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四天结束生命,生前说了一句话,发人深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06:4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四天结束生命,生前说了一句话,发人深思                                                                 2024-12-25 12:30                                        

发布于:天津市
   
        大家都知道,人只要活着,就在分秒不停地成长、衰老,最终走向死亡。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伤病,也预想过生命的终点。只不过小的时候,面对病痛战胜的往往是我们;而年老后,面对衰老、疾病,即便有心反抗也无能为力了。这种无助的心情,真让人不知所措,不愿面对。
但也正因如此,如何度过晚年,如何在生命最后的旅途中,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让生活更有意义,成了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在这一点上,陈司寇老人的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陈司寇曾是北京101中学的老师,也是北大教授赵宝煦的夫人。在她92岁那年,丈夫离开人世,她便开始了独居老人的生活。
在一般人眼中,处于92岁的高龄,身体机能都会呈现断崖式的衰退,头脑思维也开始僵化迟钝,已是“岌岌可危“的状态,独居有很大的风险,但陈司寇不这么认为。她见过许多在医院里可怜兮兮等着子女”营救“的老人,那样的卑微和脆弱,使她不愿成为其中一员。于是她拒绝儿女接她回家同住的提议,坚持自己能够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成为别人的累赘,依附于他人而活。
陈司寇的主张并非盲目自信,而是有理有据、有严密计划的。她知道,老人独居最大的问题有两点,一是身体上的疾病,二是精神上的孤独。为了避免自己被这两个现实问题束缚,她为自己制定了一份详实细致的日程表。

陈司寇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先锻炼1小时,随后买菜做饭。上午空闲的时间,她会读书看报,或是看些电视节目,下午则出门遛弯,找朋友聚会聊天,晚上九点就上床睡觉,保持充足的睡眠。
平日里她会格外关注养生方面的书籍,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使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规律、健康。偶尔生些小病,她也绝不大题小作,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而是保持心态的平和,以按摩、食疗等舒缓的方式代替吃药、打针这类刺激的治疗。对陈司寇而言,是药三分毒,即便是保健品也是少吃为妙。
和其他独居老人相比,陈司寇很少感觉到孤独,因为她将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日常安排上,同时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维护自己的社交关系。

她常常对自己的朋友说,人老了眼光容易放太近,只能看到自己的衰老和身边的儿女,其实并非如此。年纪大了,天地也可以很广阔,只要用心寻找自己的内心的渴望,就会有无数有意思的事情等着她做,哪里还会孤独呢,这句话也是发人深省啊。在她的鼓励下,年纪大的朋友们也开始走出封闭的生活,开始拥抱属于老年人的各种可能。
面对不可抗力,陈司寇也能泰然处之。2015年,她的左肾检查出一颗肿瘤,医生和家人都建议她做手术切除。她笑着说,活了这么久不生病才是不正常的,有病也不需要再折腾了。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无需紧张。她拒绝治疗,照常回家生活。
半年之后,肿瘤终于发作。陈司寇自知命不久矣,不愿再劳烦子女为自己所累。她去意已决,不再进食。断食4天之后,她安详地离开了人间。

陈司寇的一生度过了96年的光阴,她用理性和自制,从容地走完生命的全部旅程。大部分人都在惶恐不安地等待死神将生命夺去,而她则选择在生命的最后,由自己亲手画上完满的句号。虽说人各有志,不同的人对生命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陈司寇老人的生活方式无疑给了我们另一种范本,带我们领略老年人优雅的姿态,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后半程的意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5:27 , Processed in 0.0075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