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居易夏诗五首,扇凉重叙旧恩情,赏读晚年白居易的温情达观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2 06:19: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白居易夏诗五首,扇凉重叙旧恩情,赏读晚年白居易的温情达观                                                         

2022-06-06 08:16                                       

              白居易晚年夏诗五首:无情亦任春归去,与君明日暖新堂
“簟冷乍逞新气味,扇凉重叙旧恩情。”白居易《早夏闲兴》
这是一首未完的诗,只有一句。然而在清夏天里分外耐读。又到了五六月铺席子的时段,那无论新鲜还是叠放一年的竹席,总有一种幽凉竹子特殊的气味,这是夏的味道。虽然当代使用的是电风扇居多,但对于原始的手工扇子是不陌生的,就算空调电扇普及的当代,家庭里还是会备一两把扇子,在散步,和朋友小聚会,在闲谈时,手边的扇子总是不可少的消夏用具。
但是这句诗却有耐人品读的夏天和人情之美,又一个夏天到来,老朋友坐在一起,手里摇着扇子说话,既家常又温馨。谁说人如秋扇,过季便忘,人生只要存在,山重水复,兜兜转转,情谊总不会断。而续起的温情,在夏天里如同凉风格外入心适身。
很多人喜欢白居易年青时的《长恨歌》和《琵琶行》,绮丽的色彩,秾丽的感情,《长恨歌》里大气悲伤的皇家爱情,《琵琶行》打动人心的天涯沦落的悲情,感情饱满,都催人泪下。那是白居易盛年的创作,才气横溢,美轮美奂。
但是我却喜欢《白居易》晚年的作品,更有一种对待生活的温情与达观,一种平和里的乐观。是普通人的,也是超越普通人的,有时候可以成为中老年生活的一个参照。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唐白居易《清龙寺早夏》
大和三年,58岁的白居易因病主动从刑部侍郎的位置上退下来,他的本意应该是退休。从身体上来看,白居易年轻时家境不好,少年白头,所以中年以后往往多病,他此前在杭州和苏州任职,已经有了打算,希望在这两地终老。朝廷看中他德高望重调回京城。两年之后,他颇感不适,是心理的也是身体的。大约皇帝是拒绝了他退休的要求,但是另外给了他一个官职,太子分司宾客,从政治中心的长安去陪都洛阳,并给了他足够的俸禄。
这并不是他的愿望,如果要他自己选择的话,是一个人去杭州或者苏州,无官一身轻。
洛阳倒也名胜古迹,山林寺庙多,白居易热爱自然山水,早夏去登山。或者是他主动将自己融入这山水,因为过去两年,朝廷上乱七八糟的事实在太多,他刑部侍郎,实际是位高权重的政法高官,而彼时,宦官专权,皇帝势薄,党争四起,白居易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而且很容易成为靶子,他的退,是想了又想的。只是还是皇帝需要他撑住场子,于是退休也成了半拉子工程。

尘埃经过小雨之后,这山路也变得湿润清晰,一片高地背靠着和缓的山峦。
雨后夕阳,照在山中寺庙的外面,景色清和,清新美丽。
一个老僧站在斜阳的门口,这里因为初夏,该热闹的节气节日都过了,连香客也少,但正好有一种幽静和安宁。
时有鸟儿啼叫一两声,那夏木阴阴,是一路新绿和树荫。
春天才过去不久,夏天的云彩就变得浓厚,忽晴忽雨,在尘世里每每感叹时光之快,年光如水,华发满鬓。我为什么要怀念那热闹的尘世,不回到这幽静的山林呢。
我在这里长久徘徊,问着自己的心。
人生到一定程度是要学会放手,白居易是放手,只是朝廷不恩准。就连这点半退休,他也是不满意的,无他,他累了那些朝廷里的内耗。何况在乡村长大的他,热爱农业,这锦绣官服,荣华富贵还真吸引不了想光脚的他。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醆冷云浆。”唐朝白居易《早夏游平泉回》
白居易性格里有平忍随和的一面,这让他比他的挚友元稹和好友刘禹锡的人际关系处理得相对好些。他也不是全无脾气,43岁他就因为一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但是几经沉浮之后,他非常清醒自己一生在这种格局里难有作为,他选择的是不动声色的不合作,一种放弃的姿态。
既然朝廷不让他退,他就好好享受生活。这一站,他是去洛阳附近的平泉山庄。
这里可以看到由于山路长,他是坐着人工的轿子抬上山路的。这里有青山峡谷,泉水清凉,一路上有蕨菜,有青梅快熟,在自然山水中陶冶身心。一同去的基本都是留居洛阳的一些中高层闲散官员,相当于老年俱乐部。这其中以刘禹锡他最知己,还有裴度,李珏。
晚年的白居易朋友多多。所以大多数诗颇明丽。

