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方定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停止干这些副业,注意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07:11: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官方定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停止干这些副业,注意了!                                                                            2025-07-14 05:17                                        

发布于:四川省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副业红线:坚守底线,方能行稳致远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兼职、从事副业的话题热度不减。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私下“跑腿”、经营“副业”,认为只要完成本职工作便无伤大雅。殊不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实则潜藏着诸多“无形的红线”。本文将深度剖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副业的禁区与雷区,警醒广大职工朋友们切勿触碰,以免付出沉重代价。

违规副业的严重后果:不仅是丢饭碗,更是信用危机
千万不要轻视违规兼职的风险,一旦触碰“红线”,后果不堪设想。轻则面临党纪政纪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撤职甚至开除。重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嫌受贿、职务侵占、违法经营等,被追究刑事责任。更令人担忧的是,违规行为还会严重损害个人信用记录,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官方严令:这些副业,碰都不要碰!
早在之前,中央纪委和相关部门就已明确表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纪律,维护公共利益,严禁从事任何违法违规的副业。具体而言,以下几类副业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禁区:
1.  挂证取酬: 将个人拥有的会计证、建造师、消防工程师等证书挂靠在企业,收取“挂证费”。这种行为不仅涉嫌违反廉洁纪律,一旦挂靠企业出现财务造假或工程事故,证书持有人还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2.  借“理财”牟利: 利用职务之便掌握的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或通过参与大宗项目、企业重组等活动获取内幕信息,进而买卖证券牟利。例如,利用对土地、工程的了解购买相关股票、基金,或在企业并购中操控信息,均属于违法行为。
3.  违规从事有偿中介: 从事手机买卖、房产中介、二手车交易、装修等中介活动,并从中赚取佣金或中介费。这种行为被严格禁止,属于典型的“违规营利”。
4.  擅自兼职、接私活: 未经批准擅自兼职,或明知是“带酬”兼职仍领取报酬。即使是“挂名”担任某个名誉职务,也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否则同样属于违规行为。
5.  揽私活:利用“公家”资源“赚钱”: 利用公车、办公场地、行业关系等公共资源,为他人跑业务、拉项目,或与他人合伙开公司。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利用公务身份与亲友合作经营私营企业,或进行投资、合伙等行为,都属于以权谋私,严重违反纪律。

6.  其他“违法”营利活动: 经营个人企业、出入境投资、参与合作公司等。

合规副业的边界:哪些可以做,哪些要谨慎?
那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究竟可以从事哪些副业呢?又有哪些“灰色地带”需要特别注意呢?
以下几类副业,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谨慎“试水”:

体力劳动类: 跑滴滴、送外卖等。但必须在下班时间进行,并提前向单位报备,取得单位同意,且不得影响正常工作和单位形象。
知识技能变现类: 撰写稿件、运营自媒体、提供健身或教育兼职等。
农产品、养殖销售类: 从事农产品或养殖产品的销售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副业时,务必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提前报备: 务必在开展副业前向单位进行书面报告,并获得批准。
不影响本职工作: 副业不得与本职工作产生冲突,不得影响正常工作。离职务职责太近、涉及敏感领域的副业,绝对不能触碰。
避免利益冲突: 严禁在自己监管的行业或职业范围内从事副业。
结语:坚守底线,方能拥有美好未来

机关事业单位的朋友们,务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切勿因贪图一时之利而毁掉自己的前程。国家纪律红线明确,切勿心存侥幸,偷偷“揽私活”或“合伙搞企业”。唯有规规矩矩做事,方能行稳致远,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05:25 , Processed in 0.0074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