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8年那位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农的女知青廖晓东,后来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7 20:52: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8年那位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农的女知青廖晓东,后来怎么样了                                                         2023-09-04 11:17                                       

       2018年8月,电视剧《热血染红桃林地》在诸城市桃林镇花石子村开机拍摄。影片讲述了一名青岛女知青不顾亲人劝阻,坚决参与上山下乡,并为当地做了许多贡献。而这名女知青的原型就是廖晓东。
知青,全称知识青年。1968年到1978年期间,为解决城市就业困难问题,扶持农业农村发展,国家开始鼓励青年回到农村、草原、大山参与劳作。无数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准备上山下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廖晓东也是其中一员。
电视剧中的“廖晓东”下乡后,为三官庙村做了许多贡献。她办学校、帮助贫农、扶助烈士家属、不辞辛苦参与劳作。这些都是廖晓东的真实事迹。

与其他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不同的就是,廖晓东心中的热血烧得更旺。在农村劳作的日子里,城里来的青年一般都很难适应这样艰苦的生活,而廖晓东即使吃苦,也依然干劲儿十足。在其他人想方设法回到安逸的家乡时,她却甘愿永远留在三官庙村。
廖晓东下乡期间的丰功伟绩令人敬佩,然而她的热血不止于此。1969年,廖晓东不顾众人反对,竟毅然决然嫁给了当地一个有名的贫农——卢兆东。
在众人眼里,卢兆东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两人的身世三观截然不同,一个是知识青年,一个大字不识,更不用提爱情。而廖晓东却坚决嫁给这样一个人,真实让人匪夷所思。

她为什么放弃青岛的安逸生活来到贫困的三官庙村?又为何不顾反对嫁给一个贫农?廖晓东后来的生活又过的怎样?在进入正题之前,新进来的朋友不妨点一下关注。既不错过未来精彩内容,也可回顾往期视频。
廖晓东的革命精神
1947年,廖晓东出生在一个双烈士家庭。她的父母都倒在了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为国牺牲。廖晓东被母亲托付给了战友——养父廖弼臣和养母姚培玉。
养父母也都是参加过战争的英雄。廖弼臣曾参加过万里长征,在艰苦的条件下,爬雪山,过草地,克服重重困难活了下来。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战役,养母也曾在战场出生入死。在这样的家庭里,廖晓东倍受熏陶。

为告慰战友英魂,养父母把廖晓东当作亲生孩子抚养。新中国成立后,廖弼臣担任了青岛市法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他们带着廖晓东一起生活在了青岛。
在养父母的抚育下,廖晓东学会读书写字,且成绩优异。养父母对她期望很深,把她视为家中长女,作为弟弟妹妹们的榜样。
1968年,廖晓东在青岛一所高中毕业,那一年,她21岁。当时国家号召青年们山上下乡,口号呼声很大。廖晓东也颇受感染,作为城市青年的一员,她渴望到乡下去体验农民的生活,扎根农村,为国家做奉献。

想法一出,廖晓东便报了名,准备参与下乡活动。然而养父母却心疼的不得了,长期在城市生活的女孩子,怎么能受得了下乡那种恶劣的生活条件。更何况廖晓东是逝世战友的孩子,他们如果让她去过这样的苦日子,到了九泉之下,他们又该如何跟战友交代?
于是养父廖弼臣决定劝阻廖晓东留下来。她是长女,养父希望她能在家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陪在他们身边。而下乡那种事,可以等弟弟妹妹长大后替她去。
廖晓东却丝毫不听劝,由于常年受父母和养父母的精神熏陶,她心中早已有了满腔热血。她对养父说道:“下乡的日子再苦,也不敌父亲母亲万里长征苦,你们可以献出自己的热血,我也一样。”

