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书法“气韵”的重要性!如何练就书法之“气韵”?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05:31: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论书法“气韵”的重要性!如何练就书法之“气韵”?         2022-07-01 16:39                                       
                                       

中国书法有着三千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高尚的艺术。书法有法,必须是用毛笔墨汁宣纸写成的汉字,活字活词活文章,有笔法、结构、章法三大法则。对此历代书论家有着详细的论述。总的来说,书法艺术要具备两大因素:一是外形优美,二是内涵丰富。

外形优美是把汉字写的好看,内行丰富是书写内容有丰富的思想感情。两者完美统一,形成中国书法独有的表情达意功能。这种功能要靠笔法的中锋侧锋、提按、疾涩,结构的疏密避让、虚实向背,章法的行间布白、上下相合等法则来实现。其中上下相合、左右连属是衡量书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因为它能表现出一幅书法作品的气韵,使人感到作品的活力,非此,就是死猫瞪眼的傻字一片。这种书法作品的气韵就是书论家常说的行气。

“气韵”是艺术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书法艺术在创作、审美等方面都离不开“气韵”。本文在分析“气韵”的内涵,“气韵”与书法创作者的关系,“气韵”与书法作品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书法作品中如何有效融入“气韵”,以期为书法创作者更好地进行书法创作提供参考。

在艺术哲学中,“气韵”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书法艺术审美活动更离不开“气韵”。五代荆浩《笔法记》将“气韵”解释为:“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现笔者从“气韵”的内涵、“气韵”与书法创作者的关系、“气韵”与书法作品的关系及如何实现韵趣等四方面进行阐述。

一、“气韵”的内涵

“气韵”作为审美范畴,在古代实际上包括“气”和“韵”两个词。人们把“气韵”说成一个词,有些把“韵”含到“气”之内,有些则用“气”或“才韵”来代替“气韵”,现进行分类叙述。

(一)“气”

“气”属于哲学范畴。古人认为,“气”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从西周到清代的文献中,皆有详细记载,最具代表性的是《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的观点。而最早将“气”引入美学的是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其中的“气”,一是指作品风格,二是指作家自身的气质、性格,也就是说,作品“气”是由创作者的气质决定的。

“气”不但用于中国思想和文艺批评,在书法的审美构成方面也极为重要。“气”在书法中体现在笔画、结构富有动势的生气与有机贯通的气脉。萧衍认为:“用笔少墨浮涩,多墨笨钝……常有生气,适眼合心,便为甲科。”蒋和也将书法之气分为内气和外气,一字八面流通为内气,一篇章法照应为外气……这些论点从不同角度强调书法“气”。

古代书论中,“气”也指人的精神气。清代刘熙载在其著作《艺概·书概》中详细阐述了“气质”“气格”“气体”“逸气”“劲气”“浩气”“生气”“熟气”“习气”“士气”“阴阳二气”,其中,“士气”为上。“士气”指的是士大夫儒雅之气,书卷之气。与士气相反的则是: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等等。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书卷气”“金石气”“天风海涛之气”和“高山深林之气”是书法艺术的可贵之气。

(二)“韵”

“韵”字本是声韵,较早由六朝时期南齐谢赫提出,“韵”是美的概念。《古品画录》云:“何为六法?‘气韵’生动是也”,自此审美范畴包括“气韵”。书论讲韵,最早出现在唐代,而兴盛在宋朝,韵在不同时代涵义不同。李嗣真的《书后品》中谈到:“谢吏部、庾尚书(肩吾)创得今韵。”唐张怀瓘的《书断》曰:“王逸少与从弟洽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宛转,大行于世,章草几将绝矣。”

一代宗师黄庭坚也重“韵”,他认为,晋人书法当以韵观之。元郑杓的《衍极》也说:“王羲之有高人之才,一发新韵。”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则引用黄庭坚、郑杓二人的观点,提出“韵”的重要性。

清人将“韵”分为“古韵”“逸韵”“余韵”和“远韵”等。“古韵”指的是古拙、驳论之美,“逸韵”指山林气象,“余韵”指经得住长时间品味,“远韵”指气势恢弘。

(三)气、韵结合

为什么我们经常将原本是两个词的“气”和“韵”连起来作为一个词用呢?从根源上说,“气”和“韵”是不能完全分离的。从表面看,“气”和“韵”各有偏至;但从理论上看,二者相互补益、不可偏颇。古代很多理论家在讲到书法美学时经常提到“气韵”,如张彦远说:“若‘气韵’不周,空阵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因此,“气韵”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作为揭示艺术本质的美学词汇,指的是一种艺术境界,深邃且久远、灵动而耐人寻味。

