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风得意时被贬,刘禹锡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短短几句彰显一生豪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10 04:15: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春风得意时被贬,刘禹锡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短短几句彰显一生豪情                                                         2024-02-06 10:50                                         

   发布于:天津市
   
         秋风拂面,金黄的落叶飘舞,一切都在述说着秋天的故事。这个时候,古往今来,悲秋伤秋的情感总是涌动着人们的心头。诗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纷纷吟唱,留下了一曲曲悲秋之作。李白,那位一向洒脱的诗仙,却在秋夜写下了《秋风词》:“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他的心头荡漾着秋天的相思之苦。而杜甫,那位沉郁的文学巨匠,在秋高风怒时吐露心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中的杜甫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情感。进入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让人情不自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描绘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和凄美之中。

然而,当秋天到了刘禹锡的手中,却展现出一番别样的风情。对于刘禹锡而言,悲秋伤秋似乎与他无关,他眼中的秋天是一片晴空万里的明媚景象。我们要分享的是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是刘禹锡在34岁时所作。在他20岁不到的时候,诗名已经大放异彩;21岁便考中进士,职位更是一路高升,成为监察御史。他的一生犹如开了挂一般,但在春风得意之际,因新王登基而被贬。此时,他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短短几句却传达了他一生的豪情。

《秋词二首》的第一首表达了刘禹锡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他直言古人对秋天的忧伤,但他却认为秋天胜过春天。诗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通过描绘一只鹤翱翔于碧空之上的壮美景象,刘禹锡将秋天的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没有过多修辞,但动词“排”和“引”的运用赋予了诗歌强烈的张力,使得整体格调更为高远。

第二首诗则从细节上展现了秋天的美。刘禹锡描述了山明水净、夜霜初降的秋天景象,树叶从深红到浅黄,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登上高楼,清爽的秋意扑面而来,与春天的绚烂相比,更显得静谧。这里的描写细腻而真切,使读者仿佛亲身感受到了刘禹锡眼中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全诗流畅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展现了刘禹锡对秋天的独到见解。这位豪情万丈的诗人在文字中不仅传达了对秋天的理解,更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与豪情。即便他在后来被贬至岭南,仍然能在《再游玄都观》中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展现出他豪情不减的精神风貌。

在刘禹锡的笔下,秋天并非忧郁而沉闷,而是一片明朗晴朗的晴空万里。他的豪情在岁月的风雨中愈显坚韧,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7:51 , Processed in 0.0083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