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怎么办?医生:你若天天吃,骨骼堪称“铁骨” 2022-09-13 23:12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遇到骨质疏松的问题,女性的骨质疏松比男性要高,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引起骨骼方面的疾病。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
一个来自湖南长沙的大二学生,为了争强好胜,和同学玩了一场“掰手腕”的把戏,表面上是一种小孩子之间的嬉闹,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问题,他的手突然疼得厉害,被送到了医院,结果是骨折了。 这么年轻,怎么会突然骨折了?医生说:“不锻炼,可能是因为骨骼密度太低,造成的骨折,甚至比很多老人都要严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如果平时不注重营养平衡,会造成骨质疏松。 提示:若有以下四种症状,应注意骨骼健康。 ![]()
1、腰酸背痛:一般发生在产后的时候,会有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 2、身高缩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身高没有年轻人高,这是一种很好的预防措施。 3、驼背:经常会莫名其妙的弯腰、驼背,这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通常会导致骨骼的改变。 4、骨折:骨折多见于骨折,比如在沙发上摔倒、弯腰拖地、崴脚等。 一次就抵得上十斤虾皮,大夫:每天多吃,骨头可称“铁骨” 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补钙。吃虾米、喝牛奶,都是对的,但也不是绝对的。 ![]()
一旦发现骨质疏松症,不是补钙就能解决的,要补充各种营养素,可是我们每天面对的食品却是越来越多,令人目眩神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服用补充骨骼所需要的营养,一次就能抵得上10公斤的虾壳,而且更好的吸收。 每天坚持2个方法,对骨头有好处 1、补充骨骼营养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成骨骨骼也将逐渐老化,伴随着各类骨关节问题,老话说“人老骨先老”,据数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问题,平日若不注重改善调理,严重者寿命约缩短10~15年。而骨关节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自身缺乏关键营养物质所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补充骨关节营养,如曲那丁肽,研究表明其是一种多效复合肽,其富含骨胶原蛋白,水解II型胶原蛋白,初乳碱性蛋白,乳矿物盐,姜黄,植物甾醇,人参等多种珍稀中成药材,通过抑制关节MMPs等降解酶的活性及刺激关节滑液产生,降低炎症因子活性,从而预防关节炎的形成,长期补充可恢复受损的负责合成胶原蛋白的成纤维细胞和骨细胞。刺激成骨细胞增长,增加骨密度并抑制骨量丢失,重塑骨组织,改善因骨关节问题带来的种种不适。 2、多晒晒太阳 ![]()
每天多做些运动,多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后晒太阳,这样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产生。建议50多岁以上的人要做骨质疏松的危险评估,或者定期做骨质疏松的体检,尽早预防和治疗。 结语: 防止骨质疏松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有益于长寿的事情,日常饮食与锻炼相结合,会对骨骼产生更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