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实土匪九彪与《林海雪原》迥异结局,这股匪令杨子荣也走麦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3 03:29: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真实土匪九彪与《林海雪原》迥异结局,这股匪令杨子荣也走麦城                                                         2023-03-17 10:00                                       

         (文/陈达)在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一书中,有关土匪九彪绺子的描写所占篇幅甚少只有寥寥数笔,该匪股刚一出场就被“火雷阵”炸得人仰马翻,匪首九彪也被活捉,仿佛这个匪帮只是个“打酱油”的,无足轻重。
历史上,真实的九彪和小说中写得迥然不同。这支匪股为在国民党那里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变得反动透顶,它们在牡丹江近郊杀人如麻罪恶累累,是对牡市新生人民政权威胁极大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匪帮,直到1952年才被剿灭。

红色经典《林海雪原》
九彪匪队的形成
九彪(1889——1952)原名刘亚杰,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国初年碾转来到磨刀石落下脚,先以种地为业,后种大烟、挖参、淘金。三年之后,刘亚杰自觉成了“山里通”翅膀已硬,便纠集起数名亡命之徒开始打家劫舍。
公元1931年是刘亚杰人生当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的匪股和“双龙”匪队合并,并向世人打出了“九彪”的匪号。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抗日浪潮此起彼伏,穆棱一带也变成了抗日武装的大本营,见风使舵的“九彪”也打出了抗日旗号。1932年,抗日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将“九彪”匪队收编,委任刘亚杰为第二军第七旅旅长。李杜、王德林部撤往苏联后,刘亚杰又继续为匪。
经日寇的收罗和收买,1935年九彪向日军投降,最终效命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军旗之下,成为侵略战争的爪牙和走卒。

眼含杀机的土匪老照片
1945年8月,“九彪”被苏联红军逮捕并押送到苏联。甄别九彪的过程中,因他在抗日救国军当过旅长,又有对日作战的事实,年底被苏联放回。
回国后的九彪,见到国民党势力强大,故而趁着牡丹江地区新生人民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公然与人民为敌,于1946年4月带着30多匪徒啸聚山林。
九彪匪帮活跃在磨刀石一带。为了能够得到国民党的高看和重视,捞取加官进爵的资本,该绺子在短暂的时间内,两次截击火车,切断了牡丹江与苏联的铁路。是年秋,九彪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吉林地下剿共先遣军”第九旅旅长,这个土匪遂摇身为国民党的“正统”军队,聚集的匪众也猛增到120多人。
此后,九彪由一个地地道道的惯匪,演变成一个反共更加积极也更加反动的政治“中央胡子”,与人民为敌也愈加穷凶极恶没有底线。
杀人如麻的九彪队
1946年九彪重新当匪后,全力讨好国民党反动派以期取得赏识和信任,所以反共反人民异常凶恶,对人民犯下了数起滔天罪行。令九彪在牡丹江人民心中臭名昭著的是这起“6.12”事件。

