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国题材被移除课本,西方名人故事编入教材,清华教授:崇洋媚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09:34: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白乙 于 2025-6-10 09:35 编辑

爱国题材被移除课本,西方名人故事编入教材,清华教授:崇洋媚外                                                                    2025-01-15 09:30                                        

发布于:天津市
   
                                    

课文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因此对课文的甄选不得不慎重。回想起小时候的课本,你是否还清晰地记得老班长手里的鱼钩;火车站台上父亲手里的橘子;亦或大渡河上一条条铁索搭建而成的泸定桥。
最近有关《狼牙山五壮士》从教材上被删除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对此义愤填膺,认为这篇课文是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够被删除。有的人却认为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和时代接轨。其实不止现在,二十多年来语文教材的每一次删减修改背后都有着巨大争议。

《谁是最可爱的人》,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篇文章,这是魏巍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所撰写的报告文学,课文中志愿军的行为不仅感动了作者,更感动了当时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位中国人。因此被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现在许多版本的语文教材却将之删除,很多学生至今都没有听过魏巍这个人。

取而代之的则是许多西方名人与外国故事,很多人一定记得这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地震中一对父子艰难获救,同时也救了一批同学的故事。整片文章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没有救援队的帮助,没有政府的帮忙,紧靠父亲一双手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全班同学。

不出意料,这是美国一位短篇小说家虚构的。众多外国文章中,除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还有《爱迪生救妈妈》,《华盛顿砍倒樱桃树》,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虚构的故事。爱迪生出生于1854年,世界第一例阑尾手术却是1886年进行的,难道爱迪生和他妈妈穿越了?华盛顿家住在悬崖上,他莫非有“金坷垃”可以在悬崖上种植樱桃树?

语文不是历史,用虚构的故事教育学生无可厚非,但是用这些外国假故事替代《刘胡兰》、《黄继光》、《倔强的小红军》这些故事未免舍本逐末。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已经被很多人遗忘。笔者曾经在外国网站看到一个视频,一队抗涝救灾的消防战士正在休息时,远处的一个小男孩看到他们,特意跑了过来,挺直了腰板向他们敬了一个礼。一瞬间,所有战士站了起来,回敬小男孩一个军礼。
在视频下面是许多外国网友的留言,其中一条让笔者记忆犹新:“我喜欢这样的国家,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当孩子们长大后,有人问及他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不会回答诚实的华盛顿,聪明的爱迪生,而是一脸坚定地说:“解放军叔叔!”这样的答案又有哪个中国人不为之触动,不为之落泪。

语文教材中许多爱国主义课文被删,鲁迅的文章也因为过于晦涩而被删减,真正留给学生们的中华文化精华少之又少。清华大学教师,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教师对此,直接公开批判:有一些教材本身质量不高,对西方歌功颂德,这就是崇洋媚外!
如今说起中华文化人们最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传承”,如何传承中华文化?说到头还是要靠学生和孩子,靠最基础的教育和言传身教。如果连课本都宣扬虚假的外国文化,那么古人骨子里的诗词歌赋,秦腔楚辞又由谁来继承,流淌在我们血脉中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要如何继续传承?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7:22 , Processed in 0.0072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