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船家风故事丨开国将军任荣之子:兄妹6人从不敢借父亲之名做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4:54: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船家风故事丨开国将军任荣之子:兄妹6人从不敢借父亲之名做事                       2023-04-07 14:18                                       

                                       
  编者按: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此,红船编辑部特推出“红船家风故事栏目”,通过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英烈、开国元勋后人,来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革命家风故事。
任荣,四川省苍溪县人,生于1917年。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他戎马一生战功卓越,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主动请战参加抗美援朝,担任了近9年的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请缨西藏,在雪域高原贡献十六年的岁月。
到了晚年,任荣将军仍一心求学,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孜孜不倦。
任荣将军一生共有8个子女,前两个都在战争年代夭折了。作为任荣将军的长子,任戎征在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时讲述起父亲战火年代的革命传奇。

▲任戎征
不顾伤残主动请战参加“抗美援朝”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推出后,任荣不顾左脚伤残,主动请求参战,先后担任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当时组织部兼管干部工作)、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后担任了9年的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方委员。
“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在担任停战委员会中方委员期间,他还兼着三十八军政委,五十军政委,而且野战军作战地点多在山沟,而三十八军军部在通化,五十军军部当时在丹东。他工作非常忙,过年过节基本上没有在家呆过。”任戎征向红船编辑部回忆道。
任荣征又说起父亲曾经提到的一个小细节,1950年10月23日,任荣跟总部机关奉命入朝。当天上午出发,由丹东沿鸭绿江北岸,向长甸河口前进,任荣坐车被安排一名似曾相识的年轻翻译,谈话中,任荣得知这位年轻英俊的俄文翻译名字是“毛岸英”,在苏联学的俄语,回国后务农、做工、当过工厂党总支书记,而且是刚结婚不久。

▲1968年8月26日,毛泽东与任荣亲切交谈
任荣很意外,问他:“你是新郎,离家打仗她乐意吗?”
“乐意!可支持我啦!”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我父亲叫我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你父亲思想挺进步的。你在工厂多好,参军打仗多苦,多危险!”
“我不怕,战争能锻炼人。”
任荣没有问及他那思想挺进步的父亲叫什么名字,当时也没想到要问。
到达长甸河口后,大家在一起吃午饭,任荣和毛岸英又边吃边谈起来,任荣问他既然是留洋归来有学问的人,怎么还去务农呢?
“我父亲叫我去的。”
“你是在哪里务的农呢?”
“在吴满有那里。”
他说到吴满有,任荣突然就明白了。吴满有是抗日战争年代陕甘宁边区著名的农民劳动英雄,毛泽东亲密的农民朋友。
任戎征称这件事情让父亲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鼓舞了他战胜敌人的信心。
后来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任荣非常悲痛,后还主持了包括毛岸英在内的志愿军烈士陵园的修建工作。并根据毛泽东指示于1959年2月受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委派,带领毛岸英夫人刘思齐及邵华等人赴朝秘密为毛岸英扫墓。
1958年10月,志愿军全军撤军回国,任荣在驻辽宁丹东市的第五十军任政治委员,仍担任着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中方委员,这期间经常在中朝两国往返。
兄妹6人从不敢借父亲名字做事
在交谈中,任戎征向红船编辑部回忆起父亲的生活点滴,“记忆中的父亲过年过节基本上没有在家呆过,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近9年的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委员。后来父亲去西藏工作16年,只休过一次探亲假。母亲一人在北京,同级别干部的家属,有些住在部队里,还会有警卫或炊事员等,而我母亲在北京一个人住,既没有警卫人员,也没有工作人员等。”
谈及自己的童年,任戎征回忆称,年幼一起上学的同学中有很多都是将门之后,“比如,陈锡联上将的儿子陈再强,赖传珠上将的儿子赖克游,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宜,王平上将的儿子范晓光(随母姓)中将,都是我的同学。那时候,我们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父母穿完了儿子接着穿,哥哥穿完了小弟弟再穿,都是这样的。但大家从不会谈论父亲的官职大小。”
在教育子女时,任戎征也秉承了父辈的传统,“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没有一个是会去借父亲的光去升官发财的。而我们的子女也会觉得谁谈论父亲的官职大小都是非常低俗的事情。”
“比如我,1963年当兵,1988年任武警黄金第三总队政治部副主任,授武警上校警衔,是很普通的。我可以无愧地说,从我当战士期间,到当指导员,大家后来都会说,没有想到我还是一个高级干部的孩子。”
“父亲在西藏任职时,中央曾给过西藏很多优惠政策,当时确实也有一些西藏的干部子女利用关系,做了一些生意。但我们家的孩子没有一个这么做。因为我们根本不敢,只要一这么做,爸爸知道了肯定要发火。一说要到西藏去,老爸马上就把耳朵竖起来了,就怕借他的名誉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撰文:张金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6-23 02:48:11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3-7-3 01:00:41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00:57 , Processed in 0.00855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