列车颠覆
对于九彪匪队在1946年6月12日第二次截击火车的情形,亲历人原牡丹江军区二团团长王敬之终身难以忘记。王团长这位《林海雪原》中“201”首长的原型,回忆道:当时被土匪杀害的绝不是《穆棱县志》记载的24人,而是对200多名群众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那天,王敬之带了八个伤愈归队的战士和两个警卫员,搭闷罐车去穆棱,准备向搞生产的三营布置运输事宜。
列车在大观岭和代马沟之间行进时,突然一声巨响传来,接着一节节车厢掉下铁轨,随之机枪子弹爆豆样乱飞。王团长的两名警卫员中弹身亡,护送尚县长回穆陵县的一个班战士,在王敬之的指挥下迅速展开有效反击,王团长带数人占领了后山。
伤愈归队的ー班长看东南方向没有枪声,便指派两个战土:“快带乡亲们往南山口撒!”两个战士应声而动,指挥群众转移。
后山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地向土匪射击,掩护群众转移的战士们坚守在车厢边也朝着土匪猛烈开火。怎奈寡不敌众,土匪嗷嗷狂号着向火车猛冲,战士十几名战士全部战死沙场……
九彪分出五十多人继续朝着王敬之所在后山冲击,自己带着剩下一百多人马,往群众转移的南山口奔去。
奔袭而来的土匪,南山口的群众进行了毫无人性的杀戮,苟活下来的妇女也被先奸后杀,满山遍野的尸体横躺竖卧,有的被撕成两片分挂在树杈上,有的鼓着眼睛被插在尖树桩上……带路的两个战士肠子都被挑出来,情景惨不忍睹。200多鲜活的生命在南山口消逝,鲜血把周围的青草都染红了。
剿九彪屡次落空
1946年秋末,牡丹江地区的大股土匪已经基本肃清,只剩下九彪、座山雕等少数顽匪,仍在垂死挣扎。《林海雪原》作者曲波所在军区二团承担起围剿这股顽匪的重要任务。
《东宁党史资料》第二辑留有牡丹江军区二团一营二连陈大正连长,当年有关追剿九彪匪帮的回忆,文中写到“惯匪九彪是我们(军区二团)追歼时间最长的一股土匪,到处有他的踪迹,又到处巡捕不到他的影子。在宁安以东、磨刀石山里曾两次进山围剿,已找到其匪巢(深山老林中的地下卧铺),也只打死两个抢粮回来的匪徒,整股土匪难以寻觅”。

《智取威虎山》剧照
追剿途中,英雄杨子荣曾数次发现九彪敌情,当他带大军复来剿匪时,因土匪转移后形成的时间差而扑空,二团屡次无功而返。
1946年11月末,军区二团继于宁安追剿九彪未果后,在团长王敬之率领下,开赴东宁绥阳镇附近,继续征剿土匪九彪。
11月30日,王团长得到杨子荣在沙河子发现匪情的情报后,立即率队顶风冒雪急行军几十里赶到沙河子附近,尖兵发现土匪仍在村里。
得悉的我方将士斗志昂扬,自追剿九彪以来,部队几次进山又跑了几百里路,始终不见匪踪真是令人憋气又恼火,这次九彪算是插翅难逃了。
战斗打响后,土匪火力异常强大,不一会儿二团牺牲十名战士,原来与共军作战的是郑玉发匪营100多土匪不是九彪部。现场侦察不充分,又犯了轻敌错误,沙河子一战军区,吃了哑巴亏。

群匪图
沙河子之战是军区二团剿匪的最后一场战斗。战斗总结时,201、203首长和杨子荣都做了深刻的反思……
牡丹江军区二团对九彪匪帮的连续多次围剿,使得九彪如惊弓之鸟,他命令土匪在进出营地时,不管多少人都走ー个脚印,走在最后面的人,要把踩倒的草扶起来,以免被人发现。加之,磨刀石一带土改不彻底,山东籍老乡对九彪的刻意保护,在部队收网前九彪总能先溜之乎也。
“镇反”时九彪毙命
眼见谢文东、马喜山、王枝林等巨匪相继落入法网,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狡猾阴险狡诈的九彪带着那些累累血债的顽固惯匪,躲进深山老林潜伏起来。一时间,这帮人生死不明……
1951年春夏,镇压反革命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高潮。在对敌特分子案件的侦办过程中,有关土匪九彪的线索也一点点浮出水面,这条潜伏多年的大鱼即将落网了。

人民必胜
1952年7月2日,穆棱县公安局根据省公安厅的指示,成立了3个搜山组,对穆棱南部山区重点部位展开了地毯式的搜查。随着3个烟匪的捕获,九彪在巢穴四周钉下的“眼线”被拔掉。审讯过后,九彪的行踪被揭秘。
7月17日拂晓,“九彪”匪穴四周所有可疑逃跑“洞口”被清理,人民军队对“九彪”老巢发起来攻击,在人民的铜墙铁壁面前,负隅顽抗的土匪九彪被就地击毙。
杀人如麻与人民为敌一生的63岁政治土匪九彪,最终没有能够躲避过正义的惩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12:30 , Processed in 0.00762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