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95年,嫁到农村的女知青呆坐良久,以一瓶农药决绝地结束了生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17:38: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95年,嫁到农村的女知青呆坐良久,以一瓶农药决绝地结束了生命                                                                 2024-12-15 11:30                                        

发布于:天津市
   
      1995年,嫁给农民的女知青,突然将满满一瓶的农药倒在了嘴里。临终前,她只说了一句话:“这段婚姻毁了我一辈子……
在五原县建丰农场的一户农家中,女知青刘琦罕见的换上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独自坐在窗边一动不动,不知是在思考些什么。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刘琦终于缓慢地站起身子,但她却拿起面前的农药一饮而尽,决绝地结束了自己51年的悲苦人生。
女知青刘琦为何没有返回城市?她的人生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竟会让她选择如此一种惨烈的结局?
01
响应党的号召

1965年,在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纷纷开始前往农村下乡插队,刘琦也是在这时成为了呼和浩特市的第一批下乡知青。
虽然刘琦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城里姑娘,但她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早已成年的她,身高却只有1米32左右。
按照当时的政策来说,刘琦不仅不属于下乡的范围人群,甚至还能额外拿到补贴,但心怀理想的她却并不想要这份优待。于是她在说服家人之后,便主动找到负责人提出申请,成功加入到下乡的队伍中。

刘琦带着对未来农村生活的期望,千里迢迢来到了她的下乡地点红柳圪旦村,这个村庄仅有零零散散的几十户人家,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不过她并没有被这处贫瘠的村庄吓退,反而还带着满心的希望和欢喜,努力的融入到村子里去。
但令刘琦没想到的是,农村的生活远比她预想的还要艰辛,四处散播的流言蜚语更是带给她无边的痛苦。
刘琦刚到村里,就因为矮小的个头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参加劳作时又因为力气弱小被别人嫌弃。

环境的不适加上村民的冷眼对待,让刘琦经常一个人躲在家中偷偷的哭泣,但要强的她却没有认输,她坚信别人能干的她也能干。
从这以后,刘琦弱小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劳作的人群中,她加入到每个割麦子的夏日,哪怕双手布满血泡;每个开凿大渠的寒冬,哪怕双脚都被冻伤,她所做的这一切就是希望能够不被“区别对待”,而事实证明刘琦确实做到了。
农户们对她的态度不知从何时开始转变了,每个人都对这个小个子姑娘赞赏有加,刘琦也终于成功融入了这处村庄。
在之后的日子里,刘琦经常会在农忙结束后,为大家演唱在当地学来的山歌,回家后还会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学习功课。渐渐地,村里的大人小孩全都对她心生好感,刘琦也一直都乐在其中。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70年代,下乡的知青们也迎来了返城的机会,附近的其他知青陆续被调回城里,或进入企业工作,或重回大学继续学业。
可唯独刘琦却怎么也等不来自己的通知,直到所有知青全部走光只剩她一人时,家中兄长刘学久的一封信又让她重新拾起对生活的希望。
原来,刘琦没能被调回城里是因为家中的政审不合格,但刘学久也在信中安慰她不要自暴自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样也是一条建设祖国的道路。

哥哥的来信让刘琦彻底失去了回城的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刘琦又重新对农村生活燃起了希望,她坚信只要自己肯吃苦,无论在哪里都能作出一番成就。
伴随着扎根农村的想法,已到适婚年龄的刘琦也开始考虑起自己的婚事,但身体上的缺陷让她对爱情从来都没有信心,直到一个名叫刘三海的农村汉子走进了她的生活。
02
相爱相知

决定留在农村的刘琦还是过着和之前一样的生活,但她无聊的日常生活中,却逐渐出现了一个愿意陪伴她的男人。
刘三海是红柳圪旦村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家境贫苦,可1米8 的大个子和为人老实的性格,很快就引起了刘琦的注意。
但外表并不是吸引刘琦的全部,最重要的还是刘三海对她确实很好,每次农忙结束后,刘三海总会向刘琦嘘寒问暖。
有时刘琦回家晚了,还总是会看见刘三海蹲在路边等自己,看到刘琦路过,1米8的大男人还会红着脸递上藏在怀里的窝窝头。

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就开始熟络了起来,虽然刘三海没什么文化,但总是能逗的刘琦开怀大笑,渐渐地,刘琦被刘三海的幽默风趣和善良给打动了。
两人很快就在村民的撮合下走到一起,火速定下了婚约,尽管刘琦知道两人之间存在着种种巨大差距,但她却并不在意,只想着未来能和丈夫共同努力,幸福美满的过完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可事实却跟刘琦的想法天差地别,甚至可以说,就是这场爱情的漩涡,让她余生都深深陷入到绝望的深渊中。
03
婚后生活