二、“气韵”与书法创作者

书法创作者的审美、思想、天赋及才能等与“气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气韵”与天分

“气韵”与天分密不可分。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中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大意是说,“气韵”是由书法创作者的学识、才情决定的,不是技巧就能简单表现出来的。明代董其昌也认为:“‘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可见,伟大的艺术家,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固然重要,百分之一的天分也尤为重要。作品“气韵”是否高古,不仅需要天赋的才能,更需要天赋的气质。书法创作者需要付出毕生努力,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非凡的“气韵”。

(二)“气韵”与性情

“气韵”除了需要天分之外,还与创作者的性格、性情相关。清代姚姬传认为:“文有得于阳与刚之美者,有得于阴与柔之美者。”这句话是说“气”指体现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而“韵”则指阴柔之美。文学、艺术是相通的,“气韵”于文章这样,于书法艺术也是如此。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确实是这样。性格有刚有柔的创作者,其作品中自然也会有刚有柔。书法艺术借助汉字的造型形式,取法天地万物,道法自然,抒发内在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唐代张怀瓘的《文字论》说:“文则数言乃知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见,书法艺术真乃达其性情。清时曾国藩也认为:“大抵作字及作诗、古文,胸中须有一段奇气,盘结于中,而达之于笔墨者……”正因为每个创作者个性不同、情趣不同,因此,才能将“气韵”揉进书法作品中,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格特征。

(三)“气韵”与人品

“气韵”还与书法创作者的人品、人格具有密切关系。从古至今,很多学者喜欢将书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一个显著的书法现象是书法作品以人而传。苏轼、黄庭坚的作品虽遭恶意销毁,但依然流传下来,而蔡京因人们恶其人,故恶其字,现已看不到蔡京的一笔一划。可见,书法作品和人品具有某种内在联系,人格渗透在书法创作中,给作品以一种造型之外的精神容貌。“气韵”问题说到底也就是作者的人品、人格问题,对于这一点,刘熙载在其《气概书概》中就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字如其人,可谓概括精辟焉。

三、“气韵”与书法作品

书法创作者的心灵外化为书法作品的“气韵”。书法作品“气韵”生动,则会表现出超越感性形象之外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它要求创作者通过用笔的特点、造型的处理及章法的安排来展现生气、气脉及其个体人格精神。从徐渭狼藉的笔画中,从傅山丑怪的线条中,能看到一种咄咄逼人的士气;从王羲之秀泽妍美的字形中,从苏东坡崎险横逸的行书中,则能看出浓浓的书卷气。

(一)“气韵”与笔墨技巧的关系

道家认为,“气韵”是生命力的升华,是生命的本质。所以,书法作品只要能表现出“气韵”,就可以表现出生动。“气韵”生动仅有笔墨生动远远不足,故不能玩弄笔墨技巧。创作者如果太重视笔墨,仅仅停留在对笔墨趣味的欣赏上,作品的意境就会限于笔墨的浅薄趣味,而缺少外师造化这一基本工夫。这样的“气韵”则十分虚无。

(二)“气韵”与字形结构的关系

如果用人作比方,“气韵”如同人的血液,结构如同血管,气息畅通、“气韵”生动与字形结构安排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造型正常则“气韵”正常,造型不正常“气韵”就无法畅通。据史料记载,张旭写草书,其字形处理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记:“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韩愈《送高闲人上序》中也记载了张旭的艺术实践:“旭善草书,……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可见,自然精神、生活感悟是作品中“气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三)“气韵”与章法安排的关系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的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明方孝孺说兰亭:“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通观《兰亭序》章法布局,纵有行、横无列,行与行,长短配合,略带曲折,“气韵”生动,相映成趣。所以,一幅书法作品如果章法安排匠心独具,作品中呈现出的“气韵”,必然会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四、书法作品实现“气韵”生动的途径

总的来说,越是“气韵”生动的作品,创作者的格调趣味也就越高。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通达的“气韵”使读者感知到的是其本人韵趣的厚度与深度。所以,实现“气韵”生动的途径,首先应在学识上下功夫,书卷气越浓,韵调越高;其次,书写者思想意识的提升、艺术情操的培养是决定“气韵”生动与否的重要因素,人的情趣表现在作品上自然就变为韵趣之趣;最后,生动的“气韵”是人性化作品中特有的,与人的神采、个性相协调,以作品韵趣为立足点。艺术创作离不开个性的培养,书法作品中的“气韵”更离不开创作者独有的人格魅力及个性特征。

总之,“气韵”是书法美学一个尤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气韵说”即是“性情说”“气质修养说”。“气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法创作者,见仁见智,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对事物的着眼点就不同,对这二字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书法创作者运用笔法、处理字形与章法时,需要在训练技巧的同时,加强自身修养,开阔自身心胸,将“气韵”进行到底。

声明:本文由集雅斋字画网(https://www.jyzzh.com)发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致 谢!

欢迎您在集雅斋驻足欣赏艺术,集雅斋的创办初衷便是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发扬中国国粹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的宗旨砥砺前行。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转发、评论。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4 18:06 , Processed in 0.0095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