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的书信,沉寂52年后才终于被发现,字字催人泪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4 19:47: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23-3-24 19:50 编辑

            杨开慧藏在墙缝里的书信,沉寂52年后才终于被发现,字字催人泪下                                                         2023-03-13 12:44                                       
                                       

图|毛泽东和杨开慧
前言
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的那天晚上,叫了一些新民学会的会员和朋友来吃饭,杨开慧也忙着招待客人,大家兴致很高,一直到都酒足饭饱的时候,毛泽东才起身向众人宣布说:“今晚是我和开慧结婚的日子,蒙大家来热烈祝贺,我们十分感激……”
藏在墙缝里的书信
1929年12月26日,杨开慧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吃饭,孩子们吃饭吃得很香,心情也好,向振熙(杨开慧母亲)便问道:“岸英,岸青,今天是爸爸的生日,你们知道不?”
听了外婆的话,毛岸英一下子反应过来,他和弟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爸爸了,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便连声问道:“爸爸为什么还不回家?我们好想他!好想他!他到底到哪里去了?”
杨开慧在一旁听到了孩子对父亲的殷殷思念,丈夫的脸庞瞬间浮现在眼前,各种情绪一时被全部牵扯出来,便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心意: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地不能忘记他。我暗中行事,使家人烧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得这个日子。晚上睡在被里又感伤了一回,听说他病了,并且是积劳的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没有我在旁边他不会注意的……

图|杨开慧画像
在危机四伏的革命年代,杨开慧没有丝毫的畏惧,她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杨开慧深知自己所面对敌人的本性是何等的凶残,便给亲友写下了一封“遗嘱样的信”:
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而且这个情绪,缠绕得我非常厉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地闹了一晚。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给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倘若真个失掉一个母亲,或者更加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可以抵得住的。必须得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地生长,而不至于受那狂风骤雨的侵袭!
信写好后,杨开慧将它同其他写过的杂文、诗稿放在一起,而后仔细地包装起来。杨开慧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子,她从卧室床后取下了一块砖,把东西藏在里面,然后又用泥巴按照原来的样子封好,一直到她牺牲52年后,这些珍贵的文物才重新被人们发现,其间道尽了一对革命伉俪的情深和决绝。

图|杨开慧手迹发现处
想来,其实杨开慧本可以拥有一个平淡温馨的生活和未来,她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杨昌济是教授,杨开慧从小便与寻常人家的女子不一样,生来聪慧好学,一身傲骨,具有超凡脱俗的个性,也正因为她的这些特点,让人得以在冥冥中窥见她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杨开慧心思聪颖,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爱情都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而毛泽东,便是她心中的那个人,尤其是读过毛泽东的文章和日记之后,便深深为其倾倒。
对于自己的爱情,杨开慧曾有一段坦诚的自述:
我大约是十七八岁的时候,对于结婚开始有了自我的见解,我反对一切用仪式的结婚,并且我认为有心去求爱,是容易而且必然的要失掉真挚神圣的不可思议的最高级最美丽无上的爱的!我也知道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事,而且普通人是懂不到这一层的。然而我好像生性如此,不能改变,用一句恰好的话可以表现我的态度出来:“不完全则宁无”。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因为我不要人家的被动爱,我虽然爱他,但绝不表示,我认为爱的权柄是操在自己手里,我绝不妄大希求。我也知道都像我这样,爱不都埋尽了吗?然而我的性格非如此不行,我早已决定独身一世的。一直到他有许多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
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也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同他去共一个命运!

图|毛泽东
从杨开慧的字里行间便可看出,她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她不屑于寻常儿女的情情爱爱,而毛泽东周身散发的魅力却让她倾倒;她心下虽然中意对方,却不愿意主动去求得爱怜,她不要人家的“被动爱”,如果没有她宁可永远孑然一身。
而当她收到对方充满爱意的书信时,便没有半分迟疑,热烈而大方地拥抱这份爱,不难看出,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是超脱世俗羁绊的,是两颗心灵最为契合的直接碰撞。
我看见了他的心,他也看见了我的心
时光荏苒,杨开慧和毛泽东的恋爱生活持续了两年,虽然中间也有些许波折,却无伤大雅,因为杨开慧把对毛泽东的爱深埋心底,唯恐对方看见她的真心,而这不过是一个女子对爱的矜持。
可当杨开慧感受到毛泽东对她炙热的爱恋时,她的心里不禁小鹿乱撞,欣喜万分,她说:“他的心盖、我的心盖都被揭开了,我看见了他的心,他也看见了我的心。我们觉得更亲密了。”
月老的红绳将两颗心紧紧串联在一起,1920年的冬天,杨开慧和毛泽东打破束缚,挣脱牢笼,他们勇敢地向封建旧世界提出挑战,真正实现了自由的恋爱婚姻。

