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退伍3年,去战友家里开的工厂应聘,战友妹妹笑着说,娶我好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6:14: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退伍3年,去战友家里开的工厂应聘,战友妹妹笑着说,娶我好吗                                                                   2024-12-04 10:15                                        

发布于:江西省
   
        同志们都说我是个有福气的人。可不是嘛,不光在部队立了功,退伍后还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娶到了贤惠的媳妇。每每想起这一切,我都忍不住感叹命运的奇妙。
那是1985年的春天,我和李向东同志在河北省征兵办报到。记得那天排长说:"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解放军战士了,要保卫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话音刚落,我们这帮愣头青就激动得热泪盈眶。
"老马同志,你是哪里人?"李向东递给我一根大前门香烟。

"我是邯郸的。你呢?"我接过烟,却不好意思抽,揣进了口袋。
"我是保定的。俺爹是棉纺厂的老工人,俺妈在街道办当会计。"李向东憨厚地笑着,"家里还有个妹子,在上高中呢。"
就这样,我们成了同一个班的战友。那会儿部队条件是真艰苦,大冬天打井水洗脸,半夜站岗冻得牙直打颤。但我们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训练都争先恐后。
"李同志,你小子体能不错啊!"班长老贾经常表扬他。
"这算啥,咱们厂子的工人同志一天得搬多少棉花,我这都是从小耳濡目染练出来的。"李向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像咱爹那样做个好工人"。
每到礼拜天,战友们都围在广播前听《今日说法》或者《新闻联播》。李向东总会收到家里的来信,那是他妹妹李小梅写的。"我妹子争取考师范学院,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他总是自豪地说。
"你妹妹很有志气啊。"我由衷地赞叹。
"等你探亲假的时候,来我家吃顿饭。让你尝尝我妈包的白菜猪肉馅饺子。"李向东说这话时,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秋天的一次实弹演习中,李向东为救战友负了重伤。在医院里,我看着他裹着厚厚纱布的右腿,心里难受得很。

"老马同志,你别这样。"他反倒安慰起我来,"咱们解放军战士,为了保卫祖国负伤是光荣!"
组织上很重视李向东的伤情,不但给了他二等功,还特批他回原籍安置。临走那天,他紧紧握着我的手:"等你退伍了,一定要到保定来找我。我们厂是国营棉纺厂的集体企业车间,专门生产纺织机械配件,就在火车站西边。"
1988年底,我也退伍了。组织上考虑到我在部队立过三等功,把我分配到了市属机械厂。可惜改革开放后,不少国营厂子经营困难,我们厂也不例外。去年,我被迫下岗了。
想起李向东,我决定去保定找他。到了火车站,打听到西边的纺织机械车间,那是棉纺厂下属的一个集体企业,去年刚改制。
"同志,请问......"我正要打招呼。
"同志,您是找人是吧?"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姑娘迎了上来,眉眼间透着几分熟悉。
"我找李向东同志。"
"哦,您就是我哥常说的老马同志吧?我是小梅。"姑娘笑着说,"我哥在车间开会,您稍等。"
没想到当年的高中生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李小梅现在是车间的会计,毕业后本来分配在教育局,后来主动要求回厂子工作,照顾右腿有残疾的哥哥。

"老马同志!"李向东拄着拐杖出来了,"真是想啥来啥!我们正愁找不到技术骨干呢!"
原来,他们车间承包后效益不错,正打算扩大生产。这下可好,有了我这个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加入。很快,厂领导和车间主任开会研究,决定由我担任技术组长。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小梅接触的机会也多了。她总是默默地帮我整理图纸,有时还给我送来热茶。我心里明白她的心意,可就是拉不下面子开口。
这事让李向东的老母亲看出来了。一天,她把我叫到家里:"老马同志啊,你条件不错,也是有工作的人,我和老李都很满意。要不,你和小梅处处对象?"
"阿姨,我......"我的脸一下子红了。
"我早就看出来了。"李向东笑着说,"妹妹的终身大事,我和爹妈都得把关。老马同志,你要是真心的,我第一个支持!"
就这样,经过李家父母和单位领导的同意,我和小梅开始了正式交往。一年后,我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那天,李向东特意穿上了他那件珍藏的军装。
"为了新郎新娘,干一杯!"战友们举起了盛满北京二锅头的白瓷茶缸。
"感谢组织的培养,感谢战友的信任。"我激动地说,"我一定好好待小梅,好好工作,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如今,我们的车间已经发展成了市重点企业。每当看到厂门口高高挂起的红旗,我就想起在部队的岁月。那段军旅生涯不仅让我学会了责任和担当,更让我得到了最珍贵的礼物——我的妻子和这个温暖的家。
有时候,邻居们问起我和小梅的故事,我就说:"这都是托了党的福,托了改革开放的福啊!"
每到节假日,我和小梅都会带着孩子回老李家。看着他右腿虽有残疾,却依然坚持工作的身影,我总是想起他当年说过的话:"咱们要一起建设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虽然物质条件不富裕,但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有战友的情谊,有组织的关怀。现在想来,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1-6 20:03:06 |只看该作者
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跟党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5-2-13 06:24:42 |只看该作者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作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9:54 , Processed in 0.0085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