“虽慵兴犹在,虽老心犹健。
昨日山水游,今朝花酒宴。
山榴艳似火,王蕊飘如霰。
荣落逐瞬迁,炎凉随刻变。
未收木绵褥,已动蒲葵扇。
且喜物与人,年年得相见。”唐白居易《早夏游宴》
朋友间一起游玩,自然会有筵席,有人说白居易晚年奢侈,实际白居易的薪水并不高,他曾经要求停掉他的薪水,并不是因为他富有,而是因为他觉得不做事的人是不能领国家俸禄的。白居易并没有太多自己的产业,因为他不是贵族,也非地主。所以这些宴会多半是老年朋友间一种随性交际,花费并不奢侈,重要的是氛围。
昨天一起爬了山,今天一起坐着吃饭,昨天还看见石榴花红得像火,今天地上就有落英。荣华枯萎是瞬间的事,这天气炎凉,和人生一样,说变就变。比如昨天那场雨,棉被还没收起,今天就已经要摇动蒲葵扇子了。
我最开心的并不是游山玩水,是过去的人,过去的景色,年年都可以如此快乐相见。
这是老年人珍惜友谊的朴素之诗,人生与四季多变,但是总有岁月友情,安抚着老来心怀。
白居易的这种心怀不但使他晚年多朋友,而且他的温暖也将朋友们聚集在一起。
在岁月,在沉浮,在人世,这样坚持做的老人不多,白居易就是其中之一。

“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
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
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
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唐朝白居易《早夏晓兴赠梦得》
白居易和刘禹锡不是少年或者青年朋友,他们第一次相会,是54岁,听闻刘禹锡从四川调往京城,白居易在扬州主动宴请这位和他同龄命运坎坷的官僚和诗人。已经无从知道相见的具体,但那种懂得,那种相见只是恨晚的岁月感,铸就了他们晚年的情义。
我仍旧相信主要是白居易的大爱更多一点,他细心到注重刘禹锡的生活和病痛,他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喜爱刘禹锡。
刘禹锡晚年也搬到洛阳。
白居易写,我明天就去你那里,听说你搬了新家。我现在就开始准备,我是听说你回洛阳,兴奋得一晚上没睡,把去年的衣服都拿出来,我要穿得体面去恭喜你。你也退休了,就让春天过去,咱们好好喝一杯,我带着琴和歌女,明天一早上就去给你道喜。
这老哥俩,每天日常也写成诗,互相让对方知道。
可以说饱经挫折的刘禹锡能活到七十一岁,有很大缘故是白居易的温暖,因为以刘禹锡那种刚烈的个性,没有白居易的嘴碎,他大约也会和元稹一样,因为容易生气而损伤身体。

白居易并不好钱财,一是他本身出生清苦,二廉洁是唐朝没有背景高官立世的基础。他的好友元稹死后,他为他写墓志铭,得到元家一大笔润笔费,白居易推辞不了,全部捐给寺庙。
73岁的白居易听说要开凿龙门石滩,几乎将自己的毕生积蓄都拿了出来。
他活了75岁。他的高寿和他的达观分不开,他的深情和温暖是入世的,是朴素的,他的诗作到晚年,卸去华彩,家常温润而动人。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4:37 , Processed in 0.0109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