图|杨开慧和毛泽东画像
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后来被并入湖南第一师范。“一师”是一所免费的中级师范学校,聚集了一大批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员,杨昌济便是其中之一。
杨昌济一身正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他时常与学生们谈论治学做人的道理,引领大家奋发向上,毛泽东是杨昌济众多学生当中的一个,他好学善思,成绩优秀,杨昌济十分欣赏这个学生,并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毛生泽东,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杨昌济十分欣赏毛泽东,一天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说:“我在‘一师’看到两个最好的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特别是毛泽东,他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杨开慧很少听父亲这样兴致盎然地夸赞一个人,便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毛泽东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呢?为什么不叫他上我们家里来呢?也让我们好见一见你这位‘国家的栋梁’。”
对于女儿的问题,杨昌济笑着回答说:“别急嘛,以后你会见到的。”杨开慧没能马上见到毛泽东,但是父亲的话,却使毛泽东这个名字在她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图|杨开慧之父,杨昌济
终于,在一个节假日,毛泽东敲响了老师杨昌济家里的大门,而开门的正是杨开慧,那时她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个头不高,大眼汪汪,她对着面前这个陌生的青年问道:“你找谁?”
“杨先生在家吗?”
杨昌济听到毛泽东的声音,连忙走出屋外,一边招呼他进家,一边对女儿介绍道:“这个就是我的得意门生毛泽东。”
杨昌济常常跟毛泽东谈论许多国家大事和治学之道,可以说对毛泽东的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直接促成了他和自己女儿的姻缘。后来毛泽东经常到杨昌济家里,和老师探讨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真理,每到这时,杨开慧都会静静地坐在一边听他们谈论。
毛泽东外表儒雅,尤其是他那精辟而有见地的宏论,总能吸引到杨开慧,受他们的启发和熏陶,杨开慧心里也渐渐种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并且开始主动参与进他们的讨论。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热心国事很是关心,常常深入浅出地给她讲解一些革命道理,鼓励启发她独立地去思考问题。

图|毛泽东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便到了1918年的夏天,杨昌济准备带家人前往北京大学任教,分别那天,毛泽东亲自到码头为老师一家人送行。虽然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还未曾说过什么,但彼此间已经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好感……
同年8月,毛泽东为筹备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工作来到北京,但因为当时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毛泽东在老师杨昌济的推荐下,在北大图书馆当了助理员。
在北京,毛泽东住的地方和杨昌济家离得很近,师生依旧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杨开慧也因此有了更多可以和毛泽东见面的机会,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充满了快乐,渐渐地,两个人相爱了。
后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曾说:“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可怜,可是在另一方面,故都的美对于我是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补偿……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

图|斯诺
而毛泽东回忆起的那些地方,绝大部分都有他曾和杨开慧的回忆,他们曾携手踏在北海的坚冰上,迎着寒风,手拉着手,漫步在北海的街头,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地方,一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杨开慧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称呼变成了一个字:润;而毛泽东在给杨开慧的信中,也变成了一个字:霞。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后来杨开慧的父亲因病去世,一家人回到长沙,而毛泽东则因为“驱张运动”继续留在北京,在许久未见的绵绵思念下,毛泽东给杨开慧写下一首《虞美人》,内容如下: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江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图|《虞美人·枕上》
此时的毛泽东虽然只是一个青年,可他心怀家国抱负,誓要为国家人民奔走效劳,探索真正能够救民于水火的道路,同时毛泽东心里也有自己牵挂的人,他思念杨开慧,便只能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这份殷切的思念。
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同样深沉而热烈,她曾这样回忆说:“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地爱他!”后来毛泽东回到湖南,并决定开办“文化书社”,杨开慧努力去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动员她在经济上帮助毛泽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而革命者的爱情自然也不会循规蹈矩。1920年的冬天,杨开慧夹着一个书包,不坐花轿,不备嫁妆,也用不着媒妁之言,杨开慧自由地同毛泽东结了婚。

