后来,那些敌机再也不敢低空飞行。蒋诚此举也为我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不过蒋诚也不慎被击中,炸伤了腹部。

据蒋诚老年回忆,当时腹部破了个大口子,肠子都从里面流了出来,可战斗还没有结束,为了不影响战斗,蒋诚忍痛将肠子重新塞了回去,拿腰带紧紧勒住伤口,避免肠子再次流出。短短几句话,其中的痛苦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

由于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优秀表现,蒋诚被党组织授予一等功,并通令嘉奖,由组织寄《喜报》回蒋诚的家乡。1953年12月,蒋诚又升任为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班长。不久后,上甘岭战役终于结束了,我军取得了最终胜利。战士们都相继回国,蒋诚也在其中。

努力建设营地,荣获三等功

回国后的31师战士们驻扎在了江山市,可此地营房紧缺,只能由战士们着手建立营房。而蒋诚在其中再立功绩,他在部队里负责铺夯石,部队给他的任务是每天5平方米。

假如蒋诚会铺夯石,那这个任务对他而言不在话下,可问题是蒋诚压根就不会做这活。领到活后,蒋诚每天都在部队里询问那些会铺夯石的战士们,怎么才能铺好夯石,最开始时,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完成任务。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蒋诚铺夯石的技术越来越精湛,他每日都能保质保量完成部队派给他的任务。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加任务,到最后每日都会铺10平方米的夯石,这可是两个战士一天的工作量。他不仅能完成,还能十分完美地完成。

图|战士们

部队里的战士看见蒋诚如此拼命,都说:“班长,你不用这么辛苦,这样太累了,你去休息一下,我们来就可以。”蒋诚听到这句话后,只是笑着回答:“我没事,没感觉很累,你们累的话就先好好休息一下,不要累坏了身体。”

明明对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十分关注,可他每日的工作量却是其他战士的两倍,即便如此,他都从没想过休息。蒋诚这种精神感染了部队里的许多战士,他们也开始学习蒋诚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每日都保质保量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到最后,31师营地比预计更早完成了任务。而蒋诚在此次建设营地中,也因吃苦耐劳,甘愿为国奉献的精神被党组织授予了个人三等功。

但是,“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蒋诚还没来得及在建好的营房住上一天,他的退伍时间就到了。1955年2月10日,蒋诚离开了他十分喜爱的部队,退伍回乡。

退伍后,不忘为国奉献

退伍后,蒋诚回到了重庆老家。家人们见蒋诚回家都十分高兴,毕竟他们已经几年没有见过蒋诚了。蒋诚一回来就受到了家中亲戚以及村民们的热烈欢迎,他们都让蒋诚讲述一下这几年他经历的事情。

可蒋诚并不愿多说,他只说自己在这几年间去了抗美援朝战场,不过只是个小兵。但村民们就对军人十分喜爱,即使蒋诚说自己只是个小兵,大家也十分震惊,纷纷都让蒋诚讲一讲他在战场上的英姿。

图|抗美援朝战场

这时蒋诚说:“乡亲们,战场真的很可怕,我若讲述了细节,你们晚上也许会做噩梦,还有小孩子在场呢,我还是不讲了。等你们之后还想了解,可以来问我。我现在回来了就想好好生活。”村民们一听,知道不好再打扰蒋诚了,都让蒋诚多注意休息,他们改日再来拜访。

待休息了几天后,蒋诚就下地干活了。在当农民种地的几年间,村子上没有任何《喜报》传来。村民们也没有过多关注蒋诚上过战场的事,只是一些热爱国家,想成为一名战士的青年还会来找蒋诚,询问他战场上的场景。

蒋诚十分喜爱这类热爱国家的人,也会仔细给他们讲述战场上的场景。时间飞逝,来到了1964年,这年突然刮起了一股养蚕的风潮,为的就是给较为贫穷的家庭多一份收入。可从哪里找一位养蚕技术高超的人呢?在这个时候,有人举荐了蒋诚。

举荐蒋诚的人说:“我推荐由蒋启高来教授村民们养蚕技术,他养蚕技术十分高超,且本人也爱乐于助人。若我们拜托他,我想他是能答应这件事的。”

图|养蚕

后来,那人找到了蒋诚,说:“你好,请问你是蒋启高同志吗?”蒋诚对此十分疑惑,但看对方穿着较为整齐,也不像是什么不明身份的人,且他身后还跟着玉河村的村长,所以他说:“对,我是蒋启高,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后那人说:“蒋诚你好,我是合川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现在政府打算让村民们学习养蚕技术,让贫苦村民能够多一份收入。我们听说你的养蚕技术十分精湛,就想让你来教授一下村民们养蚕的技术。不知你愿不愿意?

蒋诚一听,想着原来只是这事,就立即将人迎进家中,仔细商讨这件事。后蒋诚就被临时调到了隆兴乡从事蚕桑工作。从事蚕桑工作是有一部分薪金的,虽然不多,但足以缓解家中贫困的现状。更何况,为人民服务本就是蒋诚的人生信条。

可他没想到,这一份临时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这些年间,他不愿向村民们透露自己在战场上的功绩,也没有告诉村民们自己曾改过名字。就这样一直坚守在农村,要么在教授村民们养蚕技巧,要么就在地里干活。

即使他的日子过得再辛苦,也没有想过去麻烦政府。可若是党和政府需要他,他还是会义不容辞站出来,奉献自己的一切。

因一份《喜报》,引起多方关注

1988年,属于蒋诚的荣耀终于来了。一份《喜报》寄到了隆兴乡,上面记载着蒋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功绩。这在村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村民们这才发现村子里竟然有位荣获一等功的英雄。村民们都找上了蒋诚,蒋诚无奈,这才将当年的事情全部说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这份《喜报》现在才送过来?不是应该早就送过来了吗?

原因是这样的,当年前线战斗还没有结束,导致一些信息较为混乱,阴差阳错之下《喜报》上的地址写错了,将蒋诚的家乡“隆兴乡”写成了“兴隆乡”,而重庆恰好有个叫“兴隆乡”的地方。当《喜报》寄到兴隆乡时,以“查无此人”将《喜报》退回了县里。

而在之后,王爵英(原合川师范学校校长)被派去修撰《合川县志》。在修撰时,他意外看到了一份《喜报》,这份喜报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的蒋诚他不认识,可他认识蒋诚的弟弟蒋启鹏,蒋启鹏曾是他的学生,且跟王爵英说过他的哥哥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另外,他也知道合川既有“隆兴乡”又有“兴隆乡”,所以他当时就猜测这份《喜报》的地址应该是写错了。随后,他立即着人调查并上报组织。果然,蒋启高就是蒋诚,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获一等功的蒋诚。蒋诚应得的荣耀终于来了!

这时蒋诚早已满头银发,就连说话都有些不利索,毕竟年纪大了,神情还有些呆滞。可只要有人询问他抗美援朝战争的事情,还是能说出一二。每当听到电视里传出国歌时,原本呆滞的神情也会散发出光彩。可能是当兵那些年的记忆,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早已刻入了这位老同志的心里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7:05 , Processed in 0.0092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