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 大梨树 英雄史诗(之二十四)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09:12: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连载·

  大梨树 英雄史诗(之二十四)

             华 舒


服务是永远的宗旨


    过去,公社化集体经济时代,有一句俗语是说农村基层干部的,“身披黄大氅,张嘴就骂娘”,真是再形象不过了。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干部,就是那样的作风,而且真就好使。现在不同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标准中,第五项是管理民主。这项标准虽然排在最后,却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一项,其他几项根本无法实现。恰恰这项也是最难实现的,因为,做到这一项,不仅村领导者要有很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能力,而且村民也需要这方面的素质。管理民主可不能一厢情愿。何况多少年来的习惯势力,无论领导者还是村民都已经习惯过去那种缺乏民主的管理作风和管理办法了。

    改革开放变革的不仅是生产关系,也变革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变革着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不然单条腿蹦,既走不快,也走不远,还可能摔交。科学民主决策是现代政治体制的核心,也是我们党倡导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大梨树村的发展实践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大梨树村党委的领导和村委会的管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

    我到村里当顾问,上班第一天遇到的三件事儿,就有两件属于民主管理的范畴。一件是村五味子烘干厂建设,将中标的情况向村民公示。另一件是毛丰美新居装修,向村民打招呼。后来,村里在凤城的龙凤宾馆出兑,也在村民组联席会上请村民代表发表意见。至于村党委和村委会,则经常沟通重大事项和研究重大问题的决策。

    这是在决策问题上的民主。这种民主是程序上的民主。而更重要的民主则应该是体现在领导者、管理者与普通村民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的平等,体现在领导者、管理者与普通村民在村政事务上的民主。大梨树村把领导者、管理者与村民的关系,由领导、管理与被领导、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就是说,领导者、管理者由工作的主体,转变为工作的客体,而村民则由工作的客体转变为工作的主体。过去是领导者、管理者说,村民听;领导者、管理者去管,村民被管。现在完全调个个儿,村民是村里一切活动的真正主人,而领导者和管理者则是为村民这些活动服务的。

    过去,人们常常赞扬官员为民做主。其实这种为民做主还有相当浓厚的恩赐和居高临下的封建意味,虽然对普通民众来说算是一种好事。在现代社会,应该从为民做主转换为由民做主,这样社会的主体便从官员转换为民众了,民众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了。所以,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摆正官与民的位置关系,明确民众的主体地位,才能研究具体的管理措施,否则总也纠缠不清。我们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再明确不过地宣告了民众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大梨树村在这方面先走了一步。

    大梨树村的领导者、管理者是怎么运作的呢?那就是把党委的领导与村委会的管理寓于为村民的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领导与管理。

    大梨树村党委和村委会对村民做到了至少六个方面的服务。这服务其实就是他们的领导与管理方式和措施。

    首先,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服务,帮助村民寻求致富门路,这样既克服了村民致富的盲目性,也便于对村民进行引导。

    其次,为村民提供致富技术服务,帮助村民掌握致富手段,把村民的致富活动落实在致富的能力上。

    再其次,为村民提供供销服务,帮助村民顺利地走向市场,避免了致富过程中的风险。

    第四,为村民提供资金服务,帮助缺乏资金的村民解决致富的燃眉之急,在致富的关键时刻推动一把。有些贷款,村里不仅提供担保,有的还由村里支付利息。

    第五,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帮助村民进行司法诉讼,这主要是讨要债务,解决经济纠纷等等。

    另外,为村民提供扶贫服务,帮助没有能力致富的村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这主要是针对老弱病残人家,让他们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当然,还应该有其他方面的服务。

    最初几年,大梨树村为150户村民联系了致富项目。对460名村民进行了技术培训,帮助380户村民为产品和劳动力找到可靠的门路,帮助村民解决120万元贷款,帮助15户特困户完全脱贫。在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努力下,有的家庭和个人已经成为成绩卓著的富裕户,甚至成为实力相当雄厚的业主。在大梨树村,资产超过百万的家庭,据我估计,肯定在几百户以上。