无奈,廖弼臣只好放廖晓东下乡。1968年4月,廖晓东和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一同上了一辆绿色的大卡车。卡车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知青们的胸口上绽放着一朵朵大红花。
同行的人大多因为背井离乡而掩面哭泣,有的是担心过苦日子,有的是怕再难回家乡。唯有廖晓东神色淡定,她迫不及待的去贫困的山村里体验农民的生活、贡献力量。
随着大卡车停止前进,廖晓东被带到了目的地——诸城县公社。经过一番询问,她知道这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差。但这和廖晓东想象中的下乡不同,她随即和几名知青一同表示,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无奈,公社领导只好把他们送到了三官庙。那里道路不通,土地贫瘠,乱石遍地,村里祖祖辈辈的人都住在半山腰上,也都困在了那里。
廖晓东和几个知青坐着拖拉机赶往了三官庙,可到了半路,拖拉机师傅便停下了前进。他告诉几个知青,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要想到三官庙,只能他们自己爬山走过去。廖晓东心情激动,她心里暗暗想到,这就是她要来的地方,越是穷苦,她越要在这里发光发热。
到达三官庙的几个知青立马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切欢迎,他们拉着横幅,一个个善良朴实的面孔让廖晓东感到无比触动。村支书号领村民们东拼西凑了一些白面和炊具给他们用,然而廖晓东却直接拒绝了。

“我们既然来了这里,就和大家是一样的,不需要搞特殊。村民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这样才不会拉大我们和村民们的距离!”一席话让村民们很是感动,可也再不敢去送东西。至此,廖晓东的知青生活正式开始。
在三官庙里廖晓东辛勤劳作,开办学堂,从不言苦累。这些事迹,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而他们一直无法理解的就是,廖晓东为何要嫁给当地的贫农卢兆东?
扎根农村做贡献
初到三官庙,廖晓东就立马投入了劳作。在青岛时,廖晓东生活所需的用水都是拧开水龙头就可获得,而在村里,她只能一担一担地挑。由于天气干旱,地里的庄稼需要浇水,她便跟着男人们去挑。从未参加过这样高强度劳作的她,没几天手脚就长满了水泡。

村支书劝她去做一些轻松的活,廖晓东却坚决留在这里干重活,嘴上总说着“适应一下就好了”。地里的庄稼需要施肥时,她就第一个跳下有着刺鼻臭味的粪坑。村民们上山挖树沟,廖晓东也马不停蹄的跟着去。山上乱石遍布,一铲子下去,手臂都被震得发麻,她毫无抱怨,咬着牙从早干到晚。
一年过去了,廖晓东的劳作日记写满了330天。
村里有一户贫困人家,男人叫常盛,他的妻子身患重病,带着三个孩子。他不得不外出务工,挣钱给她治病,可一去外地,三个孩子便没人管。廖晓东了解后,立马号召其他的几个知青够了15块钱,让常胜带着妻子去治病。
15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目,这里的人一年都很难赚到。廖晓东看着常盛为难的眼神,宽慰地告诉他:“这钱不用还,先拿去治病。”一席话,让常盛感动地痛哭流涕,跪地拜谢。

随着和这户人家的接触,廖晓东才发现这个村子里没有学校。若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那么祖祖辈辈都只能永远被困在这里。
廖晓东问常盛的女儿二曼是否想学写字,懵懂的小姑娘弱弱的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廖晓东便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教二曼读书写字,这也是她的第一个学生。后来,廖晓东又叫上其他的孩子,一起在家里给他们授课。
到了过年的时候,其他知青们都着急返乡看望家人,而廖晓东却坚持要留在三官庙,和村民们一同过年。过年期间,她到访村里的几户烈士家属,不求回报地为他们打扫卫生、做家务。

好不容易回一次老家,养父母们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盼着廖晓东回来团聚。廖晓东却先赶往了母校看望恩师,再向学弟学妹们宣传下乡助农的精神。偶尔写信回家,廖晓东也是让家里人寄来一些旧书本,用来给村里的孩子们用,或是寄一些钱,拿来帮助贫困人家。
一天,在一个忆苦思甜大会上,村里有名的贫农卢兆东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俺家三辈讨饭,三辈没媳妇,三辈孩子没有娘——爷爷捡了俺爸,俺爸又捡了俺,俺这都三十多岁了至今还是光棍……”
他的事迹触动了廖晓东,如何解决贫农们的婚姻问题,是个大事。想来想去,廖晓东决定,嫁给卢兆东!村民和同行的知青们知道她的想法后震惊无比,大家纷纷前去劝说:“解决贫民的婚姻问题可以去帮忙介绍合适的人,怎么能自己去嫁给他呢?”