在刘琦的印象中,刘三海一直都是一个幽默风趣、吃苦耐劳的好男人,可刚结婚不久,刘琦才慢慢发现他的真实面目。
婚后的刘三海一反常态,不仅好吃懒做,花钱还大手大脚,对开朗的刘琦更是有着很大的意见。
刘琦一直都是个爱笑的姑娘,走在村里见到熟人都会热情的打招呼,但这在守旧的刘三海看来,就是她结过婚还不知检点。每次刘琦去邻居家串门的时候,刘三海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就好像必须要问出个什么事情一样。

刘琦被折磨的无比心累,但谁让这是自己的选择,无奈只能勉强这样生活,直到刘琦怀孕,她又将希望寄托在了未出世的孩子身上。
自从结婚后,刘三海就一直过着懒散的生活,别人下地干活的时候,他就独自躺在家中呼呼大睡,尽管刘琦经常软硬兼施的劝说,但他却从不做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现在怀孕了,刘琦觉得刘三海应该会看在孩子的份上,老老实实出来赚钱养家,可之后的几年间,刘琦接连生下了两个女孩,生活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还变得更加恶劣。
由于刘三海嫌弃刘琦生的全是女儿,觉得是她断了他们老刘家的香火,于是对她的态度也变的更加恶劣。

各种污言秽语从刘三海的口中喷涌而出,严重的时候还会对刘琦拳打脚踢,甚至还几度提出要将二女儿送人的想法。
为此刘琦和刘三海大吵了一架,坚决不同意把女儿送人的做法,但很快刘三海就从某个兄弟家抱回了一个男孩,成功得到了一个儿子。
只不过刘三海所谓的香火延续不过是嘴上说说,也就刚接会家的前几天喜庆喜庆,之后就将孩子又扔给了刘琦照顾。
同时照顾三个孩子的负担全部压在刘琦的身上,但刘琦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角色。
04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了70年代末,农村迎来了土地所有制改革,生产凡是也有原来的大锅饭变成了土地承包,别人家都在满心期待着要干出一片广阔天空的时候,刘三海却一如既往的懒散。
虽然刘琦家中也分得了7亩地,可刘三海却从不下地干活,刘琦也只能无奈的一边照顾孩子,一遍抽空下地干活。
一家人就这样生活到了1988年,刘琦也迎来了自己改善生活的机会,当地的领导亲自找到刘琦,希望他能担任农场学校的老师。

这对于刘琦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所学的知识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可刘琦有了固定工资之后,生活依旧没有好到哪去。
刘琦赚到的所有收入,都被刘三海拿去吃喝,女儿也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刘琦的态度十分恶劣,儿子虽然是过继来的,但也随着刘三海的脾性长大,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混日子。
眼看着周围村民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个个家里都盖起了楼房,唯独刘琦一家人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贫困户”,虽然刘琦不想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可生活却逼的她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尽管刘琦一直尽心尽力的做着教师的工作,所有的收入也全都花在了一家人身上,可多疑的刘三海却总是疑神疑鬼,认为刘琦在外面这么长时间,指不定都在干什么事呢。

渐渐地,村里到处散播着关于刘琦的流言蜚语,而始作俑者竟然就是自己的丈夫刘三海,他到处宣扬着刘琦与学校其他男教师的有私情,将刘琦的人格仍在脚下狠狠地践踏。
这些话对于刘琦来说就仿佛是一把尖刀,狠狠的刺进了她的胸口,一生要强的她也终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一塌糊涂的婚姻,家徒四壁的条件,就连对孩子们的教育也是如此的失败,这些生活上的种种,让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

1995年,刘琦选择用一瓶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谁也不知道压死骆驼的到底是哪根稻草,可能是丈夫,也可能是孩子。
刘琦终究是一个要强的人,她选择了这种决绝的方式离开,走之前没有对这个世界留下任何一句话,或许她走之前呆坐的时间是在回味从前,但终究是这凄苦的生活没能让她感受到一丝喜悦。
05
结语

刘琦的人生让人叹息,长久的煎熬和折磨早就压的她喘不过气,如果当时刘琦能在仔细一点,或者没有选择留在这里,她的生活又是否会是另一种模样呢?
但小编想说的是,纵使生活苦难,可无论是怎样的困局,都一定有它的一丝出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着理智的想法,熬过痛苦,就能品尝更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10:13 , Processed in 0.0082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