图|杨开慧和毛泽东
结婚当晚,毛泽东突然对众人宣布了他和杨开慧结婚的消息,大家纷纷说道:“为什么不早早告诉我们,我们也好提前准备些纪念品带来,表示祝贺呀!”
毛泽东则笑着说:“就是怕大家带礼品来,所以才事先保守秘密啊!”
婚后的杨开慧和毛泽东生活很是甜蜜,毛泽东曾对人这样说起他和杨开慧的婚姻:“我同开慧结婚,是建筑在双方个性思想彻底了解,完全相合的基础上的,所以经过恋爱结婚,都没有什么波折发生。”
毛岸英出生后,毛泽东来到医院看望杨开慧母子,杨开慧满眼深情地向毛泽东望去,说道:“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岸英,河岸的岸,英俊的英,毛岸英怎么样?”
杨开慧轻轻地对小孩子唤道:“岸英,我们的小岸英……”

图|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
后来,杨开慧先后又为毛泽东生下了毛岸青和毛岸龙两个孩子,二人在后来的岁月中携手共进,一起经受着风雨的洗礼……
1927年中共五大召开,毛泽东因为与陈独秀意见不一,再一次“赋闲”,杨开慧陪伴毛泽东登上黄鹤楼,一眼望去全是万里长江,毛泽东望着眼前浩渺的烟波,诗情油然而生: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镇大江。
黄鹤如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泽东借诗表达了此刻自己和杨开慧的心境,而杨开慧望着眼前奔流不息的江水,默默陪伴在毛泽东身边。

图|毛主席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和毛泽东一起返回武昌,后来毛泽东因为组织秋收起义离开了妻儿,可他却没有想到,这次的分离竟成了他与杨开慧的永别。
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一段时间之后夫妻两才取得了联系。对于那段时间,杨开慧的文字中曾有过这样的记录:
“无论怎样都睡不着,虽然是倒在床上。一连几晚都是这样,合起来还睡不到一晚的时辰。十多天了,总是不见来信,我简直要疯了!我设一些假想,脑子像戏台一样,还睡什么觉?人越见枯瘦了。”
杨开慧的心始终是和毛泽东在一起的,她迫切地想要和丈夫一起为了革命事业而战斗,也曾多次要求到苏区去工作,可只要想到孩子,母亲的天性又使得她不得不做出妥协: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毛泽东),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

图|毛岸英、毛岸青
在艰险斗争的革命年代,杨开慧在1930年10月24日的清晨不幸被捕,杨开慧和孩子被敌人带到了监狱,杨开慧被捕消息传开后,蔡元培、章士钊等人纷纷给何键打去电话,要求无罪开释杨开慧母子。
迫于舆论的压力,如果杨开慧杀不得,何键只能另想他法,便向杨开慧提出要求:只要同意写一纸离婚声明,就予以保释。可他却低估了杨开慧的革命意志。
杨开慧听说要她与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当即义愤填膺地说道:“头可断,血可流,让我脱离夫妻关系,你们是痴心妄想!”
为了逼问出毛泽东的消息,敌人对杨开慧进行了各种严刑拷打,但杨开慧却并没有屈服,她怒斥敌人:“要杀就杀,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敌人从杨开慧身上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气急败坏之下决定对杨开慧执行死刑。
杨开慧走出牢房的那一刹那,年幼的毛岸英扑到妈妈的脚下,大声哭喊着:“妈妈,我舍不得你呀!还有爸爸、弟弟、舅舅,都舍不得你呀!”

杨开慧将小岸英紧紧抱在怀里,硬生生将眼泪忍在眼眶里,轻抚着孩子的头,轻声说道:“孩子,我没有别的话要说,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
话说至此,杨开慧的声音哽咽了,只要走出这个牢门,她就再也见不到她的润之了,她决绝的声音中含了一些不舍:“我不能帮助他了,见到爸爸,请他多多保重!”
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噩耗悲痛万分,慨然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图|毛主席
杨开慧牺牲后,毛泽东在给他和杨开慧的共同好友李淑一中的诗中这样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李淑一是杨开慧生前最亲密的朋友,在故友面前,毛泽东只能用“骄杨”这样的词汇表达着自己对故人无尽的眷恋和哀思……
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6:04 , Processed in 0.00803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