身在青岛的养父母也希望廖晓东赶紧回家承欢膝下,再帮她安排一桩好婚事。以后一家人就生活在青岛,团团圆圆。他们知道女儿要嫁给贫农,要永远留在三官庙后,便极力反对。
然而廖晓东心中已经做好决定,她要是想留在三官庙,就要有个先决条件。于是她决定,干脆就嫁给卢兆东,既能解决贫农的单身问题,她也能“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1969年5月1日,卢兆东推着一辆独轮车,前往25公里外的公社接亲。一路上喜气洋洋,坐在独轮车上的廖晓东几次被颠簸下来,嘴里却依然哼着歌,最后干脆下来自己走。有人劝到:“25公里路,可累着呢!”廖晓东却不以为然:“再累也比不上长征累,再远也比不过长征远啊!”廖晓东的精神感染着众人,然而,结婚后的廖晓东是否幸福,还是一个未知数。

未知的婚姻生活
卢兆东的家里只有一间毛坯房,一口大缸、一个土坯橱柜和一张床便是他全部家当。结婚后的廖晓东身份不再是知青,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妇。
婚后没多久,廖晓东便发现,卢兆东不光没有文化,思想还很封建,有着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然而廖晓东却并不认为他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自己与农民还存在距离,需要抓紧学习。
面对廖晓东的包容,卢兆东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变本加厉。廖晓东经常出门务农、教村里孩子学习,但是这些行为在卢兆东看来,就是不守妇道,抛头露面。卢兆东极易动怒,情绪不稳定,在一次争吵中,动手打了廖晓东。加上卢兆东的家里十分贫困,结婚不久的廖晓东便瘦得皮包骨头,身上还经常青一块紫一块。

同行的知青们劝说她离婚,村支书也反对她的婚姻。然而廖晓东为了当初自己许下的诺言,还是决定留在卢兆东身边。
后来,廖晓东怀上了第一个孩子。孕妇需要补充营养,而卢兆东家徒四壁,刚开始还能吃到地瓜,后来干脆连地瓜都吃不上了。廖晓东只能忍饥挨饿,怀有身孕她的体重不增反降。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廖晓东的身体变得更虚弱了。
即便如此,廖晓东依然不忘初心,每天除了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还是坚持做农活,教学生们读书写字。1972年,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她提出了办一所学校。在村民和村支书的帮助下,三官庙的第一所小学诞生了,任职老师是廖晓东和当初一同下乡的知青徐丽。

廖晓东吸取养父曾经在新四军淮南半塔办学的经验,带领学生实施半工半农的教学模式。既不耽误读书写字,也不耽误做农活。第一年,他们便有了600元的收入,廖晓东开心不已,将这些钱全部用在了建设学校、为孩子们买书本上。
廖晓东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孩子们也十分拥戴这名慈祥的老师。然而这一切卢兆东并不为所动,他的脾气变得更暴躁。他无法理解妻子的行为,不仅不以妻子为傲,反而觉得妻子经常外出,抛头露面,让他感到丢人。卢兆东对廖晓东殴打的次数越来越多,廖晓东身上新伤加旧伤,留下了许多疤痕。
直至1973年,廖晓东生下了第二个孩子,家暴仍未停止。可廖晓东就如被下蛊一般,扎根农村的思想从未磨灭。就这样,她“困”在了那个并不幸福的家庭里。

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廖晓东在一次授课时病倒在了她最爱的讲台上。她得的病是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这种病大多数出现在过度劳累的人身上。
村里、镇子里、县里的医生都无法治好她的病,无奈,大家只能送廖晓东回青岛的大医院诊治。但由于病情严重,1974年2月8日,廖晓东离开了人世,年仅27岁。离世时,她的大儿子才3岁,小女儿年仅6个月。

消息传到三官庙,村民们悲痛万分。中共诸城县委召开二千多人追悼大会,一时间,全县人民为这名女英雄掩面而泣。后来,《大众日报》报导了廖晓东的光荣事迹,2018年,以廖晓东为原型的电视剧《热血染红桃林地》开拍。
“扎根农村做革命”、“教书育人”、“扶助贫民”……廖晓东的精神值得敬佩。在国家的倡导下,当年的廖晓东满腔热血,毅然决然上山下乡。然而也正是她的意志太坚定,导致她做了嫁给贫农的选择,也得到了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
在面对家暴、精神打击,廖晓东依然不忘初心,可也被困在了初心里,结局令人惋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6:31 , Processed in 0.0129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