    村党委和村委会完全把村民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一一认真解决,切实为村民排忧解难。由于大梨树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得比较充分,经济实力强大,因而为村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更容易落实,解决问题的力度更大,更具有实际效果。

    这种服务看似解决的是村民们遇到的实际、具体的困难,但在本质上是在维护村民们的根本利益。对于村民根本利益的维护实际就是基层党委领导和村委会管理的基本职责。

    大梨树村党委和村委会的这种寓领导与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领导与管理的作法,并不是简单的有求必应,并不是跟在村民后面做应声虫,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而是站在维护村民利益的立场上,为村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立足于执政为民的方针,把领导和管理真正人性化;在为村民服务的过程中形成民主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以德行政的广泛、雄厚的群众基础。

    这种实质性的民主与程序性的民主是相互作用的。实质性民主是程序性民主的基础,而程序性民主是这种实质性民主的运作方式。

    大梨树村这样做,一是增强了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威信和凝聚力,密切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二是对村民的致富活动和社会生活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规范,规避了很多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和社会生活中的违法违纪现象;三是活跃了大梨树村的经济活动,使得村民的家庭、个体经济活动与村里的集体经济活动结合得更紧密;四是培养了村民们的市场观念和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村民的素质;五是提高了村党委和村委会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锻炼了基层干部,为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丰富了经验;六是在这种服务活动中,具体地贯彻了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各项决策。

    当然,这种把领导与管理寓于为村民的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领导与管理的做法是大梨树村实现领导与管理的最普遍、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和方式。法制依然是大梨树村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广泛地宣传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之外,村党委和村委会还在普遍征求意见,广泛实行民主程序的基础上,制订了村规民约。大梨树村的村规民约的特点是:教育与惩治相结合,以教育为主;尊重民风民俗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大力倡导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风尚;注重实践性,完全针对村民的日常行为,不搞空洞的说教;注重操作性,对村民的行为有明确具体直接的规定,违背了有明确,可操作的惩治办法;在村规民约面前,干部群众完全平等,干部自觉接受村民们的监督。

    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恰是大梨树村社会与经济这辆重车的两个车轮子,在现代的轨道上平稳、顺畅地运行。

    多年来,大梨树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干部与村民的冲突与纠纷,没有发生一起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事件,没有发生一起村内的刑事犯罪案件,村党委和村委会的重要决策没有一件得不到落实。

    大梨树村发展进步迅速,成绩巨大,这与村党委和村委会坚持为村民服务,干部与村民关系密切融洽是分不开的。

    社会在进步,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的今天,政府的职能尚且由全能型向有限服务型转变,一个村庄难道不更应该这样做吗?

    我在大梨树村生活,与村民接触比较多,村民对我也还信任,心里有什么想法都能同我交流。但我从没听到村民对村干部的意见。唯一的一次是有位年纪大的村民发牢骚,说他坚决不交冬天的取暖费,因为他不愿意住楼房,是动迁不得不住楼房的。除此之外,我没听到任何不满和意见。村民对干部,尤其对毛丰美满怀信任,满怀感激。这种密切融洽的干群关系的确十分少见,这也是我对大梨树村印象最深的情况之一。

    村民们对村党委和村委会的这种反应和态度是最本质的民意,是对大梨树村的党委和村委会,对大梨树村的干部们最重要的肯定和最中肯的评价。是我国政治文明在最基层的农村的体现。

    大梨树村为所有的农村做出了榜样。

    这是大梨树村重要的贡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8-28 14:46:30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8-28 14:53:01 |只看该作者
好帖,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8-8-28 14:54:13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8-8-28 17:10:21 |只看该作者
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跟党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8-8-29 02:51:55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1:04 , Processed in 0.00946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