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鲜为人知的秘密:为数不少的电影连环画画页,并非拷贝自电影胶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 12:36: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鲜为人知的秘密:为数不少的电影连环画画页,并非拷贝自电影胶片                                                         2023-03-05 21:18                                       
                                       

电影连环画是连环画的家族中的一个庞大的分支。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认为,电影连环画的画页,是电影里的镜头拷贝下来的。

据《北京市优秀连环画进校园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连环画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介绍:电影连环画是电影与图书两种艺术的结合,其最原始的制作方式是将电影投放在墙上,再将画面拍摄下来制成。“文革”期间,几部样板戏均以剧照式的连环画发行。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电影都伴有连环画的出版。大部分电影连环画的封面依然采用绘画的形式,只是从内页开始沿用电影中的剧照,如《创业》《甲午风云》《平原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五朵金花》等。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并非只是少数的电影连环画的画页,并没有采用电影里的镜头,而是在拍摄现场纪录下来的工作照。

因为工作照是同期拍摄下来的,几可乱真,如果不作细致的比较的话,还以为以这些工作照组接起来的连环画,就是电影镜头的原封不动的静帧版。

但是只要我们略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工作照毕竟不是电影镜头,工作照在拍摄的时候,角度显然不可能与电影摄影机站在一同位置,因此,最为明显的是,这些工作照的影像角度与电影镜头存在着偏差,只要稍作比较,就可以看到这些工作照的画面,总与电影镜头里的同一画面呈现出微妙的景别、景深的差异。

更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一部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往往要多次拍摄,有时候工作照与电影镜头并不是来自于同一次的排演场景,这样,就导致工作照与定型的电影镜头出现场面的重大不同。尤其是在大场面的镜头里,不可能保持不同排练场次的后景都保持一致性,所以,工作照与电影镜头更是呈现出南辕北辙的巨大落差。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比较电影工作照与电影公映的镜头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制作过程,窥见更多电影拍摄的秘密。

笔者在偶然之中,发现上影厂于1978年公映的《东港谍影》电影连环画里的画面,就与电影镜头无论在角度、场景与人物站位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显然,电影连环画版《东港谍影》里的画面,并不是来自于电影,而是取自于拍摄电影过程中另行留影的工作照。

这一套几乎与电影同步留下来的工作照,囊括了电影里的所有的镜头,只要把它们组接编排到一起,就是一部连环画,很难说,是否在电影拍摄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出版一部相应的连环画,所以才费心耗力地拍摄一部与电影同步进行的工作照呢?

其实,《东港谍影》这种用工作照拼装而成的电影连环画并非只是个例。

有网友透露了更多的这方面的资讯:

奥兰多多多多多:

这种连环画很多,都用的是工作照,可以对比《小街》《庐山恋》《405谋杀案》等等,再对比上海人美出的电影连环画几乎都是用的现场工作照。

按照这位网友提供的资讯,我们先来看一看电影连环画《小街》。

《小街》电影连环画的文字编写者是该片的副导演吴天忍,写的相当有文采,与电影的画面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甚至弥补了电影《小街》本身因为人物太少、情节太简单而留下来的略显单薄的缺陷。

电影片首部分,郭凯敏与导演握手的场景,连环画与电影镜头的角度完全不同。

然后,男主角与导演进入室内,连环画与电影镜头的角度,也完全不同。甚至窗户的窗帘在两个画面上所占据的位置也不一样。

在室内场景中,导演拿书的画面,拍摄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下面的一组画面中,男主人公在连环画里的动作,根本没有出现在电影里。

通过对比,的确电影连环画《小街》里的画面,并不是电影里的镜头。

再看看《庐山恋》电影连环画,我们发现,它也不是电影里的镜头拷贝。

张瑜扮演的角色,在连环画里的角度是她的侧面,而在电影里,她一直侧对着镜头,显然,电影镜头的角度更接近于演员的最佳位置,连环画拍摄的角度,并没有把人的心灵表现出来,甚至看上去演员也有一点丑陋。

进入室内的场景中,连环画与电影镜头都通过镜子的反光,表现了女主角与接待人员握手的动作,但两个画面的拍摄角度是不一样的。

张瑜扮演的角色在室内的场景中,注意一下屋子外面的树木,显然因为取景的角度不同,而出现了不一样的景致。

下面一组张瑜看照片的镜头,连环画里的镜头,根本没有出现在电影里。

进入回忆段落,张瑜扮演的角色拍照片的时候,连环画是中景,而电影镜头里是特写。

郭凯敏在风景区的背景前学习的场景,连环画与电影镜头的视角也是完全不同。

可以看出,《庐山恋》电影连环画里的画面,完全是来自于另有一套的工作照。

电影连环画《405谋杀案》同样是如此,连环画里的画页,与电影镜头完全不同。

没有想到,竟然有如此众多的电影连环画,竟然不是从原版的电影镜头里拷贝克隆下来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电影连环画,只能说是一部“假电影”,因为它与电影本身提供给我们的画面之间的差距与不同,要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只不过没有机会将连环画与电影进行即时对比,从而分辨出它们的不同,这些连环画利用了我们的视觉记忆的不可靠处,达到了混淆视听、瞒天过海的目的。

我们甚至不得不无限膨胀了我们的怀疑之心,就是我们曾经看过的电影连环画是不是都是这种“假电影”的工作照组接而成的?

我们不妨再拿几部电影连环画来测试一下。

我们先拿六十年代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来看一看。

通过镜头的比较,可以确认电影连环画《冰山上的来客》与电影镜头完全同步,这部电影连环画诚实地证明它的所有画面,都是拷贝自电影。

再找一部电影连环画《小花》。

两者完全相同,电影连环画《小花》完全地来自于电影镜头。

那么,再找一部上影厂的电影来测试一下。

我们找一部谢晋导演的《牧马人》来看一下。

可以看出,电影连环画版《牧马人》与电影镜头达到了高度一致,连环画并不是来自于与电影镜头不一样的工作照。

再找一部上影厂的《火红的年代》比较一下,两者也是一致的。

这样,我们足可以松了一口气,我们过去看过的电影连环画大多数还是与电影高度一致的。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翻一翻自己珍藏的电影连环画,与电影比对一下,看看在电影连环画的庞大家族中,混杂着多少以假乱真的“伪电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12:35 , Processed in 0.0089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